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朵花开都有不同的声音。”每个孩子都是一朵独特的花,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呼吸与思考,倾听他们花开的声音,重视每一个生命的轨迹,会发现一个异彩纷呈的世界。和孩子们一起呼吸与思考,一起倾听与对话。
幼儿园开展食育课——《冰糖葫芦》,对此活动展开倾听、表征、记录
儿童是有独立思想和灵魂的个体,他们在主动获得经验的过程中呢,会具有个性特点的语言与非语言来表达与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知,而这种具有个性特点的语言与非语言,就是幼儿的表征。0-2岁的幼儿有动作性表征、3-12岁的幼儿是印象性表征和12到15岁的幼儿是符号性表征。动作表征、映像表征和符号性表征,是儿童不同的认知模式,代表着不同阶段、不同水平的认知。在不同年龄阶段,要以适合儿童认知发展水平的教学方式进行,这样才能促进他们更好地发展。在3-6周岁的幼儿期,主要是直觉行动思维,中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到了末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这样的思维发展特点,使幼儿表征除了动作、语言、表情等,还有图画、作品等方式。可以简单地概括为言语表征、动作表征、图式表征以及作品表征。所谓言语表征,就是要描述事物的特征,描述事物的范围或现象等,也就是口头表述。动作表征就是要借助身体动作将观察到的事物或者内在感受表演出来,也就是身体表演。图示表征就是用书面符号的方式,将探索的过程、结果或者感受表达出来,也就是书写记录。作品表征就是幼儿利用周边的自然材料或者游戏材料,将观察和探索到的事物建构拼搭出来。表征在幼儿心理发展中本身就具有内化与过度两种作用,是引导幼儿从感知过渡到思维的重要中间环节。
媛媛老师
表征又称为心里表征或知识表征,指信息或知识在心理活动中的表现或记载方式。表征是外部事物在心理活动中的内部再现。它一方面反映客观事物,代表客观事物;另一方面又是心理活动进一步加工的对象。幼儿表征是幼儿用自己的方式(绘画、语言、动作等)来理解、表现事物,将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0-2岁的幼儿有动作性表征,3-12岁的幼儿是印象性表征和12到15岁的幼儿是符号性表征。动作表征、映像表征和符号性表征,是儿童不同的认知模式,代表着不同阶段、不同水平的认知。在不同年龄阶段,要以适合儿童认知发展水平的教学方式进行,这样才能促进他们更好地发展。在3-6周岁的幼儿期,主要是直觉行动思维,中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到了末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这样的思维发展特点,使幼儿表征除了动作、语言、表情等,还有图画、作品等方式。可以简单地概括为言语表征、动作表征、图式表征以及作品表征。
孟孟老师
《纲要》中明确指出:儿童在主动获得经验的过程中,会形成和发展具有个性特点的语言与非语言的表达与表现方式。儿童会以他们特有的方式来表达和表现自己的新思想新知识、表达对所参与活动的认知和了解。
孩子们的表征体现着他们对游戏的热爱、对事物的思考、探索与认识,倾听孩子们表征后的语言,是那么的可爱、真实。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他们的想法、想象、需要和情感,我们看到每个孩子都在沿着自己的生长需要、探究欲望成长着。倾听孩子作品,使无声变有声,打开孩子话匣子,是教师走进孩子们内心的一把金钥匙,孩子的表征不仅在于孩子,更在于教师的记录、倾听,让我们在孩子的涂涂画画说说中发现儿童,读懂儿童。
孩子们在户外活动时,对自然界中的花花草草有些浓厚的兴趣,对于春天里的美好景象会进行观察和思考,《指南》中指出:幼儿喜欢接触大自然,接触新事物,经常问一些与新事物有关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多给孩子提供接触大自然的新事物的机会,让他们去探索、去发现,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