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重要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也称端阳节、重午节等。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端午节有着祈福、消灾等礼俗主题,寄托了人们迎祥纳福、辟邪除灾的愿望。
为了营造端午佳节氛围,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让师生度过一个健康而有意义的节日,长湖镇中心学校开展了2023年端午节主题实践活动。
一、背一背端午节的古诗。
《已酉端午》元·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端午日》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端午》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端午》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即事》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浣溪沙·端午》宋朝·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同州端午》唐朝·殷尧藩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二、诵一诵端午节的童谣。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挂香囊;五彩线,手腕绑;吃粽子,沾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桃儿红,杏儿黄;五月五,是端阳;粽叶香,裹五粮;剥个粽子沾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
粽叶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五月五,是端阳;龙船双双闹长江。两边坐着划船手,中间坐着打鼓郎。咚咚锵,咚咚锵,咚咚咚咚锵。
雄黄酒,洒庭户,小孩头上画老虎。一二三四五,家家户户过端午。
五月五,过端午,赛龙舟,敲锣鼓,端午习俗传千古。
五月五,是端阳,满树满街包粽忙,粽叶宽,粽梭长,包起四角不四方。
大米江米白如雪,艾叶箸叶绿油油。
五月五,端午到,赛龙舟,真热闹。吃粽子,带香包,蚊虫不来身边闹。
三、品味端午节 编织五彩梦。
五色丝线,又俗称五色丝、五彩丝、五彩绳。中国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节日清晨,同学们和家长共同编织五彩绳,戴在自己的手腕、脚腕上,象征着祈福纳吉的美好寓意。美丽的五彩绳,也寄托着孩子们五彩缤纷的梦想。
四、“浓浓端午情 点点粽叶香”端午节劳动体验活动。
端午节上午,同学们和自己的父母、家人一起动手,在家里包粽子、包包子等,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并和家人一起幸福地品尝了端午节美食。
五、“端午粽飘香 传承爱国情”主题手抄报活动。
一张张漂亮的手抄报,记录着孩子们对祖国优秀传统节日的热爱,表达着孩子们对祖国母亲的祝福。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
在浓浓的节日氛围中,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体验了我国传统节日的魅力,感受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进一步增进了爱国情感。
图片:长湖镇中心学校
编辑:毕黄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