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老人帮忙打理家务,照顾孩子其实是幸福的、值得感恩的,但是现实生活中常常会因为孩子的养育问题和老人家产生矛盾。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呢?
案例:
沫沫妈妈问:“老人帮忙带孩子,总是在孩子的教育上出现矛盾。有时老人埋怨我管得太严了,有时又埋怨我太溺爱了。孩子有时候又很任性,我夹在中间,心力交瘁。”
我问:“过去时代,老人护着不让教育是特别常见的。如今老人的教育观念也在更新了,但埋怨你太溺爱了,可以举个例子吗?”
沫沫妈妈说:“比如我平时上班比较忙,家里是老人做饭。他们为了孩子的营养煞费苦心。有一次给孩子做了杂粮粥,孩子却不肯吃,觉得不好吃,非要吃馄饨。我下班回来,心里一堆事,却听着她闹腾。如果不管她,老人又念叨,辛辛苦苦做了又不吃,觉得我溺爱。要求她必须喝掉,她就又哭又闹。”
我问:“你怎么看待孩子的想法?”
沫沫妈妈说:“不懂事。爷爷奶奶很辛苦,妈妈上班很累,她还这么不懂事地闹腾。”
我提醒她:“这是你对孩子的评价,如果你是孩子,你怎么想?”
沫沫妈妈惊讶地看着我:“你的问题真奇怪,孩子的想法?”
我说:“对呀,孩子的想法。不只是孩子的想法,还有老人的想法、你的想法,如果把这三个想法区分开来,一一列举,分别是什么?”
沫沫妈妈若有所思。
在沫沫妈妈讲的故事里,其实有三种心理需要:孩子的需要、老人的需要、妈妈的需要。对沫沫来说,她的需要最简单——我想吃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对老人来说,需要略微复杂一点:我得给孩子丰富的营养;我希望照顾儿孙的辛苦被看到和肯定;我担心养不好孙女让儿子或女儿有所不满。对妈妈来说,需要就更复杂了:我希望孩子有丰富的营养;我希望老人满意;我害怕真的会惯坏孩子;我害怕老人批评我惯坏孩子。
当沫沫妈妈逼迫沫沫吃杂粮粥的时候,满足的是谁的需要?更多是妈妈自己的。
这有错吗?没有。时时刻刻只想着满足孩子的需要不但是不可能的,而且是有害的,会制造出一个唯我独尊、不知道体谅和感激的孩子,这已经是新一代父母的共识。但我要提醒妈妈的只是,当满足自己的需要的时候,不要把“不懂事”的标签贴到孩子脑门上,那对孩子不公平。我们心里明白,此刻,我满足的是自己的需要,孩子愿意配合当然好,孩子不配合,也不必动气,大家都是在维护自己的利益嘛!
那么这件事有没有其他的解决方法?当然有。
第一,优先满足老人的需要。不管沫沫要不要喝杂粮粥,沫沫妈妈自己可以先盛一碗,交口称赞:“太好喝了!爷爷奶奶做的杂粮粥真是天下最美味的杂粮粥了。沫沫你不喝损失就太大了。”有时候老人真的很可怜,他们辛苦付出,要的只是一点点存在感和价值感。
第二,适当满足孩子的需要。沫沫妈妈可以告诉沫沫:“宝贝,爷爷奶奶很辛苦为你做了杂粮粥,你不能一点儿也不喝呀。你喜欢喝就喝一大碗,不喜欢喝就自己舀出一小碗,剩下的给妈妈喝。”在一小碗这个量上,你就可以把握了,一小勺也可以,十大勺也可以。然后孩子饿一顿,下一顿也就不会挑了,有的吃就很好了。
第三,不怕满足自己的需要。成年人也很可怜,上有老,下有小,都向你要关注、要能量。动辄老人满腹委屈:我为你做了这么多,你还有什么不满足?动辄孩子满腹委屈:爸爸妈妈你们不理解我,呜呜呜……成年人只能仰天长叹,把自己的需要压在心里,时间久了也很痛苦。沫沫妈妈可以请求家人支持,最重要的是得到沫沫爸爸的支持:“这么好喝的粥,沫沫不肯喝,你来喝好了。”“沫沫不想喝粥,你来搞定爸妈,我来搞定沫沫。”也可以请求沫沫支持:“宝贝,我十分理解你不想喝粥。但妈妈现在想讨好外婆,你来帮个忙,演一次爱喝杂粮粥的人呗!”
在老人帮忙带孩子的家庭中,小到杂粮粥,大到孩子升学择业,老人都有可能有固执的意见。但我认为,最重要的不是这些意见的表面,而是这些意见的背后,我们要看到老人表达了哪些心理需要。一个不愿意让孙子去外地上大学的奶奶可能非常寂寞,一个不停地给外孙女买零食的外婆可能在自己小的时候特别渴望吃零食而不得。关注老人,努力满足他们真正的需要,也许才是治本之道。
很重要的还有,尽量自己带孩子。老人带孩子,会在生活上帮很多忙,但在心理发展上,对老人、自己和孩子,都是很重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