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1.6089e36.png)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3.b631651.png)
※生物原理:
蒸馒头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酵母菌有氧呼吸时,分解有机物,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无氧呼吸时,分解有机物,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蒸馒头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属于无氧呼吸,即分解淀粉,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酒精是易挥发的物质,而二氧化碳充盈在馒头中,导致馒头膨胀,即发酵.
※馒头制作的原理:
在小麦粉中加入一定的酵母及其他辅料,混匀后加水搅拌,得到具有一定弹性、塑性、延伸性的面团,将该面团在一定温度和湿度下进行发酵,使得面团起发并具有发酵香味(一次发酵法没有此工艺,和面后直接进行成型操作),再加入剩下的原辅料进行二次和面,稍加静置使面团松弛,对面团进行搓馍机整形,或揉面机轧片后刀切成型,或擀皮并包入预先准备好的馅料,然后放入控温控湿控时的醒发室内醒发(饧面),使面坯表面光滑、体积膨胀,最后将面坯放置于蒸锅上汽蒸熟。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1.6089e36.png)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3.b631651.png)
8月21日上午,妈妈去超市买回来了两种小麦粉,一种是1千克/袋的普通低筋小麦粉,需要自己加酵母粉的;另一种是900克/袋已经按比例加好了酵母粉的自发粉,另外,因为想吃包子,妈妈就提前给我准备了一碗鲜肉香葱馅和一碗香炒玉米肉沫馅。
为了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妈妈给我请来了曾阿姨当老师,曾阿姨来时从家里给我带了一包5克的酵母粉,用量是刚好配我们买的那1千克装小麦粉的,非常感谢阿姨!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1.6089e36.png)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3.b631651.png)
考虑到用自发粉简化了过程,不能更好地体验发酵食品的全过程,我们决定用普通小麦粉,手工添加酵母粉来体验发酵食品制作。首先,准备一个小碗,打上半碗35度左右温开水,把那5g酵母粉缓缓倒入碗中,顺时针方向搅拌均匀。
将那1千克装的小麦粉倒进一个大盆里(可以留一点小麦粉后面备用),将搅拌好的酵母粉液体倒入装了小麦粉的大盆里,再取适量温水边加边和面,水和面的比例差不多(不干也不稀)后,就开始揉面了,用掌根揉力度大一些。
初步揉了个5→8分钟,面团里没发现有干粉了,表面也光滑了,就在盆子外面套一层保鲜膜或保鲜袋,放到没开冷气的房间里,这天室温大约30→32度,温度比较高,发酵的时间就会短一些,我顺便看了一下时间:15:28,放置好后,还在面盆上加了个锅盖,然后去客厅吹空调去了,静候佳音……
大家各自在客厅做着自己的事,也许是因为曾阿姨运筹帷幄吧!大概是16:41左右,曾阿姨去房间查看一下面团发酵情况,很开心地抱着面盆出来了,边走边说发酵得很好。这么说,从15:28→16:41,发酵总共用了73分钟。我连忙跑过去看面团,真的耶!发酵后的面团体积相比发酵前,扩大了约1.5→2倍。
面团发酵成功,我们开始第二轮揉面了,这次要用力地揉,而且揉的时间也要比第一次长一点,排出面团里的空气,揉到面团具有弹性,表面光滑后,就可以将大面团化整为零了,均匀地将大面团分成若干个小面团(想要做大一点的馒头还是小一点的馒头取决于个人意愿),因为我们蒸锅小,我们决定做小包子,如果馅不够,剩余的小面团就做成馒头。大家一起行动了:我和曾阿姨轮流揉面,揉好后曾阿姨分面团,妈妈擀面皮,我和曾阿姨包馅,人多力量大,一会儿就包完了,刚好三层的蒸锅放得满满当当。开始蒸了……估计要蒸个14→15分钟。等待中……
炉子上旺火蒸着,大约蒸了15分钟,从锅盖的透明部分看到了包子膨胀了不少,闻到香味了,于是关了火静置3→5分钟。等个5分钟后,掀开锅盖时,香气扑鼻,看着好有食欲哟!忍不住拿一个尝一下,真香真好吃!原来亲自参与劳动是件多么开心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