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介绍:
前路明暗,峰回路转。阳光很好,洒于每个角落,照亮着少年们风华正茂的青春。
我们随着夏日的清风,一起走进浙江大学,探索憧憬的未来。
浙江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胜地杭州。
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创立于1897年,为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校之一。1928年,定名国立浙江大学。抗战期间,浙大举校西迁,在贵州遵义、湄潭等地办学七年,1946年秋回迁杭州。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浙江大学部分系科转入兄弟高校和中国科学院,留在杭州的主体部分被分为多所单科性院校,后分别发展为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1998年,同根同源的四校实现合并,组建了新浙江大学,迈上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征程。在125年的办学历程中,浙江大学始终秉承以“求是创新”为校训的优良传统,以天下为己任、以真理为依归,逐步形成了“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浙大人共同价值观核心词和“海纳江河、启真厚德、开物前民、树我邦国”的浙大精神。
浙江大学是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交叉学科等13个门类,设有7个学部、39个专业学院、1个工程师学院、2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7家直属附属医院。学校现有紫金港、玉泉、西溪、华家池、之江、舟山、海宁等7个校区。
浙江大学紧紧围绕“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核心要求,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涌现出大批著名科学家、文化大师以及各行各业的精英翘楚,包括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5位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4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位“八一勋章”获得者、1位全军挂像英模、5位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6位“最美奋斗者”和210余位两院院士等杰出典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作出了积极贡献。
“国有成均,在浙之滨”。浙江大学坚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更高质量、更加卓越、更受尊敬、更有梦想”的战略导向,统筹推进“五大体系”“五大布局”“五大战略”,致力于传播与创造知识,弘扬引领文化,服务奉献社会,努力加快走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卓越贡献
(二)参观过程:
(1)西溪校区:浙江大学西溪校区是原杭州大学办学所在地,位于美丽西湖的北面,西溪河畔,是浙江大学现有校区中土地面积最小的一个校区。西溪校区有多个工科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农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
校门口石碑上有“浙江大学”和“求是创新”八个大字相对。大门采用电子人脸识别系统,非本校人可通过网上预约持身份证进入校园。甫一走进校门,就能看到一个小型池塘,接着就是一座雕塑“世纪之光”,是杭州大学百年校庆的标志物。雕塑主体由数字“100”组成,上半部分像一本打开的书,又似一只展翅飞翔的鹰,象征着杭州大学以建校100周年为新的起点,奋发进取,迈向新世纪的新征程。西溪校区校内环境十分优美,绿化覆盖程度高,树木茂密,空气清新,地面干净,给学生们提供了轻松美丽的学习环境。校内建筑有中西结合之美,历史悠久,文化氛围浓厚。
再者是学校内的图书馆。图书馆占地面积大,学习氛围良好安静。馆内设有民国文献阅览室、社科大型文献阅览中心。古朴典雅的环境,精美的“金石碑帖特藏”,吸引广大师生学习研究。西溪校区图书馆藏书文理兼收,其中文史哲文献和基础学科文献收藏较为丰富。馆藏总计达149万册,其中中文图书90余万册,线装书16万册,外文图书14万册,中外文合订本报刊23.8万余册。此外,还收藏了一部分学术价值较高的缩微胶片、电子出版物。
校内还有供外校人参观的艺术与考古图像数据实验室,采用3D打印技术,以艺术与考古图像数据为研究对象,以“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石窟寺数字化、良渚文明考古等工作为基础,整合艺术学、设计学、考古学、计算机科学、地理信息学、数据科学、光学、智能科学等校内多学科交叉科研团队与平台,围绕艺术与考古图像大数据理论与技术平台、文物数字化保护与应用、科技考古等三大研究方向,聚焦艺术与考古图像数据的基础理论、技术体系和转化应用研究。
校方开设了浙大文创店,吸引参观者通过购买融合了浙大标志与精神的精美文创产品了解浙大西溪校区。此外,综合超市、浙大医院 、餐厅、学生宿舍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管理经营良好。田径场活动空间开阔,学生可以进行运动会、散步等丰富的课外活动。
(2)紫金港校区: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是浙江大学主校区,紫金港校区毗邻著名而又古老的西溪风景区,分东西两个部分。紫金港校区是现浙江大学党政机关办公所在地,并有外语学院、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院、药学院、管理学院等学院。紫金港西区努力建成了为“现代化、网络化、园林化、具有中国文化底蕴的生态型校园”。紫金港校区学生宿舍分为蓝田、丹阳、青溪、紫云、碧峰、白沙、翠柏七个学园。
餐厅面积广大,可容纳数万人共同就餐。菜式多样,中式菜(如:拉面、炒饭、包子、馄饨、粥、炒菜等)与西式菜(如:汉堡、披萨、意面等)琳琅满目,还有小甜点、鲜榨果汁、烧烤、新鲜水果以及各类小吃,物美价廉;采用支付宝人脸识别技术进行付款,速度快,效率高,有利于节省师生们的时间,缓解人流压力;餐盘回收经由传送带自动传递至后厨清洗,秩序井然。餐厅门口配有生活超市与水果店,满足学生们在校的一切生活需求,并为校园生活增添了乐趣。
浙大紫金港图书馆位于紫金港校区启真湖畔,是紫金港校区地标性建筑之一。基础馆根据现代图书馆服务理念进行设计,整个大楼以大平面、大格局、大开放、网络化、智能化及绿色环保为主基调。馆内设有信息共享空间,将多元化的功能空间组合成一个整体,提供互动式和
体验式的学习环境;外文特藏研修空间主要存放Internet Archive捐赠的外文文献,并设有艺术与考古特藏图书和民博文库;浙大文库专门收藏浙大师生和校友的著作。基础馆主要收藏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教学参考书。馆藏图书75.4万册,订阅期刊约1800种,报纸110种。
基础馆以本科生为服务主体,馆内学习氛围浓重,针落有声。由于图书馆基础馆不对外开放,我们没能得以进入馆内参观。
(三)专业调查——法学: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45年的浙江大学法学院,1952年院系调整时,原国立浙江大学成为单一的理工科大学。1980年,原杭州大学重建法律系,原浙江大学在1995年设立国际经济法系。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四所同根同源的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医科大学与浙江农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浙江大学,随即组建成立了新的浙江大学法学院。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于2007年4月20日正式成立,是年秋天迁址于百年老校园——浙江大学之江校区。
光华法学院秉承“求是厚德,明法致公”的院训,坚持“专业典范,社会公义”的法科教育理想,守候“返回法的形而下”的学术旨趣,营造“以学生为本,师生互动”的学院氛围。围绕浙江大学2020年基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总体发展目标,努力与学校2020年左右基本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同步跻身世界一流法学院行列。
自2007 年成立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以来,各方面的改革试点工作稳步开展,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传统学科基础进一步加强,形成私法学、公法学、法理学三大学术特色群。拥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完法学与行政法学)、浙江省重点学科2个(完法学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目前已设立了法理学、先法学与行政法重、 民商法学、国际法学、诉讼法学、海洋法、刑法学等二级学科博士点方向。
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特色学科方向培育初露端倪。中国法硕士项目(LL.M)获批并已招生两届。生源来自于德国、意大利、美国、俄罗斯、泰国等多个国家。中国法博士项目(SJ.D.)已花批并启动招生。加入国家“2011 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了浙江大学海洋法律与治理研究中心,加快推动一流海洋学科建设;中心将成为国家海洋法律与治理研究的思想库和智卖团。成立了浙江大学中国地方治理与法治发展研究中心(笋)。成立了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环境资源能源法律研究中心,以法学院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学科点为依托,以环境、资源、能源法为专业领域,联合培养环境能源法方自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