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各类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切实做好幼儿园秋季常见传染病防控重点工作,提高教职工应对秋季传染病的预防处置及应急反应能力,保障师幼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2023年8月29日下午,在多功能厅,由张艳组织全园保教人员学习《传染病预防知识》一、手足口病、水痘、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狂犬病等多种秋季常见传染病的临床表现、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症状、易感人群、预防措施和卫生消毒规范等几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强调了各班级要加强卫生保健消毒,高度重视晨、午检工作,需要把预防工作做在日常、防在平常,关键要密切关注幼儿的身体状况,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
老师们认真聆听,积极思考,及时做好学习记录,对各种常见传染病预防工作有了更深入了解。
通过本次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培训,有效提高了全体教职工对传染病防控知识的了解,为切实有效的做好传染病日常防护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为维护平安健康的幼儿园环境提供了保障。
秋冬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
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的环境,希望全体教职工共同学习,了解如何预防传染病知识。
1.水痘
潜伏期7~17天。
前驱期:婴幼儿常无前驱症状。年长儿或 成人可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及上呼吸道症状,1~2日后才出疹。
出疹期:发热同时或1~2天后出疹
皮疹有以下特点:
先见于躯干、头部,后延及全身。皮疹发展迅速,开始为红斑疹,数小时内变为丘疹,再形成疱疹,疱疹时感皮肤搔痒,然后干结成痂,此过程有时只需6~8小时,如无感染,1~2周后痂皮脱落,一般不留痂痕。皮疹常呈椭园形,3~5mm,周围有红晕,疱疹浅表 易破。疱液初为透明,后混浊,继发感染可呈脓性,结痂时间延长并可留有痂痕;皮疹呈向心性分布,躯干最多,其次为头面部及四肢近端。数目由数个至数千个不等;皮疹分批出现,同一部位可见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同时存在;口腔、外阴、眼结合膜等处粘膜可发生浅表疱疹,易破溃形成浅表性溃疡,有疼痛。
2、狂犬病及护理
3、手足口病
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其感染途径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及接触传播。
冬季传染性疾病的传播离不开传染病的三要素: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通过了解传播的方式,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可以有效地阻断疾病的扩散和流行途径。
4.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急,同时有发烧、怕冷、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除上述一般症状外,最大的特点是口腔周围的唾液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扩散,边缘不清楚。张口或者咀嚼时感到腮腺部位疼痛,尤其吃硬的或酸的食物时,疼痛会加剧,肿胀会在4-5天消退。
5.流行性感冒及普通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病毒随打喷嚏、咳嗽或说话喷出的飞沫传播。
主要表现:高热、畏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干咳,少数患者可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普通性感冒主要表现为咽喉痛、鼻塞和流鼻涕、流眼泪、打喷嚏、轻度发热、头痛和咽痛,很少出现发高热和全身酸痛的症状,发病周期短。
6.上呼吸道感染
秋冬季气候干燥,极易引发上火,而上火则是引发上呼吸道感染的导火索,这是因为咽喉部干燥,孩子的抵抗力就会下降,这时若受到病毒的侵袭,就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发热、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咳嗽等症状。
常见预防措施
1.避免受凉
这段时间白天的气温还是比较高的,但是,早晚的气温较低,那么我们就要随气温变化增减衣物 。冬季参加锻炼时,更要注意及时增减衣服,有些幼儿运动出汗老师和家长要及时帮幼儿脱衣服,等到“回冷”时就很容易着凉感冒了。
2.优化环境
家居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每次不少于15分钟,使空气清新清洁,减少病菌,预防疾病。班上如果有幼儿已经发病要回家治疗,班级要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3.补充营养
注意多补充些鱼、肉、蛋、奶等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多喝水,提高抗病能力。
4.生活规律
充足的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
5.加强锻炼
体育锻炼可增强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6.个人防护
要注意勤洗手,养成正确洗手这个简单的习惯,加强卫生意识,防止传染病的扩散。
7.及早就医
当自己或周围的人出现发热、咳嗽、出疹等一种或多种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如果确诊为传染病家长一定要让幼儿治疗休息,至到痊愈经保健医生确认方可入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