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榜样典型事迹


昔阳二中  张淑娟

天若有情
创建于2023-09-02
阅读 58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张淑娟,女,2002年毕业于晋中师专政史系,毕业后代教两年分配到三都学区任教,在乡村任教工作七年中有六年担任班主任工作,四年从事初中英语教学工作,后调入昔阳二中担任班主任工作达12年之久,一直从事英语教学工作。

2009年9月被县人民政府评为“模范教师”,2010年10月被晋中市教育局评为“优秀班主任”;2010年12月被山西省教育厅评为“优秀班主任”;2014年9月被县人民政府评为“模范教师”;2017年9月被县人民政府评为“模范教师”;2018年8月被乐平二中评为“模范教师”;2019年被评为昔阳县优秀班主任;2020年9月被县人民政府评为“师德标兵”;2021年9月被县人民政府评为“优秀班主任”;2022年9月被市人民政府评为“模范教师”。

    她的工作作风和待人接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同事眼中她上进热情、真诚务实,在家长眼中她负责热心,让人放心,在孩子眼中她言而有爱,像严父慈母一样,在领导眼中,她勤恳、有担当,她总是踏实的工作,脚踏实地的生活,正如她所言,她的确让我们踏实,是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典范和榜样。从教十几年来,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全过程中,她始终牢牢把握住恩威并重、刚柔相济、宽严有机统一的教育方法。即:施恩于学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立威于学生成长中的方方面面,在她的感召下,她们班的同学都懂得互相关爱,与人为善。有时看到她不舒服,他们会关心的询问,主动为她端水。这正可谓“亲其师而后才能信其道”。学生的精神面貌、思想品德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班级的各项工作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柔,是春风化雨,细心、耐心、爱心,能抓住的只有一颗心——学生的心。 刚,是品性如剑,自尊、自爱、自强,能培养的只有一种人——自信的人。 教学工作中必须恩威并重,刚柔相济,宽严结合,才能游刃有余。

一、爱在心底恩先行

   作为一名教师,在管理班级、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做一名慈母,要用母亲的宽广胸怀来包容学生。在学生明了规矩,清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前提下,如果学生犯了错误,那就固守原则,寸步不让。就拿前几天班里的一名男同学和八年级一名男同学同学拿了老师的手机,还有转来她班的那名男同学带手机来学校,她曾经是三番五次强调不允许把手机带到学校来,而他俩还是违犯了,而且私自拿别人东西的行为更加严重。怎能不让老师生气?她当时非常严厉地批评了他们,而两个比她高一头的大小伙子看到她真的生气了,赶紧向她认错,说:“老师您不要生气了,我们错了。”看到这些,她心里又产生了丝丝欣慰。但是只是一味的严厉也不行,那样学生表面上服气了,但实际上他只是摄于你做班主任的威严而心里并不服气。所以事后她和他俩语重心长的谈了许多,她首先站在学生的角度说老师能理解他们的心情,就是太喜欢能拥有一部自己的手机了,这没有错,但你们带手机又有什么用呢?又没有什么事情,再说带着手机还害怕被老师发现,掖掖藏藏的,而你们的爸爸已经答应只要好好学习,毕业后去青岛读书时给买一部新手机,现在学习那么紧张,等考试结束后有的是时间玩手机。经过她们的促膝畅谈,他俩最终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决心把心思用在学习上,争取优异的成绩。而且他们俩还主动给爸爸发短信说自己闯祸了,惹老师生气了,让爸爸来学校好好和老师谈一谈,从这一点我看到了他俩知荣辱求上进的心。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学生形成自律意识。

二、刚柔相济威自立

 教师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做好教学工作,树立起自己的威严,对学生严厉要求 是必不可少的。俗话说得好,“严师出高徒”。然而对学生严厉,不等于死板、苛刻,严厉更不等于体罚或变相体罚。这种严厉往往会使学生的人格、尊严、上进心受损,心灵受到创伤,心理受到压抑,长此以往会逐渐滋生对教师的逆反心理,可以说这种严厉是不利于学生心理和个性发展的。  

    总之,“恩威并重”是教师工作的一柄有效的“双刃剑”,两者缺一不可,只“柔”不“刚”,你就没有老师的威严,学生不听你的,只“刚”不“柔”,你就没有亲和力,学生不信你。在班级管理中,只有牢牢地把握住这柄“双刃剑”,才能更好地做一名优秀的教师。

阅读 58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