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dmila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徜徉书行 时光悠长——孟闫红名师工作室暑假线上阅读分享

创建于2022-08-17 阅读332

炎炎夏日  读书纳凉

阳光  白云  蝉鸣  慵懒的梦

都随着盛夏融化在书本里

翻开书  开启一份阅读分享美妙时光

  2022年8月16日,孟闫红名师工作室的老师们相聚云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彼此分享自己的暑假阅读感悟。

  孟闫红老师分享了《更大的宇宙》的阅读感悟《总想给生活增加点什么》。

  考试几乎不考,日常也基本用不到,为什么还要读诗,写诗?大概是想保持那种“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的细微敏感,削减被平淡忙碌生活织就的钝感,寻求一点点可意会不可言传,忍不住对着一二奇语击节而歌,拍手称妙的快感吧……

       虽说诗歌创作是需要天赋的,但也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例如,周老师说“一首诗里,未必每句都出彩,但要有惊人之句,此句多在开头,或者结尾”,这无疑给刚接触诗歌写作的学生带来很大的安全感和信心,那就是并不是要写出一首句句完美的诗歌,有点睛之笔也不错。这样学生首先消除了畏惧感,愿意动笔去写,就算是成功了一半。至于“点睛之笔”出现的位置,无论是在开头的“先声夺人”还是在结尾的“卒章显志”,学生在非诗歌文体都已经很熟悉,便于迁移理解。事实也确实如此,在学生仿写的《什么是诗》中,就出现了很多惊艳之句,比如田甜“天鹅不是诗,飘落在湖面的羽毛才是诗”;吴荣光“蜻蜓不是夏,偶尔在湖面上点出的涟漪才是夏”;李佳乐“书不是时间,变黄的纸页才是时间”;郭敬业“天空不是诗,飘荡的白云才是诗”;王诗语“风不是诗,吹起的寒意才是诗”;罗晶晶“柳树不是诗,折柳送别才是诗;窦亮哲“奋斗路上的汗水不是苦,半途而废的气馁才是苦”……这些“金句”,未必都能成为“星星之火”,形成诗歌创写燎原之势,但在写作过程中的那份悸动与颤抖,必能回味悠长。

       当然,写诗的前提是读诗,阅读的输入必不可少,这一点与周老师也是不谋而合——“尤其是阅读优秀的诗作——如此新鲜的语言表达才不会丧失,心思重新变得活泛、敏锐。足够多的阅读,就能存留足够丰富的语感,这样再次面对日常之物,我们便能唤醒和提取更有生命力的语言去表达,去抒发。”在以后的学习中,这一点也将一以贯之。

       从2017年结合九上诗歌单元让学生自主进行诗歌创作,再到2018年通过通过周老师《什么是诗》一书,和学生一起尝试写作同题诗歌《什么是……》,以及上个学年的“用一首诗介绍自己”,在此过程中,无论是学生,还是我自己,都收获了很多,也积累了许多,不止是文字形式呈现出的诗行,还有一份愈加深厚的对于生活和语文的热爱和向往,一种对抗平凡迷茫和无助彷徨的力量,也渐渐更加明了,诗和远方,确实是语文不可少的模样。

   郑玲老师分享了《问题学生诊疗手册》的阅读感悟《教育智慧的百宝箱》。

  青春期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个美妙的时期,幼稚的个体从懵懂年少到日渐成熟,从依附无助到独立自主。青春期也是个充满起伏的挑战时期,成长中不可预期的烦恼,对他人目光的敏感,对评价的在乎,对自我的怀疑。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每一届的班级里总有那么几个人,青春期成了他们成长的绊脚石,成为我们老师心头难舍的痛。其中,纪律问题、学习问题及心理和品德问题是表现最为突出的代表。

       面对这些问题,首先,作为一个老师,对学生有耐心,就能仔细观察学生的语言和行为,这样,老师对问题学生的判断才更加准确,会发现学生出现问题行为的原因,学生的问题行为的处理思路也会变得更清晰,这将促进学生的问题行为的解决。如果没有耐心,学生的问题行为只会变得更加的糟糕。

       其次,遇到问题不能简单粗暴地上纲上线,而是要冷静分析,先稳住事态,有些时候可能只是为了一点面子问题,或者是老师带着一点偏见,容易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学生冲动,导致教师更加激动,面对即使再糟糕的情况冷静的状况下进行教育工作很重要。

       最后,还要改变观点,善于思考,勤于反思。王晓春老师毫不客气地指出,很多老师存在理念、情绪、能力方面的不足。要认识到这一点,意识到教育者的身份并不能让我们自然拥有必要的思维方式、分析能力、沟通能力等,受教育的是和教育者一样的有自己独立思想意识的人,他们身上的所谓问题都有因果,都能解释,并不以教育者的主观意愿为转移。然后我们在面对学生的问题时,才能用科学思想和研究者心态,去分析、去思考、去诊断,去反思。

  刘晓庆老师分享了《王君青春语文代表课11例》的阅读感悟《青春课堂  飞扬风采》。

  叶圣陶先生说过:“文字是一道桥堍(桥头),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会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你还要了解作者的心情,要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就是说,通过阅读,读者与作者心灵沟通,理解作者所传达的各式各样的认识和情感。然而,因为诸多因素影响,学生凭借现有经验和阅读能力,无法实现这样的阅读对接。而我们教师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就是要实现这样一种沟通,使得对接可以实现。王君老师关于《小王子》的代表课正是如此。

        第一课:“小王子”和“大人们”

                   第一部分:开篇导入,学选话题

                   第二部分:初读挑战,朗读再现

                   第三部分:中阶挑战,发现共鸣

                   第四部分:   高级挑战,联结思辨

        第二课:因为爱情

        第三课:信达优雅是高标

                  导入:翻译是“应用之妙,存乎一心”

                  活动一:火眼金睛辨高下

                  活动二:英文译汉小擂台

       对于这本《小王子》整本书阅读课例,刘晓庆老师分享了她的阅读感悟:

       首先,课堂上,要有朗读活动。朗读要有针对性,精心挑选典型语句,才能于讲课有用。

       其次,名著阅读的导读和整本书阅读是不一样的,前者在学生阅读之前,目标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开展阅读;后者在于阅读升华,教师利用自己的策划引导,引领学生与作者深层次沟通。后者带有更多教师的个人色彩。

       第三,对于外国文学作品,可以设计比较不同译本的翻译的活动,引导学生感受语言之美。传统的语用选点往往拘泥于“有辞格”——修辞手法,青春语文主张语用点要进入“无辞格”的研究。比较不同译本,发现语言之美,感受语言的魅力,契合了青春语文“无辞格”的探究主张。而自己去翻译的环节,就是真真是生成性的东西了。将主张应用于实践,如果后期可以出一本学生自己翻译的小王子经典语录绘本,就更完美了。

       最后,备课要广备。相关的评价用于,书评,都要广泛涉猎,不能仅限于课本。

   娄妍老师分享了《亲近经典》的阅读感悟《读之有道  教之有法》。

  语文课,尤其是一篇篇地“讲语文”的课,其实就是师生生命的对话。当然,同在对话场的,还有写文章的那个人,还有文章写的那些人,甚至应该还有同样读过和读着这文章的所有人。总之,阅读,绝不是“划段落层次”“找中心句”“抓关键词语”那种仅仅发生在眼睛和文字之间的“相看两生厌”的所谓章法。生命不在场的阅读,所有文字都会被矮化。

       首先是教师对经典的理解要深入。这本书中的讲授,往往是谈作品的某个局部,甚至是某句话,但绝不是孤立地“死抠”字眼儿,而是灌注着某种融通——与上下文、与相关文本、与作者其人其事、与诸家点评诠释、与各种不同见解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紧密而有机地勾连着。

       要深入浅出,讲授便不可千篇一律。可变化多端,把长文讲“短”,让分量沉重的经典举重若轻;取精用宏,让芥子之微亦可折射大千世界;置身于听讲者立场,坦言个人体验过程;综合提炼,搭好“阶梯”,使学生思有所得、学有所获;指点方法,做出示范,为学生自读提示多种门径。

       不管变换哪种方式,一定要千方百计提高讲授的启发性。必是讲授者确有某种较深体会,通过讲授,使学生不断有所发现:嗯,原来是这样!不,原来是那样!哦,居然是这样!倘若讲授者在思维强度上把握得当,那么各类学生必有豁然开朗之感,甚至醍醐灌顶之快,那便是成功的启发式讲授。

       正如作者所说,事实上,经典作品并不是摆在书架上的某本书,而是需要你去相遇的一位故人。如果课堂能充当“介绍人”的角色,陪着学生去与故人相见、交谈与交往,则善莫大焉。

趁时光悠长  徜徉书行

开启又一场阅读发现之旅

让生活不止柴米油盐酱醋茶

更有琴棋书画诗酒花


阅读 33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