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新教师课程理念,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系统了解学校课程建设,进一步践行“教-学-评”一致性思想,学会结合学校资源开发和实施课程,撰写课程纲要和学历案,在开发课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提升自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滕西中学举行2023暑期教学名著品读分享论坛活动。
此次论坛活动由李兴远老师和郭新燕老师主持,十位老师分享了自己的读书收获。
李兴远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分三个阶段跟大家分享了自己对“教学评一致性”的认知过程,由通过撰写学历案的简单认知,到在课堂上对“教学评一致性”的具体实施,再到当前读书后的再认知,从理论到实践,逐步深入。
郭新燕老师以《教了不等于学了,学了不等于会了》为题,从成就完整课堂,转变师生角色和围绕目标核心三个方面分享了自己对“教学评一致性”的理解,内容充实具体,切合实际。
王瑜老师分享的题目是《在“做”中成长》。她从学习目标,教师角色重建,课程纲要三点方面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理解深刻,见解独到。
张文娟老师以《浅谈学校如何发展课程》为题,在跟老师们分享读书心得的同时,从社团宗旨、社团规模、组织建设、课程建设、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活动成效和未来期望八个方面跟大家介绍了自己的歆之语社团建设。
杜肖璇老师以《一路书香,一路成长》为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目标、评价和教学环节三个方面分享了自己对“教学评一致性”的理解。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完成三个“转变”:转变角色,把学习的机会还给学生;转变方法,依据学情解决问题;转变态度,注意与学生交流对话。
辛广彤老师认为,要实践“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理念,需要做好以下四件事:确立清晰的学习目标;规划基于目标的学习过程;设计基于目标的评价任务;设计与目标一致的测试评价。
张莉萍以《教学并济,感思结合》为发言题目,她认为教师的角色要及时转变,做到以生为本。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一堂好课首先目标指向明确,教学活动为学习目标服务;其次,课堂评价要贯穿全过程,评价方式要多样化;最后,教学活动充分展开,依托评价指向目标。
李其泽老师从自己感受最深的两节课说起:一节课是老师通过在户外放纸飞机的形式教学生统计,这让他意识到,学习不一定只发生在课堂上;另一节课是初中的时候,老师让他讲了一节数学课,这让他第一次从课桌走上了讲台。他认为,教师应当成为学习的促进者,变“教”的课堂为“学”的课堂。一节好课,教着教着,老师不见了;一节差课,教着教着,学生不见了。
蔡成梅老师以学习目标为切入点,分享了自己对学习目标的感悟。好的学习目标应该有科学性,有限性和具体性。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围绕目标展开,所有的评价都要指向目标,达标测试则是用来检测目标是否达成。
王琳老师敢于直面自己的问题与不足:机械性课件搬运、没有学生主体意识、不重视学习目标。通过这次教学名著品读,找到了自己的努力方向。她认为每位教师内心都有一个完美教师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前进和改善的过程本人就是伟大的尝试。
活动最后,刘都涛校长对十位老师分别进行了精彩点评。同时以问题的形式分享了自己的三点感悟。
第一,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核心素养。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六个方面。
第二,怎样培养人?
学生的培养是通过课程实施来进行的,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程实施来发现学生,培养学生,发展学生。
第三,如何实施课程?
课堂是课程实施的主阵地。广大教师应该深刻领悟新课堂理念,致力上好每一堂课,积极创建达标课堂。
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重点。通过本次名著品读分享活动,教师之间进行了思想的交流,思维的的碰撞,必将会改变我们的教学行为,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赋能!
图片:刘 鹏 甘信兵
编辑:孙德田
审核:张 帅 赵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