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整合比较阅读观摩课
伴着开学的脚步,高三年级开始了本学期的第一次观摩精品课。随着本学期三科统编新教材、新课程的有序推进,如何聚焦课堂教学,如何贯彻落实新课标理念,成为所有语文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老师们满含期待中迎来了张凤老师的观摩课。她带领高三20班全体同学给老师们呈现的这节观摩课,实实在在起到了示范作用,引领老师们拓展思域,仰取俯拾,满载而归。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学生们饱含爱国激情的声音回荡在教室里,拉开了本节课的序幕。张凤老师的整体课堂教学设计以“整合比较阅读”为题,将《荷花淀》《沁园春》《风景谈》三篇不同题材的文章放到同一主题下进行了比较阅读,整节课师生配合默契,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张老师设计的学习流程具体分为一个任务下的三个活动:
一、回顾旧知-----温故而知新
张老师以一个表格的形式展开对上节课内容的回顾,请同学们迅速地完成三篇文章的知识点的归纳。这个活动不但检查了学生上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无形中也挖出了诗歌、小说、散文许多的知识点,带领学生迅速进入课堂。
二、深挖文本——凸显主体地位
任务驱动:赏析不同作品呈现同一主题的不同表现手法。这项任务对学生的要求高,对老师的能力要求更高。张老师从三项学生活动入手,层层推进: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代表展讲,任务推进的过程中,无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全员动手,教师巡堂补充,课堂气氛融洽。在师生的共同活动下,探究出了《荷花淀》不同于典型革命题材作品的断壁残垣的场景,而是呈现出一幅宁静优美的江南水乡画面;人物不是典型作品中的传统战士,而是一群持家守家的农村青年和妇女。《沁园春》中诸多意象构成生机勃勃的秋景图。《风景谈》则呈现出以回忆延安风景为线索的六幅图。这样的比较阅读,让学生在不同题材下掌握了同一主题的诗意美与真情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探究,通过鉴赏词句品味到了细微之处的韵味与深意。张老师引领学生继续探究,进入文本深处,以表格的形式梳理诗歌、小说、散文三种体裁的表现手法,既直观地呈现知识点又方便学生记忆,任务在师生探究中逐一落实,有高度又有深度。
三、文化传承———立德树人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体现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思想风貌及行为特征,而在读书阶段语文课承担着这样的重任。在张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从文章中体会到宁死不屈的民族精神和气节,领会到作者作文的意图:伟大中最伟大者。从而从自身树立崇高的爱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这节课提升了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完成了情感价值观的教育。
教师清晰的思路和洒脱的语言,学生主动地探究和积极地配合,师生的双向奔赴构成了这样一节真实又有趣的课堂,既落实了新课标的要求,也为教师们授课打开了新思路。
课后学校三位领导也参加了评课活动。孙林霞主任说这节课尊重了学生的感受,并将传统文化融入了教学,体现了育人的功能,这节课展现了学生最真实的学习状态。鲁校长评价说这节课是大主线下的单元教学,能立足于核心素养,是教学思路的一大转变。李督学评价说这节课整合了教学资源,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展评中真正成长了。这节课也引发了我们更多的思考,如何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让语文课更有语文味儿,还需我们语文组全体同仁共同努力。
图片:王俊丽
文字:薛丽娇
审核:王俊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