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牛凯新
咸阳,这座城市在我的人生经历中是永远铭记在心的,尽管我已离开她55年了。记得1955年春我只身一人背着小行李卷来到咸阳投奔在咸阳机校工作的姑姑,从此我就结束了颠沛流离的飘泊生活,有了一个温暖的家,从此也是姑姑和姑父抚养我长大成人。在这里我接受到了良好的、完整的、也是最扎实的初等教育——小学、初中、高中。
一、家在机校
当年,咸阳机校的全称是第一机械工业部咸阳机器制造学校,是面向全国招生全国分配的重点中等专科学校。我去时学校建好不久,学校很大,我对一切都很新奇。姑姑很快给我办好了到附近村小插班上学的手续,结束了辍学开始了正规的学习生活,我也就成为众多家在机校的“机校娃”,每日从机校后大门出去沿着一条不太宽的砂土路到附近的双泉小学上学 。
那时机校的家属区分东、中、西三个区域。我们在西、东两个区都住过,最后住在中区。在我家附近有许多绒线花树,树长得并不十分高大,但枝丫漫延向四周伸展显得树冠很大。到了春、夏两季绒线花开了,有火红、艳黄、淡粉……,五彩缤纷,一根根象细丝线簇拥而成的花蕾是那样秀丽、那样典雅、十分惹人喜爱。在家周围的小路旁全是洋槐树,每到春天,洋槐花开了,四处都是洋槐花扑鼻的香味。那時我会用绑有铁丝钩子的长竹杆钩些槐花让姑姑蒸槐花面疙瘩,十分好吃,现在想起仍有口水欲滴之感!
离家不远还有个露天电影场,每周六晚上放电影,小孩子们下午早早就去占地方,有用砖块摆的,也有用凳子占子的。我最积极,家离得近得天独厚,我总能占到最佳位置有时还要替别人占一个。那时看电影是最高兴的事了,我也是个小影迷。记得早期看过的电影像《海娃》、《三毛流浪记》、《秋翁遇仙记》、《海魂》、《一江春水向东流》、《桃李劫》、《十字街头》、《南征北战》、《铁道游击队》、《永不消失的电波》、《渡江侦察记》,《上甘嶺》……等等,等等太多太多了。从此也就记住了上官云珠、王丹凤、孙道临、赵丹、崔巍、牛犇、白杨、张瑞芳、王心刚、王晓棠、于洋……等一众影星,用现代话说我是他们的“铁粉”。
机校有一个颇具规模的图书馆,它对我这个有过辍学经历、心野惯了的孩子影响非常大。最初姑姑给我借来《洋葱头历险记》、《格林童话》等,我被书中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住了,野惯了的心也收回来了。从此我成了图书馆的常客。寒暑假除了作作业就是看书。我拿姑姑的借书证去借书每次可以借三本(家属子女没有借书证),于是大部头小说是我的首选。像《三家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日》、《红岩》、《革命家庭》、《上海的早晨》、《子夜》、《暴风骤雨》、《林海雪原》、《野火春风斗古城》、《青春之歌》、《烈火金钢》、《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队》……,等等一本接一本的中长篇小说就是在那時候读的。总之,只要有新小说出来,我一定会借来读。平时晚饭后写完作业也会去图书馆,那時阅览室仍然开放。在阅览室可以读到许多书报杂志,像《知识就是力量》、《新观察》、《人民画报》……等等。家里书架上有《鲁迅全集》、《两地书》等名人文选我也常去翻阅。读的书多了,知道的故事也多了,于是每逢课间总有同学围在我身边听我眉飞色舞地神吹,他们听得津津有味我也十分得意。
每年元旦晚上学校会在学生食堂大饭厅举办娱乐晚会,有蒙眼对鼻子、套圈、击鼓传花、灯谜……等。我喜欢猜灯谜。记得有个灯谜谜面是“雨”,打一地名,我即猜中:天水。旁边还挂了一条,谜面是“两羊相斗”打一数学名词,这我猜不着,但我想我姑父一定知道,因为他是数学教授,于是我扯下纸条跑回家问姑父,姑父看了纸条随口而出“对顶角”。两条谜语的奖品是4粒水果糖。
幸福快乐的少儿时光是短暂的,几年之后便进入了困难時期。那時粮油定量,肉蛋等付食极少且凭票供应。我们兄弟俩加上表弟三个半大小子正是长身体能吃饭的时期,家中粮食总不夠吃。我当时正上初中,定量每月29斤半,学校统一为国家节约一斤实际只有28斤半,每天平均不到一斤粮。我住校在学校食堂吃,每周六下午回家在家吃,周日晚饭后返校,这样就省出了4餐饭票可以补充到平时用。每周日返校时,姑姑总要想方设法给我炒一罐头瓶咸菜带上(有時还要放点肉)。姑姑说,“你在学校食堂吃,就那点定量不够吃就没办法了,我们在家里吃总还有办法调剂,你吃不饱我放心不下。”姑姑常到机校后边的农村找人买些萝卜白菜还有豆渣、或榨过油的花生渣饼等来弥补家中粮食缺口。在万般无奈之下不得已还将姑父高知补贴的细粮也“平均”到家中的“大锅饭”里(困难时期国家专门对高级知识分子有细粮等补贴)。但无论怎样精打细算口粮还是月月紧张。好像是六一年寒假的一个星期天早晨,因为吃两顿饭所以一家人都起得很晚。早饭是姑姑煮的一大锅萝卜丝,又撒了些谷面煮成的糊糊。姑姑说月底了口粮刚好够一天的 ,只有等明天才能去买粮,早上先凑和一顿吧。我和弟弟每人满满一大碗萝卜丝苞谷糊糊,饭后我俩就去大锅炉房炉渣堆捡煤核。到中午時分就捡了一大袋子,当我一起身时眼冒金花身出虚汗,看来那一大碗萝卜丝苞谷糊糊真不顶用啊。
在姑姑千辛万苦的操持下我们们终于度过了艰苦饥荒的岁月。在机校生活的时光有幸福快乐也有过辛酸和苦涩。这一切都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中,难以忘怀。
今年七月,在咸阳二中初632班毕业60周年联谊会后,我的老同学、也是发小、“机校娃”王宇仙热情陪同我一起探访了我们曾经的家的地方——机校。宇仙是我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中、高中、共11年的同班老同学了(高中因文革多了2年)。在她得知我想回机校、双泉小学和二中看看的想法后,非常热情,全力支持。她安排她小弟开车全程陪同,(她的两个弟弟都是机校生、机校长的机校娃,现都已退休了)。当我们踏进久别了的咸阳机校(岁月荏苒,世事变迁,机校曾几易其名,但我们还是习惯了机校的称谓),一切都变了!我曾经的家——那座我再熟悉不过的老房子没了,我的亲人——抚养我长大的姑姑姑父也早已去逝了……,露天电影场没了,绒线花树和洋槐树没了……。亲人的逝去,环境的变迁不禁使我怅然……!幸而,那座图书馆还在,(现在是校史馆)。她的健在使我惆怅的心情顿時有了惊喜有了些许籍慰,毕竟在那里开阔了我的视野,了解到更广阔的世界;她也是我儿時记忆的见证。
通往小学的后大门仍在,我们沿着当年走过无数遍的路线走到我们的双泉小学。过去只能走马车的砂石土路变宽了,现在是水泥路面车水马龙,两侧高楼林立。当年走这条路是戴着红领巾蹦蹦跳跳的稚嫩孩童,如今却是步履蹒跚的耄耋老翁了,那感慨真是难以言尽啊!
二 、窑洞小学
我小学是在机校后边背靠北塬的村小上的。最早是座庙宇,叫药王庙。沿塬边打了数孔窑洞,窑洞里还供有泥塑神像或后墙壁上绘有各种彩色神像,应该是和药王孙思邈有关吧?未曾考证过。庙宇改作小学了,校名就叫药王洞小学。我去時沿塬边有3孔窑洞是老师办公室,其余全是教室。我们教室的窑洞靠里边还有个泥塑神像在,前边用木头架装了个大黑板挡着。
到了五、六年级学校盖了几栋平房,我们就是在新教室毕业的。
学校大门前有两口直径约1.5米的清泉,泉水汩汩日夜突涌,水面距地面也就2米左右,全校用水就在那两口泉取。于是学校改名叫双泉小学。
学校上面就是北塬,塬上一望无际的大麦田,星星点点座落着一些古代陵墓。每逢过队日我们就打着小队旗到那陵墓边玩,陵墓很大,呈斗形,我们把队旗插到墓顶,站在墓顶上可以看到塬下很远的地方。
上小学期间遇上了大跃进大炼钢铁运动。记得有年暑假期间学校组织五、六年级学生到渭河边去淘铁砂。每人备一把铁锹,一个脸盆,背上馍带上水,早晨八点到校集合班主任带队到渭河边。然后两人一组自由结合,自选地点挖一长方形的沙坑,看看坑壁周围断面有无黑色的铁砂线。如果有,那这个点就选对了。于是把黑线上面的河沙层全部铲掉,露出铁砂层,一个人铲出铁砂倒到盆里端到河边淘,就像淘米一样把河沙淘掉留下铁砂。另一人顺着铁砂层继续扩大战果。淘好的铁砂要小心翼翼地装到一个布袋里,下午回到学校老师称好重量后登记,最后看谁淘得最多要作评比。至今我都不明白渭河滩里那铁砂层是怎么形成的?不知我淘的铁砂最后是否炼成了铁?也不知能打几颗钉?
大跃进年代还有个除四害运动。那是把老鼠、麻雀、苍蝇、蚊子列入消灭的对象。打麻雀我用弹功的功法太差,用筛子扣费時还要人盯在那,不适合我。那时不知从哪学到了一个绝招:用三块整砖,上、中、下并拢摆齐,中间一块与上下两块各留1公分左右间隙,把中间一块掀起成45度左右,长边一侧搭在下边一块的上边沿上,45度的砖面用三根长约10公分的小木棍支撑成L形,竖棍斜靠在上一块砖的长棱边上,另两根小棍一头分别顶着竖棍的上下两端,另一头顶着成45度的砖面,那块成45度的砖全凭那三根小棍支撑,砖下撒上馍渣等食物,这个“杀器”就算设置完成了。一旦贪吃的麻雀进入45度半悬空的砖下触碰小木棍,砖块立刻砸下它就难逃灭顶之灾。我选不同地点布置好几个这样的“杀器”,我也不用再守在那,该看书看书,该玩就玩,隔个一天半天就去收获“战利品”,当然每次收获颇丰。每当拎着一串这样的“战利品”交给老师時,我充满了自豪感和成就感。不过现在想起这些却有着深深的罪恶感。
60年夏,参加了全市的小学升初中的升学考试,有幸考入了咸阳市重点中学——咸阳二中。从此便告别了我的窑洞母校踏上了新的学习征程。
三、难忘二中
1960年秋天进入咸阳二中,这是一所全日制中学,也是咸阳市的重点中学。全校高初中同学全部住校,有早、晚自习,学校管理很严格。学校拥有一批教学经验丰富、业务精通、责任心强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育质量在咸阳地区名列前茅。
我们这一届一共招了两个班,并确定为学校教改的重点实验班,实行初中三年高中两年的三二分段制,所用教材也与别的学校不同。那三年的初中学习生话是艰苦难忘的。
记得当我们把熟悉的算术课改称代数课时,心中充满了好奇。细致耐心的武静老师把a、b、c、d……那些个字母替代了我们常见的阿拉伯数字进行数学运算時,我们就认识了代数,由此进入到一个崭新的神奇的广阔无垠的数学世界。
还有潇洒干练的武健老师给我们讲平面几何,从推论到求证,思路清晰,条理分明,逻辑严谨,解题就像他本人一样干脆利落。
教导主任王志和老师教我们化学,为了帮助我们准确牢记酚酞试剂在检验酸、碱物质时发生不同颜色反应,特自编了个形象又好记的口诀:“酸红的番茄真难(兰)拣(碱)”即酸红兰碱,直到今天我仍记忆犹新。
俄语老师赵莲惠毕业于华东师大,她对口语发音等基本功要求很严。俄语中有个卷舌音“p”许多同学发不准,总是下意识地带个“得”或“阿”出来。赵老师从口型开始一个一个纠正一遍又一遍地示范。她的耐心和认真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还记得初一第一学期刚开学,第一节语文课,当時语文课本还未发下来。上课铃响后,只见语文老师只端了个粉笔盒进来,(我坐第一排,看见粉笔盒里还有个短杆旱烟袋)。在向同学们躹躬回礼后,转身在黑板上用工整漂亮的楷书写下了“张恒茂”三个大字,自我介绍道,“我叫张恒茂”。然后他仍用工整的楷书默写下了《扁鹊见蔡恒公》全文,要求大家抄写并背诵。课本发下来后一对照,一字不错标点符号也正确无误,据说张老师毕业于西北师大中文系,其中文功底可见一斑。他讲起古典文学那真是神彩飞扬绘声绘色引人入胜。课本上的所有古文诗词张老师几乎都要求我们熟读或背诵,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对古典文学有了兴趣。后来到文革时(大约是1967年夏)我听表弟讲张老师被下放到文汇路小学,现在正值暑假他被留校“劳动改造”。午饭后我到文汇路小学去看他,当我敲开门后,他见我便愣住了,我进屋对他躹了一躬,说张老师我是牛凯新,他露出了吃惊的笑容,便把我让到床边坐。他被剃了光头(张老师原先留着背头的发型),穿一件白色略显发黄的汗衫,手里还是捏着那支短把旱烟袋。他简略地问了我的情况后说,你们都还年轻正是学知识的时候,得空还得抓紧学习……。我也无法用更多的语言去安慰他,只说老师你要多保重,他一再重复那几句话“么事,么事,好着哩,好着哩”。此后我便去了新疆中断了联系,也不知道张老师后来的情况。
二中老校长杨绥,历届同学都尊敬地称他为杨校长或老校长。全校师生都非常拥戴他敬重他。杨校长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就读于天津大学化学系,47年加入地下党。是知识分子出身的老革命。他本姓郑,杨绥是他做地下工作时用的化名,所以他的两个孩子都姓郑,他的化名一直沿用至今。解放初在中央某部任处长负责职教工作,应属教育岗位了。57年中央各部搞下放,他被分配到陕西,最后来到咸阳二中任校长。
杨校长可以说是二中灵魂级的人物,他懂教育,热爱教育,珍惜人才。对老师政治上关心,生活上帮助,业务上支持;对学生严格要求尽心关爱。他平易近人对师生都很亲切,许多同学尽管毕业很多年他也能叫上名字。
初一新学期开始不久,有天政治课老师因故没来,教室里乱哄哄地,杨校长巡视到此,推门进来问,这节什么课?班长答政治课。杨校长望着窗外淅淅沥沥的秋雨,可能是触景生情吧,给我们讲了《聊斋志异》的题诗:“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这是我第一次听说有关聊斋的故事,后来我曾借来《聊斋志异》看,但因文字晦涩难懂又换了本白话版《聊斋故事》看。
杨校长是解放前的理科大学生,中学课程他门门都懂。所以他经常深入教学一线巡视听课和老师共同研究教学。巡视是他经常的工作,不是在教学区就在食堂,中午午休时,他会让老师们午休他自己顶着烈日去学生宿舍一间一间地巡视,督促同学们午睡。
63年我拿到三原南郊中学的录取通知书后到二中向杨校长告别,他略带惋惜的口吻说,“你们这几个我没留住啊,人家捷足先登。不过也好,你们也是为二中争光了。到了南中还要好好继续努力啊。”当年二中考入三原南郊中学的共有6人,那時三原南郊中学为省重点,有优先录取权。
文革中杨校长首当其冲遭到批斗,到了文革后期“三结合”结合到革委会。不料在后来的所谓“四个面向”运动中,他实事求是说了句实话被二次打倒,然后又揪到乡下各公社去轮迴批斗“消毒”。不成想,学生们在台下喊口号,批斗会一结束大家一下围上去向杨校长问好,他也叫着学生的名字问长向短,关怀备至。这场面甚为感人也甚为罕见,由此可见杨校长的人格魅力!
文革结束后,常有许多同学结伴去看望杨校长。我表弟魏炜是二中初67届的,当老校长得知他是我表弟后,每次看望,老校长都要仔细询问我的情况。(那时我已到新疆工作多年了)我听后感激感动之情难以言表!由于路途遥远,忙于工作一直未能看望老校长这是最让我愧疚和遗憾的!在这里只有请老校长接受我迟来的祝愿,遥祝老校长天堂安好!
二中的三年学习生活是艰苦的难忘的。前不久我们在咸阳举办了一个《咸阳二中初632班毕业60周年联谊会》,我写了段感言,照录于后,以兹记念。
回忆那三年的初中生活,点点滴滴浮现眼前……,最难忘的莫过于饥寒课桌前。我们入学的第一学期——1960年秋,正遇上了三年困难時期,饥肠车辘辘,是我们每天要面对的生活。为了減轻体能消耗,学校决定,只上半天课,下午改为自习或自由活动,取消晚自习。但仍有不少同学坚持不懈在教室里埋头苦读,在图书馆里浏览群书。晚饭后教室里依然灯光通明,他们似乎忘记了饥饿而在知识的天地里如饥似渴地充实自己。
入学时全班共有61人,号称“61个阶级兄弟”,但是到临近毕业只有35人在册,有近一半人被迫离开了校园。同学们但凡提到那三年,都是一个字:饿!记得在学生食堂大饭厅所有的窗口下都摆放着一口口大饭缸,那是各班同学分歺用的。(主要是稀粥类的饭食)靠东头窗下那口大饭缸是我们班的。它留下了我们太多太多饥饿的眼神,盛满了我们太多太多的辛酸……。用包谷芯子磨粉拌野菜蒸的菜团,虽难以下咽但谁也没有嫌弃它。那个冬天是寒冷的,而同学间的友爱却是无比温暖。特别使我终生难忘的是魏世荣同学,初一入校我们俩就住一个宿舍一直到初中毕业,(高中5年也是同一宿舍,可谓抵足而眠八年矣)。他家是城关公社的,家里有块小菜地。每周一他总要从家带一大包自家腌制的咸菜和杂粮青菜蒸的菜团与周围同学分享,有時还会把周末周日回家节省下来的饭票接济给困难同学。我是受益最多的,有的周六他会特意告诉我,他家明天要收菜,让我去拿,于是我第二天会骑车到他家拿一大袋各种瓜菜,满载而归。姑姑对此一直心存感激,她常叮嘱我一定要好好感谢人家,要记住对咱们的帮助。世荣同学在大家最困难的时候总能慷慨解囊施以援手非常令人感动、令人敬佩!这段寒窗之情是最温暖最难忘的!因此这股暖流温暖了我们60年!它使我们更能理解什么叫患难与共、患难之交!
回顾当年,我们共同经历了那难忘的三年,因此我们更能理解“寒窗苦读”的含意。那三年是我们最值得记念的三年,因为我们毫不退缩,与共和国一起面对一起战胜了困难!这也正是我们要在毕业60周年相聚的意义所在!
60年了,岁月流逝时光荏苒,我们从一个稚嫩的花季少年变成了一个皓首苍颜步履蹒跚年近耄耋的老人。我们不再年轻,那满额的皱纹是岁月刻在我生命里的年轮,记载着人生的苍桑和艰辛;白雪覆顶,丝丝缕缕展示着我们历经风霜和无私付出。
老师们兢兢业业循循善诱的敬业精神激厉我们更加勤奋更加努力,使我们顺利圆满地完成了初中学业,为踏上新的学习征程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难忘师恩!难忘三年共苦同窗!难忘二中!
四、回眸咸阳
我在咸阳整整生活了13年,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少年、到了青年。感觉她是那么普通、平常、好像没什么特色,也从未认真仔细地关注过、端详过她。日复一日的平凡生活中只记得到市里去,出了机校南大门,过了铁路道口沿着乐育路南行(那时乐育路两边全是农田)一直走到电影院什字就算是进入市区了。电影院门前的人民路非常宽阔,电影院是姑姑常带我们去看电影的地方,非常熟悉。沿电影院东边的大路向南走不远就可以向东拐入北大街。北大街是咸阳的商业中心,各种店铺鳞次栉比,青砖黑瓦,黑黢黢的木门,一派古旧建筑风格。那条街完全可以满足人们吃穿用各种日常需求。从北大街另一端走出来就是新兴街,新兴街也有许多商铺但比较零散。走过新兴街的铁路道口(陇海线从咸阳城北穿过,所以就会有多个铁路道口),再经文汇路、纺校门口就又回到机校。这一圈基本上是当年咸阳的商业区,也是我常走的路径。
那时咸阳的高等学府就只有机校和纺校,是部属的中等专业学校,现在分别升格为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陕西工商职业学院。后来又有了陕西中医学院和陕西科技大学。城市的发展对科技教育的提升是必然的需求。
咸阳曾是我国西北地区纺织工业的重要基地。国棉一厂、二厂、七厂,陕棉二厂、八厂等纺织厂排列在人民路上。国棉一厂因有了著名的全国劳动模范赵梦桃而誉享全国,后来又从这里走出了“赵梦桃小组”的传承人、全国劳动模范、国务院副总理吴桂贤而名扬四海,咸阳也成为我国纺织工业战线的一面旗帜,曾为我国纺织业书写了辉煌的一页。
咸阳有着厚重的历史痕迹,她曾是秦帝国的都城,位居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嵕山亘北,山水俱阳,故称咸阳。我在咸阳那些年,可能是年幼无知没去认真了解她的历史风貌,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记得有个成语叫“泾渭分明”,那是指渭河混浊,泾河清澈,两河汇聚时一眼便能分清,这与渭河有关。在渭河边淘铁砂时也确实看到浊浪翻滚的渭水奔腾东去。还记得语文课本中杜甫的《兵车行》提到“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从这里了解到咸阳桥的历史故事。当年的咸阳桥后称之为古渡,是星罗棋布在渭河、泾河两岸众多古渡中的一个。历代文人墨客曾在这里留下过许多脍炙人口的华丽篇章。最著名的有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一诗成为千古绝唱: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次故地重游为追寻儿时的记忆,特地住在渭河岸边、老城街——北大街(现称北平街)的一个酒店。酒店距渭河边仅一路之隔。现在流经咸阳城的渭河段已全部改造成湖了,称之为咸阳湖。两岸柳树成荫,花红草绿,湖水清澈,碧波荡漾,这里已是咸阳著名的旅游景点。不远处便是咸阳湖廊桥,那是在古渡遗址上建造的。据说当年王维就是在那里与元二依依惜别的,我在廊桥边俳佪良久……。
在历史的长河中,渭河流过了岁月的跌宕,繁衍了文明的辉煌。现在的咸阳湖及其廊桥已看不到任何历史痕迹,它与这座城市一样完全以一个崭新的现代化的面貌展现在我们面前。华灯初上,咸阳湖两岸灯火辉映,湖水星光闪烁,廊桥上流光溢彩,游人如织,一派繁荣景象。
北平街再也不是窄小古旧的街道了,那里已成为咸阳著名的小吃一条街。每逢夜晚来临,灯火辉煌,各种烧烤、小吃美食琳琅满目目不暇接,人们摩肩接踵蜂拥而来,市场分外火爆!
一切都变了,日新月异,天翻地复的巨变!
历史的㾗迹只有到历史博物馆中去寻找。
儿时记忆到哪里寻找?
我对这座城市的印象已永远定格在了儿时的记忆中。
追寻儿时的记忆,是因为铭刻在我生命中的爱!
咸阳,我曾经的家所在的地方,那里曾有过一个给了我温暖和爱的家。有人说,有家的地方便是家乡;亲人故去了,家没有了,就成了故乡,留下的只有深深的怀念!
我生于陇右,长于关中,立于边疆。终老何方,随缘天定罢。
祝福咸阳!一个给了我知识、我曾经长大的地方,一个让我心心念念追寻儿时记忆的地方。
牛凯新 2023年8月于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