孩子爬行的重要性

感统教育西瓜老师
创建于2023-09-03
阅读 31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感觉统合是一切能力的基础,当感觉不统合时,各个功能区发展受限,能力出现不足或严重落后!

        爬行是指四肢一起着地行走,生活中我们常见的爬行方式有匍匐爬、手膝爬、倒爬、毛毛虫爬等。爬行是孩子最早的移动方式,早于行走,爬行不仅能够锻炼孩子的肢体的灵活度和稳定性,同时它对于我们的大脑双侧功能区的分化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爬行是孩子的身体第一次受到较为强烈的双侧肢体刺激,由于左边的身体刺激影响右脑的发育,右边身体的刺激影响左脑的发育,强烈的双侧肢体刺激能促进孩子大脑双侧功能区的分化完成。


如果孩子小的时候爬行不足就可能造成孩子的大脑双侧分化不全,进而影响脑部各功能区的专责化;在日常生活中想要做好一件事往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


例如:写字的时候大脑双侧功能区分化好的人只需要保持正确的坐姿、手腕和手指协调用力就可以写出自己想要的字体,大脑双侧功能区分化不全,大脑会模糊地胡乱指挥身体,写字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手臂用力有的甚至半个身体都在用力,这样的话很快孩子就没有力气了;所以也很难保质保量的完成作业,专注力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大脑双侧分化不全的孩子因为在生活总是用效能最低的方式来使用身体,做什么事都要比别人努力,有时候还得不到想要的效果;这样的孩子在未来的生活学习中都会很辛苦,如果家长和老师不理解,这对于孩子来说简直是一种酷刑,因为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孩子小的时候爬行不足或双侧肢体协调与负重活动少导致孩子大脑双侧脑功能区分化不明确。


大脑双侧分化不全是一种感觉统合失调的现象必须在爱与尊重的氛围下遵循生命自然成长的规律坚持足量针对性的刺激逐步完善大脑双侧功能区的分化。


爬行是所有大肢体运动发展的基础,让孩子爬行几个月的时间是有许多好处的。首先幼儿利用四肢爬行时,因为他的头部需要抬高,并且还会左右转动,这样的举动对前庭、颈椎和颈肌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另外,爬行过程中眼球会随着目标物上下左右转动,眼肌得到锻炼,这样巩固了视觉追踪的能力,有利于视觉聚焦能力的发展。爬行又能很好的促进孩子四肢协调能力及骨骼支撑力的发展。


小宝宝长到七八个月大,爬成为他们最喜欢的游戏,通过爬行,他们的四肢得到锻炼,大脑双侧功能区分化、协调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宝宝变得更聪明了;同时,也为今后上学专注力打下良好基础。


可是有些家长却特别苦恼,他们说:“我家宝宝就是不爬,坐在那里不动,任你怎么逗他,他就是无动于衷,那该怎么办?”先别着急,慢慢来,一切都是从兴趣开始,对付这么小的宝宝,我们要顺势引导切不可盲目地没有科学依据地强迫孩子。


其实以游戏的方式,宝宝最感兴趣,下面我们就分享几个小游戏,让宝宝学习爬行


一、助力行动


当宝宝学爬时,四肢如何协调一致地运动成为他们最不易突破的难题,他们经常是顾得了手却顾不了脚。这时家长可以站在宝宝身后,两个手掌放在宝宝脚底,推动宝宝一只脚,当他往上爬一点时,再推动他的另一只脚,如此协助,帮他度过爬行关。


二、钻山洞


家里若是有装冰箱、洗衣机的空纸箱,可以再利用,制成宝宝的爬行玩具。将纸箱两头的盖和底剪掉,使纸箱成为一个方形的筒状。将纸箱横放在地上,把宝宝放在纸箱一头,然后妈咪到另一边,从纸箱里看宝宝,鼓励他钻“山洞”,爬到妈咪这边来。注意改造纸箱时,纸的边缘要用胶条粘上,因为纸边有可能划破宝宝细嫩的皮肤。


三、追球爬


为了锻炼宝宝多爬、多运动,妈妈可以为宝宝准备一个小皮球。球是容易滚动的,当宝宝一碰到球,球就向前滚,滚动的球易引起宝宝的兴趣,他会追着球爬行。注意,球不要气太足,免得宝宝手一碰到,就滚出老远,使宝宝对追球失去信心。

阅读 31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