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予孩子适宜的教育

 

华妃
创建于2023-08-29
阅读 313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读《人的教育》心得感悟

“人作为一种理智生物,与其他事物一样是不完善的,而教育的作用就在于要顺应人的本性去继发于推动它有意识的和自觉得完美无缺的表现并加以发展,从而达到这一目的。”

福禄培尔,《人的教育》作者,“幼儿园教育之父”,著名教育理论家、实践家,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奠基人,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故读起《人的教育》来总带给人一种亲切感、熟悉感。

福禄培尔和他创办的第一所学校

全书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总论”;第二章是“幼儿期的人”;第三章是“少年时期的人”;第四章是“学生时期的人”;第五章是“整体的概观和结论”。每一章都饱含着教育深蕴,令人深思。书中福禄培尔强调两个原则,一是“教育适应自然发展”原则,二是“自动发展”原则。

在他看来,教育是应该适应自然的发展,在于反对违反自然的人为干涉的教育,使人像自然那样按照其本性发展。教育的教学和训练在根本原则上必须是被动的顺应的而不是命令的、绝对的、干涉的。“教育、训练和全部教学与其是绝对的、指示性的,不如更应当是容忍的、顺应的,因为在纯粹采用前一种教育方式下,人类那种完美的发展、稳步或持久的前进将会丧失。”福禄培尔拿园丁修剪葡萄藤作为比喻:“葡萄藤应当被修剪,但修剪本身不会给葡萄藤带来葡萄,相反的,不管出自多么良好的意图,如果园丁在工作中不是十分耐心地、小心的顺应植物本性的话,葡萄藤可能由于修剪而被彻底毁灭,至少它的肥力和结果能力被破坏。”教学中一定要顺应少儿的天性,耐心的指导,不能强制性地教育压制儿童。

园丁修剪葡萄藤

在暑假工期间,看见一部分小朋友每天都是蹦蹦跳跳走进培训班,还未到门口就甩甩手让父母可以放心离开了,反观另一部分的孩子不仅哭丧着稚嫩的脸庞,还用多样的理由逃避亦或是拖延学习。我问过不愿意学习的这群孩子,有的孩子告诉我:“妈妈每天晚上都要给我做大量习题,我真的很厌倦这样的生活”;有的孩子说:“我们明明才八岁,为什么要一刻不停的学习,只是想要一个暑假而已。”七八岁的孩子思想往往是青涩懵懂的,父母经历的多,自然而然将自己觉得有利的事物强加于孩子身上,美名其曰为孩子好,其实这是在磨灭孩子的天性,适得其反让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种子虽小,却是整个植物的完美形态的缩影,植物日后的发展,都要遵循此种子所存在的内蕴而茁壮成长。

孩子不愿意学习

与让儿童不受干扰地自然发展的主张一致,福禄培尔重视儿童个性的发展,“在作为人类一员和上帝儿女的每一个人身上包含并体现整个人性,但他在每个人身上是以完全固有的、特殊的、个人的、独一无二的方式被表现、被塑造的.....”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要千方百计保护他们做事的积极性并予以肯定和支持,尊重他们正确的观点,从而促进他们和谐发展,健康成长。该书还提出要注意儿童的全面发展。 在儿童期生活中的许多方面都还没有表现特殊的、 固定的方向。绘画配色的作业并不是要培养一个未来的画家进行唱歌的教学也不是有意地训练一个未来的音乐家。设置这些功课的目的只是使年轻人获得全面的发展并且揭示他的本性。这些作业乃一般地供应学生精神生长必需的食粮。它们是促使他的精神舒畅生活得到健康和开朗的媒介物。

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节目进行排练

    他也认为不同的教育手段对儿童的影响和作用是不同的,学校作为一种教育机构对孩子的教育起着重要作用,而学校教育的目的是按照自觉的内在联系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父母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位老师,学校则是一个重要平台,当孩子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之时,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创造性地应用教学资源,精心创设情境,就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旦学习兴趣养成,将变成一种学习的动力和信念,未来我从事这个行业定会在激起孩子兴趣这方面下功夫,让更多的孩子从心底接受、喜欢学习。

学校和家长密切联系

赋予给孩子美好人生

    《人的教育》这本书不仅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应该读,父母更应该读上一读,赋予孩子适宜的教育,让稚嫩的脸庞上洋溢快乐的欢笑。

     

阅读 313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