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我省初中学校“双减”工作,聚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围绕我省新中考改革,着眼作业设计与管理,探索初中备、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辽宁教育学院于2023年8月28日召开《辽宁省备、教、学、评一体化省级期初系列教研培训活动》。
地理学科培训时间为8月28日全天,根据我市地理教研员张景玲老师发的地理教师线上培训活动日程准时展开培训。
本次培训直播分为上下午两场,上午的四位老师带来了非常精彩的报告。首先是李燕男老师的核心素养培育下的情境教学—以七年级上册《世界气候》一节教学为例,本节课李老师主要从四个大方面:教学分析、设计思路、教学过程以及心得体会来进行讲解。其中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读图分析法、比较法、图解法等方法,值得大家学习。教师应将学生学到的知识进行迁移应用,把问题置于现实生活中。
第二位林老师是以地理位置描述为逻辑起点的区域认知及育人价值体现—《关于地理位置的描述和认识》为题向我们汇报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如何运用地图描述和概括某区域地理位置及特点。主要是以中国为例,介绍了如何描述中国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并且用举例的方式总结了不同尺度的区域如何确定参照物。二是如何分析地理位置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通过图来分析地理位置对植被、河流、农业以及民居的影响。林老师的方法全面且易懂,让我们受益匪浅。
赵老师的大方向和林老师相同,但是是以情景创设为载体,核心素养为目标,实现学科综合育人—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疆域》为例向我们进行讲解。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核心素养目标,但不仅限于此,还包括其他内容,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与教学目标关联与学生认知接近,具有真实性和趣味性等特色,需要我们对课程资源进行二次开发,过去教材是我们的教学资源,如今全世界都是我们的教学资源。做好课程开发,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即是地理教学的需要,也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
接下来是孙老师的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主题式教学探究,首先了解了核心素养与主题式教学的关系,接下来又简要说明了核心素养下主题式教学的构建原则和实施步骤,最后为我们讲解了核心素养下主题式教学的实践过程,用五个探究任务充分体现了教师在探究过程中充当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组织学生开展活动,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发展出一定的全球视野以及对区域的认同感。我们地理教师更应该深刻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表现,加强对主题式教学模式的研究,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地理课堂中,得到最大的能力提升。
下午是由曲妍老师以践行生态文明思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初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的渗透与培养为题对人地协调观进行了讲解。曲老师主要为我们说明了如何从课前课中课后向学生渗透人地协调观,并且相信长此以往就会自然而然的形成人地和谐相处的观念。并让这种观念在自己的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生根发芽。人地协调观作为地理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一名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培养的目标。
最后是辽宁省地理教研员薄立强老师以关于初中地理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理解与探索为题,对我们可能会出现的地理作业设计上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其中,对于作业现状及问题的分析尤为透彻,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讲练评不统一以及作业分层流于形式的问题。那么薄老师也为我们提供了常见的有效的分层作业设计,比如根据作业数量和难度进行分层设计,或者依据学生思维方式、学习方式的差别进行作业设计,还可以设计可选择性的题目。还制作了作业题目设计要素一览表,对于解决作业分层流于形式的问题,有很大的帮助。
全市初中地理教师认真听课,仔细记录,一丝不苟。我们也清楚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种方法就可以完成的,这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国家的发展也会有所助力。这是地理教学根本作用的彰显。培训已然结束,但学习的步伐从未停止,留给我们的记忆与思考是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