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届亚运会将在我们浙江省的省会——美丽的杭州举办。路桥区,隶属浙江省台州市,位于浙江省沿海中部,中国黄金海岸中段。路北小学六(8)班的的同学们,通过了解实践路桥非遗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融合的魅力,以此来传播亚运精神,推动非遗保护!
本次实践活动有幸邀请路桥博物馆讲解员为我们讲解特色非遗展区,戏剧服装制作技艺、拷绢手工技艺、传统细纹剪纸、和香制作技艺、布贴画、路桥青瓷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具有地域特色鲜明的路桥传统,在场的学生和家长们都仔细听讲、认真观摩,现场学习氛围非常浓厚。
路桥灰雕距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起源于宋朝,兴于明、清,乾隆年间尤为兴旺。它是以蜊灰为主要材料加工制作而成的雕塑。在题材上多人物、动物、花草、山水、故事情节等形象的造型,也有极具现代形式感和构成感的抽象造型。路桥灰雕以素色为主,简而不媚。极尽丰富之能事的屋顶灰雕展示了路桥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人文内涵。
布贴画,又称布堆画、布贴花、拨花。它以布为原料,通过手工剪贴而成,是基于剪纸、刺绣、民间绘画等艺术形式的一种拓展艺术,是中国民间常见的手工艺术之一。布贴画历史悠久,出现在商朝,发展在隋唐,繁盛于明清,广泛流传于民间。古代的战旗、挂幡旗,或是现在农村妇女用于背孩子的裹被上面所绣的图案,都属于布贴画。
自清代中叶以来,路桥就是台州绢布的主要生产集散地之一。勤劳节俭的路桥妇女们,将布料裁剪的边角碎片收集整理起来,称之为 “布头碎”,加以重新利用,甚至在三八集市上形成了专门的“布头碎” 交易场所。在路桥传统的手工小儿鞋、香囊、挂袋等产品中,随处都能看到布贴装饰的身影。
桐屿草席;据《黄岩县志》《路桥志路》载,草席,未代始编,己有800余年历史。清光绪年间(1875-1908),桐约曾经出现一位心灵手巧的“草席女”。她所编织的草席被列为国之贡品,还曾献给慈禧太后,被册封为“草席娘娘”。桐屿一带有源远流长的草席编织传统,民国时成为草席工艺生产基地,常出口东南亚。桐屿草席编织精密,光滑挺括,吸汗性强。硬席以黄麻、苎麻或纱线作经,席草作纬,质地柔软,便于卷筒,多作床席;软席用席草或咸草织成席片,可裁剪、卷折。
参观结束后,六(8)班同学们一起去体验了路桥非遗——布贴画的文化!
经过了一下午的细心研究,仔细操作,终于完成了我们的布帖画,就请大家来欣赏一下我们的作品吧!
宣传亚运精神,弘扬非遗文化,是我们作为东道主的责任。希望我们能一起发扬“亚运小主人”精神,宣传亚运、助力亚运、迎接亚运,让我们一起心心相融,携手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