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入园温馨提示——何家圳村幼儿园

创建于2023-09-03
阅读 32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亲爱的家长朋友:

       大家好!新生入园对幼儿来说是一个大转折,对家长来说也是一次大的挑战。让家长及早了解幼儿即将入园的学习和生活,从而主动做好幼儿入园前的一些准备工作,这是让幼儿能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的重要工作。

     何家圳村幼儿园为大家准备的“新生入园温馨提示”,赶快来看看爸爸妈妈们能为宝贝的第一次入园做好哪些充足的准备吧!

入园后幼儿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1.怕生

不愿意与老师和陌生的小朋友交往,抵抗交往、躲避,缩在角落或无人之处。

2.强烈反抗

表现为哭闹打人、咬人、摔东西、抢玩具等。

3.拒绝吃东西、喝水

有的家长平时在家里使用不恰当的强化手段,让孩子不能随便吃陌生人的东西,这些孩子来园后,容易表现为拒吃、拒喝。

4.跑出教室一个人玩

由于新接触一个环境,周围都是陌生人,也没有小玩伴,自己也没感觉到在幼儿园跟家里有什么区别,就自己跑去一个地方玩耍去了。

5.说谎

如回家告诉父母“老师(小朋友)打我”、“没有玩具”、“不给饭吃”等。

6.阶段性体质敏感

由于新环境使孩子情绪波动较大,加上哭闹、紧张,体能消耗也较大,出现代谢紊乱,进而在一定阶段内引起体质敏感、易生病。

7.尿裤子、尿床

由于老师掌握孩子的规律需要一定的时间,对于自立能力弱的孩子而言,来到一个新环境,有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只要家长多带上几套换洗衣裤就行。

8.不愿上幼儿园

抵制情绪较大,晚上易哭闹。当孩子上幼儿园之后,从过去可以随时回到亲人怀抱的习惯,突然变成一整天都看不到家人的新状态,这样巨大的变化,会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分离就会产生焦虑。

这个焦虑也不仅仅出现在孩子身上,家长也会焦躁不安,只有小部分孩子调节适应较慢些。焦虑情绪会传染,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太担心,孩子可能更难安心,这也是建议家长自己先放松心态再去处理的原因!为了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幼儿园,家长们现在就要开始做好准备工作啦。


入园准备
心理准备

1.入园前带孩子熟悉幼儿园环境,让他提前适应环境。


2.尽可能多结识一些小伙伴,最好有已入园的小哥哥或小姐姐,让孩子知道长大了都要上学,培养同伴间的感情,有了更多朋友,孩子会更愿意去幼儿园。


3.告诉孩子老师像妈妈,遇到事情时老师都会帮助你,初步建立起对老师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4.读一些与幼儿园有关的书籍,如《幼儿园里我不哭》、《汤姆上幼儿园》、《一口袋的吻》等普及一下幼儿园的常识,可以缓解一下宝贝的焦虑。在有趣的故事中,也许不知不觉地,宝贝会期盼幼儿园的生活。

生活准备

自主用餐

尝试独立进餐——为幼儿提供合适的勺子,让幼儿自己吃饭。

如有“大人不喂,幼儿就不吃”的现象,家长可以以语言鼓励的方式,引导幼儿自己吃饭,幼儿能够自己吃饭后,家长再给予一定的鼓励和夸赞,帮助幼儿树立自己长大了,能够自己吃饭的意识。

自主如厕

有些幼儿在没有大人的提醒下不会自己大小便;有些幼儿刚入园,对环境不熟悉,也会出现不告诉老师的现象;还有的幼儿不会自己穿脱裤子,不会大小便。因此,在入园前,应该要有意识地锻炼幼儿的如厕能力了,主要有一下几个内容:


1.独立自主大小便。


2.能够表达自己想要大小便的想法。


家长请注意:夏天是帮助幼儿掌握如厕技能的好时机,家长要为幼儿准备容易穿脱的裤子,便于幼儿自主如厕;学会放手,鼓励幼儿自己穿脱裤子;幼儿自主完成如厕后,给幼儿一个大大的赞。

午睡习惯

调整午睡时间,在幼儿园小班目前午睡的时间是12:30——14:15,家长们可以根据幼儿园的时间调整幼儿在家午睡时间,帮助幼儿逐步养成午睡的习惯。

语言表达

进入集体生活,孩子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就变得尤为重要,家长可以多和孩子讨论幼儿园里的场景,教他表达自己需求和意愿,让孩子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勇敢地表达出来。


当感到口渴时,要说:“老师,我想喝水。”


当有尿意或便意时,要说:“老师,我想上厕所。”


当没吃饱时,要说:“老师,我想再吃一碗。”


当不舒服时,要说:“老师,我XX不舒服。”


当然你还会有许多好朋友,我们还需要学会说:“谢谢”、“对不起”、“没关系”、“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可以把你的玩具借给我玩一下吗?”

物品准备

幼儿的床上用品或衣服都可以写上孩子的名字,或者贴上姓名标签。这些专属标识,有助于宝贝更快认识和找到自己的东西,同时也能方便老师帮忙辨认哦!

给孩子准备至少一套换洗的衣裤,包括小内裤、小袜子在内,放在幼儿园以备不时之需,如不小心尿裤子,或者吃饭弄脏了,老师会及时为宝贝们更换。

开学后家长要做到

1.愉快地和孩子说再见


父母送孩子入园,将孩子交给老师后,应尽快离开。千万不要听到孩子哭声又回头去望望孩子,甚至将孩子带回家。否则,孩子有此“经验”,第二天入园只会哭得更加厉害。


2.不要否定孩子的焦虑情绪


避免批评或否定孩子的分离困难,例如,避免说吓唬和交换条件的语言,或”不要你了”等气话。


3.坚持送孩子入园


父母不要因为孩子哭闹就不让他上幼儿园。第二天到第四天一般是孩子哭闹最厉害的时间,家长一旦把孩子交给老师,就要及时离开。孩子入园后,也不要爬窗户偷偷看,小朋友是天生的“外交家”,当彻底投入到新环境中后,会有自己的方式去适应环境。

幼儿园是幼儿迈向社会的第一步,是幼儿成长过程中重大的转折点。请将您的信任交给我们,让我们共赴这场爱和责任的相遇,去收获宝贝成长历程中的每一份美好与感动吧!

阅读 32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