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的大千世界 

Daisy
创建于2023-08-29
阅读 337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前言:

      科学是独特的,惊喜是不断的。受益匪浅,拓宽视野,是我使用显微镜的根本目的;用来体验一次非凡的视觉,达到心灵的满足感又是一种新的感受;熟悉一个不同的世界,认识一个新的领域,捕捉科技的画面更让我热血沸腾。总之学无止境,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未知的显微镜下的世界吧!

2023年8月21日

信息收集:

      想要探究显微镜下的世界就得了解什么是显微镜?它是怎么来的呢?所谓: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要想知道它从何而来,借助网络这个好助手,就能一探究竟啦!



2023年8月22日

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从今天开始我就要观察显微镜底下的各种生物。

      对于显微镜我一直有个问题,显微镜为什么能看到那么小的东西?

资料来源:网络搜索

显微镜概念:

       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 显微镜是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显微镜分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是在1590年由荷兰的詹森所首创。现在的光学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1600倍,分辨的最小极限达波长的1/2,国内显微镜机械筒长度一般是160毫米。对显微镜研制,微生物学有巨大贡献的人为列文虎克,荷兰籍人。

中文名 显微镜

外文名 microscope

属性 光学仪器

分类 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偏光显微镜、便携式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

显微镜发明历程:

       显微镜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在它发明出来之前,人类关于周围世界的观念局限在用肉眼,或者靠手持透镜帮助肉眼所看到的东西。显微镜把一个全新的世界展现在人类的视野里,人们第一次看到了数以百计的“新的”微小动物和植物,以及从人体到植物纤维等各种东西的内部构造。显微镜还有助于科学家发现新物种,有助于医生治疗疾病。最早的显微镜是16世纪末期在荷兰制造出来的。发明者是亚斯·詹森,荷兰眼镜商,或者另一位荷兰科学家汉斯希,他们用两片透镜制作了简易的显微镜。

资料碎片—手机截图

显微镜名称

显微镜种类

发明过程

显微镜结构

由此可知:

       我们为什么能看到那么微小的东西?查阅资料可以知道,因为光照到物体上,物体把光反射到我们眼中,所以在黑暗中我们看不到物体,我们的眼睛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物体反射回的光线经过我们的眼睛发射折射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使象在由视觉神经感知传到大脑,这样人就看到了物体。

       每个凸透镜都有自己的焦距长度,把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时,物体反射的光,经过透镜的折射后进入人眼,人就可以从镜头里看到放大的物体。

       显微镜有物镜和目镜,两个凸透镜构成起到了双倍放大的效果,在物体下放置观察样本样本反射的光线,经物镜的第1次形成的,放大的实像,再经目镜的第2次折射形成进一步放大的虚像,其实目镜的放大原理和放大镜相同。

2023年8月23日      

       知道了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后,再来了解一下显微镜的使用过程吧。

      首先将LED灯打开。注意观察,若是出现白光导致看不清,可以通过调节灯座位置,可以减少白光。

     

      接着将标本固定在平台上,用固定夹夹紧。

      然后将镜身前倾转动,调整照明灯的位置,并使得光线射到载物台中圆孔的位置提供照明光源,无电池时可调整反射镜的位置,使得更多的光线都集中在镜子上,并拍摄到舞台中间,镜口位置已提供照明。

       最后转动聚焦按钮是物镜,尽量接近标本,眼睛从目镜观察,然后反向,慢慢将镜头向上移动,直到图像清晰为止。

2023年8月24日

       了解了显微镜的由来以及结构,便到了去探究它的时刻。我准备了各色各样的标本,以便区分彼此的区别,还用了不同的颜色和文字标注了,使用起来一目了然。

观察标本:

蝗虫、蜜蜂、虾卵、羊毛、绒毛、纤维纱网、洋葱、苔藓、金刚叶脉、红毛草、勿忘草

2023年8月25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显微镜和样本都准备好了,我终于也开始操作起来。

准备材料:显微镜、标本

观察步骤:

      将装片在载物台上适当位置固定好。    

      接着将物镜对准通光孔,用镜筒从上到下的调节,眼睛在侧面观察,避免物镜镜头接触到玻片而损坏镜头和压破玻片。

      然后将左眼通过目镜观察视野的变化,同时调节镜筒高度,使镜筒缓慢上移,直至视野清晰为止。


注意:如果在视野中没有标本本体,可以移动装片,向反方向移动。

显微镜下绒毛细胞(放大200倍)

观察结果展示:

表格记录展示

2023年8月25日

总结与体会:

       通过对各种标本的观察,知道动物,植物在显微镜下呈现的样子,构造都是不一样的。

       使用显微镜是一种全新的体验,这种体验令我受益匪浅,拓宽了我的视野,提升了我心灵的满足感。知识与实践是相并存的,缺一不可。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还会继续用显微镜去观察许多其他的生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更让我知道自己眼中的世界是多么渺小和狭隘的。让我们一起去探索世界探索新的人生吧!

作者:陈瑾淅

协助摄影:表妹

2023.8.29

阅读 337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