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笔记之三——背书风波
为什么我总是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家长要做好自己的情绪管理
这几日,老大都在忙着完成暑假作业。纸质的数学实践,社会实践,自然观察,语文的作文摘抄。
晚上八点多,整理作业时发现没有完成英语的背诵,孩子说,五个背诵还差三个,晚上应该能背完(这时候,我应该理性地提醒他,你有完成的愿望很好,但估计一个小时背诵三课有点多,今晚就尽力背完一篇吧,明天上午再背一篇,明天下午再背一篇_提前预判)
晚上孩子大声朗读,非常用心大背诵。在反复背诵之后,他觉得有把握了,就来找我录视频(应该鼓励,然后提前提醒可能会有一些小错误,等你背完后看一下,我们最后再录终结版),在录的过程中,有几个小的错误(禁忌),我提醒他,结果他背不下去了。他随手拿起书桌上的24色彩色画笔(说好弟弟和哥哥公用),倒过来,把笔芯往妈妈的书桌上砸!大喊:啊!
我忍不住发货了:你干什么,神经病!(情绪失控到了极致,这时候应该离开房间,让他一个人冷静)
他大吼:我不背了!
我愤怒地离开房间,到客厅跟先生诉说情况。(我有发泄的方式)
孩子却很自责,跑出来说,我自己录,拿着我的手机进入自己录(孩子比妈妈做得好,她不但没有找人发泄,还自我调控好,自己去录)
过了很久,超过10点了,弟弟要睡觉了妈妈带着弟弟进入房间,发现哥哥在录,先退出了,后来又进入,老大转头过来看,说快要录完了,被我们破坏了。他又说我不录了。我早知道晚上不背了,我今天晚上白背了。(这时候,应该理智地鼓励孩子,我看到了你的努力,非常好,没有录成功没关系,睡觉时间到了,我们明天继续)但我还是在数落孩子。
孩子很生气,回到他的书桌,爸爸开始说道理,你不应该把作业拖到最后一天才来完成……孩子竟然能够冷静地在书桌让用转笔刀一支地削24色彩笔。(这时候应该过去抱抱他,认可他的知错就改)
但妈妈还是在数落他。20号出去开会前就跟你制定好计划,要把剩下的暑假作业完成,到了明天(30号)要开学了,你还在赶作业。
我的纸质的不是已经做好了吗?孩子反驳
背诵不是作业吗?英语老师的暑假作业里面不是有吗?(其实当时的计划里就没有背诵,妈妈没有反思,没有认错,还强词夺理)
最后爸爸又进行一番大道理轰炸:我告诉你,你现在不好好读书,以后就没有机会了,你看那些装修工人,他们成天那么辛苦,能赚多少钱?以后考不上高中,你连书都没得读!
还有,过去的就永远过去了,再也回不到小学一二三年级,再也回不到幼儿园了。(可以想象,孩子有多沮丧,有多挫败,孩子晚上怎么睡得着)
但是,我亲爱的宝贝竟然睡着了,可能晚上会有噩梦。到足以看出我家老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多强大!
我自己反而睡不着凌晨两点多起来写下这篇教育案例。
其实,因为我的老大是冷静型性格,他可以自我调控,能够做得这么好!换位思考,我自己和老二是乐天型性格,先生是忧郁型性格,如果别人用前面我们对老大的这种方式对我们三个,估计我们三个任何一个人都受不了😱。我们肯定是抓狂,睡不着,感觉自己没用,人生没有前途……
但是我的大宝这个暑假非常努力,做出来好多以前做不到的事情(第一通过七月一个月做完了《举一反三a》(五年级下做了二分之一)一整本书,以66分的成绩考上了育龙,六月底来考才考39分——孩子做出来多大的努力呀;第二孩子坚持把编程学下来了,中间一度想要放弃,最后终于战胜自己的害怕失败的心理,勇敢去面对;第三孩子在八月初坚持了两周每天去打篮球——突破了自己只喜欢一个人静静看书,很不爱运动的禁锢;第四孩子暑假每天中午晚上都洗碗,扔垃圾——他最讨厌洗碗,虽然每次都拖拉很久,但最后都会去做;第五老大很照顾弟弟。弟弟特别喜欢粘着哥哥,但老大写作业,弟弟在旁边,妈妈说弟弟要出来,不要影响哥哥,哥哥会说,没关系,宝贝,你就在这里看书,不要说话,哥哥写完作业就和你玩哈!弟弟上小学一年级的适应课,爸妈有事,哥哥很乐意去接弟弟。
第六孩子的受挫能力,抗压能力其实是很强的,比如我们每次碎碎念,尤其是我这样给孩子没有控制情绪,孩子还能收拾自己的心情去改正妈妈认为不该做的事,如削彩色笔)。不管怎么批评他,第二天跟他道歉,老大总是反过来安慰我说没事!
我都在做什么呀!自己家庭教育指导师还考了88分,还入围决赛,我自己亲身实践完全不合格!
亲爱的宝贝,对不起,妈妈明天一定要好好给你道歉(尽管你明早可能就已经把这件事放下了),妈妈要肯定你,你是一个多么努力,多么暖心的宝贝!妈妈因为有你才懂得不断地去自我成长!谢谢你,亲爱的宝贝!你让我看到自己的不足,妈妈要改,请你也给妈妈时间,妈妈会像你一样努力去改正自己的不足,争取做一个合格的妈妈。
看着宝贝昨晚削好的铅笔,我好惭愧!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反省,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不要让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这是昨晚宝贝背书的内容,其实孩子已经很努力了!
这是孩子读书以来第一完成一整本的课外练习书——《举一反三》。以前一二三四年级都是稀稀落落地做一些。
这是孩子自己认真订正的内容
林文采博士的《心理营养》很有道理:我家老大是冷静型性格。我应该从这些日常冲突中去接纳宝贝,认可孩子,让他信任妈妈,让他能够在家里先养成“可以表达”的习惯,漫漫学会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加油!
冷静型
乐天型:我和二宝的性格比较倾向乐天型
乐天型
忧郁型:先生的性格比较符合这种类型
忧郁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