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之好书推介——(四十五)《为“真学”而教》

扎兰屯市实验小学 张会杰
编辑于2023-08-30
阅读 120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推荐书目
推荐理由

  当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是从假教、假学走向真教、真学,让学习真正发生。冯卫东老师的《为真学而教——优化课堂的18条建议》,主要以课为例的行动研究方法去实践、观察、思考与表达,分析和阐述教师的教如何促成学生学习的真正发生。冯老师以独特的视角和凝练的语言深刻揭示了“真学的实质在于尊重学习的真教”,他对什么是真教、真学,什么是优质的课堂,都有深邃而独到的见解,从中汲取智慧,能让课堂充满真学活力。为“真学”而教,值得我们教育人一辈子且行且思。

好句摘抄

  1.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能让学生主动静下心来思考了,真学就产生了。

     2.教师可设置开放性问题,增加讨论的方向和空间;倾听不同的见解,鼓励学生之间开展辩论,让问题意识更加明确;对于一些问题,让学生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样增加学生的方向感;要让学生学会质疑,有自己的主见,不盲从于权威。

     3.真学即让学习真正发生,真学要有真学的理念。首先从儿童立场出发,真学要明白儿童是学习的主体,不能以我去想儿童,而是回归“童我”,以己“度”人。真正站到儿童的角度思考学习本身。其次在质量与效率的共生中发生。在教育效率和教育质量两者之间,应以质量为先,以质量为重。重视教育质量才是真正的实效教育,重视教育质量也必然派生出真正的教育效率。

思维导图
朗读音频
00:00
01:07
读书感受

  鲁迅先生说“教育植根于爱。”这个“爱”,我想作为教师就是要学会“用孩子的方法教孩子,用孩子的方法教方法。”这就需要教师要尊重学生,用儿童的眼光看世界,以儿童的心灵做教学。从儿童立场出发,才能了解儿童,才会有“真教”,有了“真教”才有“真会”。

     只有根植于课堂,转变“教”的理念,才能促进学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蔡元培说“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我想“不勤学无以为智,不勤教无以为仁。”

推荐教师

扎兰屯市实验小学英语教师  张会杰

教育理念

  有获得才有真学,为真学而教,也为学生获得而教。

待续
阅读 120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