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九月,早晚温差开始变大,又正值开学季,短时间内人群聚集和流动快速增加。合肥大溪地幼儿园提醒您,保护幼儿身体健康,需要关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和水痘。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传播途径和临床表现
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临床表现为发热、干咳、乏力、肌痛、鼻塞、流涕、咽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腹泻等,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健康提示
1.继续保持良好个人防护习惯。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不仅可以预防新冠感染,也可以预防其他呼吸道传染病。
2.注意生活起居的调理。作息规律,饮食合理、有营养,适量运动、充足睡眠、注意保暖。
3.学校师生、家长做好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时,及时就医,不带病到校工作或学习。
4. 加强个人防护,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医。
手足口病
传播途径和临床表现
是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其污染的手、毛巾、水杯、玩具、餐具、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以发热、口腔粘膜疱疹或溃疡、手、足、臀等部位皮肤出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健康提示
1.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如拥抱等。
2.注意手卫生,尤其在触摸口鼻前、进食或处理食物前、如厕后,应用清水、洗手液或肥皂洗手。
3.做好常用物品的清洁与消毒。
4.家长应配合幼儿园晨检工作,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医。
5.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接种EV71手足口病疫苗。
疱疹性咽峡炎
传播途径和临床表现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好发于春秋季,它是常见的一种具有流行性的病毒性咽炎。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
疱疹性咽峡炎的病程表现:
1.潜伏期2-7天,患儿没有任何症状,但体内病毒在大量复制。
2.前驱期1-2天,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38℃-40℃,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
3.水疱期2-3天,除高烧外,口腔上腭粘膜出现水疱。
4.溃疡期,低烧或退烧,但也到了患儿最痛苦的时期,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的现象。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区别?
别误当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必须是嘴里、手上和脚上都起疱疹,而疱疹性咽峡炎只有嘴里起疱疹。
健康提示
1.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
2.注意手卫生,尤其在触摸口鼻前、进食或处理食物前、如厕后,应用清水、洗手液或肥皂洗手。
3.做好常用物品的清洁与消毒。
4.家长应配合幼儿园晨检工作,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医。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传播途径和临床表现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一种由诺如病毒引发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症状多表现为呕吐、腹泻。好发于秋冬季,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常在学校、幼儿园、工厂等集体单位暴发。一般持续1~3天可痊愈。
健康提示
1.勤洗手,饭前便后务必洗净双手。
2.吃熟食:食物必须煮熟煮透。
3.不喝生水:饮用水要煮沸后方可饮用。
4.学校应做好晨检和因病缺勤、通风和消毒等日常性防范工作,及时发现病例。
5.病人呕吐物和粪便要及时进行消毒处理,清洁人员处理前应做好个人防护。
6.建议患者居家休息至症状完全消失后,再复工复学。
7.如不适及时就医对症治疗。
水痘
传播途径和临床表现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表现主要为皮疹分批出现,同一部位可见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同时存在,可伴发热,体温38℃以上,头痛、咽痛等症状。
水痘传染性较强,易在幼托、小学等集体单位通过呼吸道或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形成多例感染发病。水痘一般预后良好,但个别患儿在病程后期可并发脑炎。
健康提示
1.注意平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2.对易感儿童可接种水痘疫苗进行预防。
3.幼儿园加强晨午检,班级做好通风及日常消毒工作。
4.患者应及时就诊,注意护理,健康人群避免接触患者疱疹液,防止感染。
5.水痘患者待皮疹结痂干燥后方可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