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共读共写】读书随笔——四河中心小学教师闫淑会:阅读,改变人生

@花田错@
创建于2022-12-20
阅读 32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读一本好书

如春日满园百花

如夏日微风浸润心田

如秋日收获硕果累累

如冬日温暖炉火

有一种精神,来自于阅读,在阅读中我们见证每个生命的成长;有一种力量,源自于阅读,在阅读中我们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 有一种智慧,承载于阅读,妙悟方明;有一种理想,寄托于阅读,源远流长。

一本好书,一个世界,一个故事,一段旅程。好书如画,阅读如歌,读书能体验到心灵的震撼,感悟到生命的美好。

01  悦读

如果说,鲁迅的《呐喊》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郭沫若的《女神》代表了新诗的辉煌,那么曹禺的《雷雨》可说是中国话剧创作第一次成熟而优美的收获。还记得初读《雷雨》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当我一口气读完并合上最后一页时,仰头却发现天上的星星也在对我惨白地笑着,而我的心,已如夜一般黑,夜一般重。重读《雷雨》时,吸引我的就不只是它那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节了,而是曹禺用细腻的手法塑造出来的一个又一个丰满生动的人物形象。随后,我便又读了曹禺的《日出》,老舍的《茶馆》、《龙须沟》等诸多话剧,同时也被话剧独特的语言风格和灵性所吸引,便一发不可收拾的喜欢上了话剧。

02  成长

读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一个人一辈子。读了《飘》这本书,的确令我醍醐灌顶、受益匪浅。全书不论是华美流畅的语言描写,还是个性鲜活的人物塑造,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真不愧是世界文学的瑰宝。

《飘》是一部有关战争的小说,但作者米切尔没有把着眼点放在战场上。除了亚特兰大失陷前五角场上躺满伤病员那悲壮的一幕外,其他战争场景并没有花费作者过多的笔墨。作为第一部从南方女性角度来叙述美国内战的小说,米切尔着重描写了留在后方家里的妇女饱受战乱之苦的体验和感受,从战争伊始对战争怀有崇敬心理、对战争全然的支持,到因战争而带来的失去亲人的痛苦、不得不屈服于失败的命运以及战后立志重建家园的艰辛历程。

 

这本书我读了两遍,一遍是读大学时,也许是生活阅历不够吧!我怎么也读不懂作者的写作意图,也特别的讨厌斯嘉丽。讨厌她的唯利是图,讨厌她的虚伪,讨厌她的不择手段,所以读了一半就丢到一边了。当今天再拿起来读时,与当年的感觉大相径庭,我不但不讨厌斯嘉丽,反而被她坚韧的性格,执着追求的精神深深的吸引了。

曾经有人说:时代造就英雄,经历磨练意志。十多年前,我们还是一些涉世未深的“毛孩子”,虽然我们这一代人并不像现在的独生子女一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但我们始终没有挑起生活的重担,没有承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不知道在生活的道路上,有多少崎岖,有多少坎坷在等着我。小时候常常听父亲说:一分钱难死一个英雄汉。我当时根本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如今我已经过了而立之年,既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又是父母的依靠。有多少次我问自己:你可以吗?这时的我们早已失去了说“不”的权利,我们只有毅然决然的挑起这个担子,步履艰难的走着。如今的我们虽然没有斯嘉丽面临的困难大,但多多少少都能感受到斯嘉丽的压力之大。

03  改变

读一本好书,看一篇好文章,会让我懂得很多,悟出很多道理。记得刚刚踏上工作岗位时,身处陌生的环境,面对无知而又调皮的学生,面对琐碎、劳累而又单调的工作,我感到了无奈和失落,真为自己选择教师这一职业而后悔莫及!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让我明白对现实的抱怨是弱者的象征,真正的强者是不抱怨的。还让我明白了为师之道,知晓了由合格到优秀教师的成长途径,深刻感触到读书对于我们教师成长的重要作用。于是,我也重新读起书来,开始以自己的实际教学为基点读各种各样的书,在书中我找到了工作的自信,教学的底气,更是让我走出了工作初的失落和迷茫。

如今,当我从忙碌而又充实的工作中抽出身来时,阅读了由当代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朱永新所著的《新教育》这本书。什么是新教育实验?我觉得它大致反映了新教育实验对教育的一种理解和追求,特别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句话更是一种美好的理想。阅读完这本书后让我深深的感受到新教育就是“行教育”,新教育一开始就自觉地把“行动”二字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新教育的十大行动,虽然不是新教育的全部内涵,但是,这些行动或许是我们现在教育所缺少的东西,所以显得很迫切,很重要。新教育认为:教育是唤醒,每一个生命都是一粒神奇的种子,蕴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而阅读能够唤醒这种蕴藏着的美好与神奇。新教育重读书,重感悟,重意境,它提出读书,是孩子们净化灵魂、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读书应该成为孩子的一种生活方式,这让我深深地意识到阅读是多么的重要。新教育实验的十大行动,第一个行动便是营造书香校园,那么什么才是书香校园?其实我的理解是“书声琅琅,翰墨飘香。”就是通过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整合丰富的阅读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让阅读成为师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进而推动书香校园的形成。



在我们学校,每天清晨,孩子们与黎明共舞,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诵读《新教育晨诵》,有感情地朗读一段或一篇文章;中午,我们要用美丽的童书滋润童年,学校安排20分钟的读书时间,让孩子们阅读学校安排的必读书籍或读他们喜欢的儿童读物;暮省的时候,老师和学生利用晚上时间自己写点东西,学生可以写读书记录卡,老师可以写读书心得、教学反思,甚至写个教育小故事。这些事虽然比较简单,若要长期坚持下去会比较难。但我想:只要我们坚持下去,那将会是自己人生中一笔不小的精神财富。


这学期,我和孩子们共同阅读了高尔基的《童年》,鲁迅的《呐喊》,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塞尔玛·拉格洛夫的《骑鹅旅行记》等文学作品,当我看到孩子们手捧新书,酣畅淋漓地阅读时,我顿悟了:新教育之旅的确走起来很艰难,但是这条路值得我们走下去,我们也一定要走下去。新教育实验的六大行动中提到师生共写随笔。包括师生一起来写班级的趣事,写学校的活动,写师生的情谊,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能够共同成长,这就达到了共写的目的。书中,朱永新老师提到了孔子,的确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没有思考的教育永远是不成熟的教育,永远是不可能持续发展的教育。一个不思考的老师很可能是教了一年书,重复了三十年,重复了一辈子。但是,一个善于思考的老师,教了一年,就有一年的进步,教了两年,就有两年的收获,他认真教了五年,就有可能成为一名非常出色的教师,而成就他的必定是读书和写作,因为真的就是“阅读滋养底气,思考带来灵气,实践造就名气”。


新教育不但是梦想,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只要有行动就会有收获,在新教育下,老师们要把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在教室里,扎在学生的心坎里,努力让自己“开出一朵生命的花”。为了祖国的花朵有新的教育环境,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


【作者简介】闫淑会,女,汉族,中共党员,静宁甘沟人,毕业于兰州城市学院,大学本科,二级教师,现任教于静宁县四河镇学区四河中心小学,2022年获局级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来源:静宁县四河中心小学

编辑:闫淑会

审核:雷治学

监制:屈喜强

阅读 32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