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工作痕迹化是加强工作科学性、系统性、公开性、可溯性的重要手段,是现代工作管理模式的重要标志。但在一些地方将工作痕迹化演变成“痕迹主义”,把痕迹作为评价工作成绩的主要标准,谁能提供种类齐全、数量充足的留痕材料,谁就更容易得到上级肯定;也有个别干部工作能力不强,就处处留痕,以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甚至衍生出造假留痕。当痕迹管理脱离了辅助功能,占据了主导,背离了初衷,就走向了形式大于内容的“痕迹主义”。
“痕迹主义”本质上就是形式主义,是形式主义的更进一步。形式主义注重走形式、走过场,“痕迹主义”不仅注重形式、走过场,还一定要留下像模像样的“痕迹”。形式主义不想怎么办好工作,只想怎么摆好样子、做好架子,“痕迹主义”则以有痕为标准,用尽一切方法弄出痕迹,哪怕是“补痕迹”“造痕迹”“美化痕迹”也在所不惜。
纠治“痕迹主义”,需自上而下做出改变,让痕迹管理回归辅助功能定位。上级部门要在痕迹要求上做好减法,推动痕迹管理向精细实转变,在关键处留痕,无谓的痕迹既不做要求,更不予采用,给出正确留痕的鲜明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