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生态平衡瓶的建立和观察报告研究

小科学大魔力
创建于2023-08-30
阅读 33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实验目的: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本研究目的在于根据生态平衡的原理建立一个小鱼生态平衡瓶,并对其生态进行观察。

实验方法:根据生态平衡原理,构建三个不同大小的生态平衡瓶,观察不同大小的生态瓶中小鱼存活的情况。

实验结果:根据生态瓶大小的不同,加入不同数量的小鱼和植物,都可以保持生态的平衡,小鱼和植物可以共生。

实验结论:只要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和动物保持协调的状态,生态瓶的大小不会影响生态系统平衡。

背景介绍

    我们的地球生生不息,是因为自然界中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指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而建立起来的动态平衡联系,又称“自然平衡”。在自然界中,不论是森林、草原、湖泊------都是由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成份和光、水、土壤、空气、温度等非生物成份所组成。每一个成分都并非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综合体。它们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称为生态平衡。实际上也就是在生态系统中生产、消费、分解之间地保持稳定。如果其中某一成分过于剧烈地发生改变,可能出现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如果某种化学物质或某种化学元素过多地超过了自然状态下的正常含量,也会影响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生物维持正常生长发育、生殖繁衍的根本条件,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会使各类生物濒临灭绝.。

   生态瓶就是把一些小动物、植物(提供氧气)放入一个玻璃瓶中,自给自足,短时间内不加任何食物,生物皆能生存。生态瓶是一个密封的生态系统,就像地球一样。生态瓶由透明的玻璃球体组成,内有小虾、小鱼、藻类、细菌、水、小石头及空气。小石头代表地球的土地,有约三分二的水及三分一的陆地,能量来源同样是阳光,当然还有生命:小鱼、虾、藻及细菌。生态瓶内进行的生态循环代表着简化了的地球生态循环。

    我的科学小实验就是建立大小不同的三个小生态瓶,对其进行观察并制作一个观察报告。

实验原理

实验材料

斑马鱼若干条、青鳉鱼若干条、水草植物、水草泥底沙、玉彩石、三个不同大小的瓶子。

观察日记

2023-03-12

将购买的水草沙石和水草植物放在大小不同的生态瓶中,加入静置一周后的自来水。

2023-03-18

加入小鱼:大瓶:加入10条斑马鱼、青鳉鱼;中瓶:加入7条斑马鱼、青鳉鱼;小瓶:加入5条斑马鱼、青鳉鱼。

2023-3-19

观察小鱼是否适应新的环境

2023-3-25

置换水,水事先静置一周,主要是要过滤到里面的氯气等

2023-3-26

继续观察,小鱼状态良好

2023-04-01

继续观察,大瓶里有两条小鱼死了,中瓶死了一条,小瓶死了一条

2023-04-02

继续观察,小鱼状态良好

2023-04-08

置换水,水事先静置一周

2023-04-09

继续观察

2023-04-16

养鱼一个月了,中间换过两次水,小鱼儿们状态良好

2023-04-22

大瓶:小鱼死了一条;中瓶:死了一条,其余状态都很好

2023-05-02

五一假期了,小鱼儿们也很开心

2023-06-29

养鱼三个多月了,小鱼儿断断续续死了几只,但是最终还是平衡在了大瓶里剩下6只鱼,中瓶两只鱼,小瓶里一只鱼的状态,期间10天左右置换一次水。

00:06

2023-08-30

养鱼已经五个多月啦,鱼儿的数量都稳定了,鱼儿们还是很欢快地游着

00:05

观察日记未完。。。。

实验结果

不同生态瓶大小不影响生态的平衡,只要保持生态瓶中的动物和植物一定的数量,最终能达到一个平衡。

讨论

       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营养物质不断的呼出二氧化塘,植物利用二氧化碳在光合作用下生产葡萄糖供给动物,在动物和植物数量保持一定比例的前提下,动物和植物就能和谐共存。 

         生态系统一旦失去平衡,会发生非常严重的连锁性后果。例如,五十年代,我国曾发起把麻雀作为“四害”来消灭的运动。可是在大量捕杀了麻雀之后的几年里,却出现了严重的虫灾,使农业生产受到巨大的损失。    因此人类要尊重生态平衡,帮助维护这个平衡,而绝不要轻易去破坏它。

阅读 33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