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成长  蓄力前行——银川市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领域整体建构“数与运算”核心概念的“一致性”研究》学术报告学习活动

mayan
创建于2023-08-30
阅读 330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微风拂面,秋意渐浓,带着秋的收获,怀揣着对学习的热情,2023年8月28日下午,银川市小学数学名师胡明工作室成员齐聚兴庆区实验二小,聆听胡明老师关于《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领域整体建构“数与运算”核心概念的“一致性”研究》学术报告讲座。

      胡老师从课标出发,以课标对“数与代数”教学变化为引领,着重从研究路径;整数、小数、分数认识的整体建构;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整体建构这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精读课标,寻找变化

      在胡老师的带领工作室成员深挖课标变化带来的教学变化。《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要求:突出课程内容结构化,提倡核心素养导向的学科内容结构化重整。基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我们应该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数学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具体体现在内容领域下属的主题重整,将具有“一致学科本质特征”的内容整合为一个主题,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与融通。

研究路径分析

      为了确保研究的方向正确性,胡老师带领工作室成员进行了研究路径分析。整理了现行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数与运算”“数量关系”知识体系。研究路径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计数单位从整数→小数→分数的认识,二是运算从整数、小数、分数的“加、减、乘、除”。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符号意识、推理意识)、数学眼光(数感、符号意识)。

整数、小数、分数认识的整体建构

      小学阶段“数的认识”,以自然数、分数、小数教育为序,在报告中关注到每个独立概念的知识生长点和延展性。“数的认识”不仅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更是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载体。在报告中,有关“数的认识”每节课的知识内容均放置在整体的知识体系中,并指出一定要关注知识内容的前后联系,注重知识结构性关联,处理好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整体建构

      在对运算的整体构建中,胡老师在对自然数、分数、小数的运算的讲解中,贯穿计算的核心要素。学段之间的内容互相关联,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螺旋上升,构成相对系统的知识结构。整数、小数、分数的加、减、乘、除法运算的核心要素,即对计数单位个数的累加、减少、叠加、细化。让工作室成员对数的运算有了更深入的领悟。

       通过一下午的学习,胡明名师工作室成员进一步提高了对“数与代数”领域整体建构“数与运算”核心概念的“一致性”的认知,在学习过后将理论学习成果及时转化为推动教学发展的实际成效,真正以学促用、学以致用。

阅读 330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