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山深处是吾乡(3)

全泰
创建于2023-08-31
阅读 347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张全泰编辑,朋友提供照片

     况家兄妹的父亲况明清去世比较早,他们三兄妹挺不容易的。知青曾经下了很大功夫矫正他们听说的能力,还挺有成效。他们跟知青的感情很深。

     和老同志分别合影的照片没找到与王福祥、褚寅兴的合影。依依不舍告别了七连,到云山水库旧地重游。还是原来的样子,浩渺的水面,蒸腾的雾气。也曾在这里游泳,有一次眼瞧着大片的雨云从六连方向上来,无处躲避,索性待在水里等暴雨过去。雷电交加、就我一个人,还挺瘆得慌的。

     七三年的冬天,不知谁引头,都去水库凿冰捞鱼,一晚上能捞两麻袋鲫瓜子。于是家家都吃了一冬天的鱼,食堂也吃好几顿。知青宿舍里也常飘出炖鱼的香味。好怀念那段日子!

      小袁他们又带我游览850农场开辟的景点“一把火”,这是60多年前,王震亲自点燃烧荒第一把火的地方。从那个时候起,8字头的一批国营农场就在老铁道兵的手里建立起来了,铁道兵农垦局、合江农垦局、东北农垦总局先后建立,直到1968年建立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

      经常有省内外的游客过来参观游玩,老年的游客多半是把青春留在这里的人,回来看看第二故乡新面貌,缅怀过去的年代和人和事。

     看看如今的水稻田,没虫没病没草,满眼碧绿。

     稻田里的画卷。费这么大的功夫,有必要吗?也许这是精神传承的一种形式吧。

     回云山的途中,看见水稻田的灌溉系统。50年前,秋收结束后,团里搞水利大会战,我们都参加过挖排水干渠。每人一把桶锹,每天定额四五方土,干到上了大冻为止。过去搞水利是为了排除内涝,把地里的积水引入七虎林河,现在反过来做灌溉渠了。1971年成立水稻连以前,吃大米要到朝鲜屯用白面换,食堂吃一顿大米饭跟过节似的。现在云山稻米行销全国。

     回到云山场部,当年的小字辈设宴招待我,见到他们激动不已,竟然忘记了合影留念,成了此行最大的遗憾,只好找出十年前回云山的老照片。上面还有李敬端老排长,这次因阳了不能见面。还有没见到或见不到了的陈学喜、孙恩德、张禄、李汝梅、张炳俭、李世华等。

     十年前的小字辈,如今也都快当爷爷了。

     参加宴请的有李汝梅的儿子李希,张禄的儿子张风坤,程凤华的女儿程云,翟金安的儿子翟秀富,还有单东升、春跃、春秋、吴江风等等。李希小时候就很活跃,现在还是那样机敏;程云年龄小一点,她的姑姑程凤芝是我的得意门生,只可惜因癌症早早走了。宴席当中,又来一位,大家让我认,我说,还用认吗?我们到七连第一天住的宿舍,后来就分配给了她家,这是唐冬梅嘛!上小学时嗓子好,总是被老师打扮起来上台表演。她的父亲是唐森林,喜欢打篮球,机务的老车长,后来调到十连当机务副连长。七连后来的机务副连长翟金安,还有车长郑雄,是机务的老标杆,开拖拉机打几千米长的阡,笔直笔直,是有名的。十年前回云山见到他们已经行动不便了,他们那一代,都是年轻时干活不要命,吃的苦太多了,造坏了身体。

      小一辈的也都60上下了,特别是我的几位学生都走在了我的前边,真不堪回首。唉,那天可能是多喝了一杯,真不该忘记了合影,好在他们都年轻,以后一定有机会再见面。

      第三天上午,陪同张新宁和赵大姐一起拜访他们九连的同事王老师和白校长。老人精神矍铄,打开话匣子就收不住。

    大家一起包饺子,好像回到了过去在王老师家吃饺子的时光。

      一同回访的陈长兴见到了老前辈朋友龚道林,两人都激动不已。

     

    北京知青张大华下乡的时候才14岁,也属于献了青春献子孙的那一代。大华见到家乡来的人格外亲,一定要宴请我们,这份亲情不可能拒绝,他终于实现了这个积攒十年的心愿。 这是我和张大华的女儿张晓红十年前的合影。

       临别前再拍下一张照片吧,过几年就更显出珍贵了。

     说不完的话,一遍又一遍的叮嘱,保重再保重,一定要再回来啊!送行的车终于开了,期待着你们到北京来团聚。

     来时刘国君从鸡西机场接了我们,走时又把我们一直送到机场,谢谢国君,谢谢农场的隆重接待!

      云山的锦绣大地随着飞机的升高渐渐看不见了。那个留下我们青春的地方,那个梦开始的地方,再见了!……

                  谢谢朋友们的观赏

阅读 347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