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也同样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取得重大成就,能够领导人民完成中国其他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并不断结合新的实际推进理论创新”。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不断实现发展性飞跃,不断推动着中华民族走向复兴。因此我们要“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首先,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所在。“马克思主义行”在于它所包含的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科学信仰;在于它所蕴含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于它鲜明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发展性。“在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得到充分检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得到充分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得到充分彰显。”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的理论,其创造性地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突出特征和理论优势,也是其科学性的重要体现。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其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人民至上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它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马克思主义从来都不是纯粹解释世界的理论学说,它是直接服务于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科学理论,是具有强大感召力的实践武器。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生命力也在于它是不断开放、发展的,能够不断吸取人类最新的文明成果,来充实自己的理论体系。因此,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能够促进当代青年拥有更为宽广的视野、开阔的胸怀和崇高的信念,使其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其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理论,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理论。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科学社会主义迈向新阶段、当今世界经历新变局、我们党面临执政新考验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党和国家取得历史性成就和变革,提供了科学指导。“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回答了一系列时代课题,指导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还具有着独特的理论品质和极具感召力的思想伟力。
最后,立足“六个坚持”,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历史责任。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提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六个必须坚持”构成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深刻揭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本的政治立场、彻底的理论品格、独有的精神气质、科学的思想方法,是我们理解把握这一科学理论的“金钥匙”。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要在学习贯彻中领会精神要义,在实践创新中巩固发展,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切实把党的创新理论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