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位遠來的菩薩
站在世上
一直笑而不語
……
——節選自 葉舟《自己的心經•敦煌捲軸•月亮》
【說法圖】(局部)
柏孜克里克石窟第26窟
回鶻高昌時期(9—13世紀)
46cmX60cm 紙本 私人收藏。
施龍2017年臨摹作品
晨鐘暮鼓,浮生若夢。
大約在兩漢之際(公元一世紀前後),佛教文明從印度經中亞,沿著絲綢之路傳入中國。而敦煌、龜茲等地作為其中重要的交匯點,其佛教藝術也相應地特別繁榮,尤其是敦煌,可謂"佛教的都市"。佛教的藝術創作,除去建築、供器……,對於神祗平面的繪畫和立體的雕塑是主要的兩大類型,而這些繪畫與雕塑主要保存於以上述地區為代表的石窟洞穴內。這些石窟是在接收了印度、中亞佛教文化基礎上所形成的龐大的佛教藝術體系。其發展歷經一千多年,從未斷流,每個時代都保留了大量的雕塑、洞窟、以及著稱於世的壁畫。
壁畫作為中國的傳統繪畫,為人類歷史上較早的繪畫形式之一,有寺觀壁畫和墓室壁畫兩部分。寺觀壁畫這種繪畫形式隨著道教的產生和佛教的傳入而不斷發展,興於漢晉而盛於唐宋,是中國絢麗多彩民族藝術史上的重要篇章。
隨著中國當代社會生活的日趨工業化、現代化,無論是深居象牙之塔內的藝術工作從業者、成熟的鑑賞家、抑或渴望在日益喧囂煩擾的日常生活中安頓心靈的普羅大眾,都已逐漸將目光延伸向更早期的藝術作品。
事實上,對於高古藝術的欣賞,同樣有著要求與門檻。儘管藝術的趣味在於"橫看成嶺側成峰"式的自由與多樣性,但無論如何,對於早期藝術作品的理解,儼然需要一定的審美高度,與相當的文化底蘊。
高古藝術絕不意味著簡單粗糙的原始低劣;也不是輕巧甜俗的小情小調。其獨特而純粹的審美,以及其所蘊含的文化內涵,在文明火把高舉至今的後工業社會,依然綻放光芒。
榆林窟25窟唐代伎樂飛天
46cmX60cm 紙本 私人收藏。
施龍2017年臨摹作品
榆林窟3窟西夏普賢菩薩
112cmX82cm 紙本 私人收藏。
施龍2016年臨摹作品
【行腳僧】 敦煌莫高窟藏經洞出土絹畫
135cmX66cm 紙本水墨。
施龍2023年創作性臨摹作品
關於[厚樸-Hope]藝術工作室【佛教造型藝術繪畫課程】
* 面向30歲以上零基礎學員;
* 採用循序漸進、因勢利導的教學方式;
* 將綜合材料技法與佛教壁畫藝術相結合,穿插教學;
* 強調在趣味性中實現學員繪畫技法的練就與審美素質的培養;
* 每期10次課程,每次3—4小時;
* 新生入學免費贈送一次課程;
* 除基本技法的傳授與練習外,每期課程均根據學員技法的具體掌握程度,量身定制相對完整作品的任務目標;
* 每期课程均會安排與學員技術水平相適應的壁畫材料體驗內容;
* 課堂練習所需主要工具材料均為免費提供。
授課地點: 大理國際藝術家園(大理古城山水間三期)
授課時間:每週二、四下午,每週两次
聯繫方式:見微信二維碼
教師簡介
施龍
[厚樸-Hope]藝術工作室主持人
【佛教造型藝術繪畫課程】主要指導教師
生於蘭州,西北民族大學美術學院畢業。
自幼深受敦煌藝術濡染,數十年來專精於敦煌壁畫的臨摹、創作與研究。
2002年—2012年供職於北京某中央在京高校,並参與籌建新中國首个文物專業。具有十數年高校藝術教育工作的豐富經驗。
跟隨故宮博物院前副院長楊伯達、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李學勤等先生研習東方古典文化與藝術,協助專家進行學術研究工作多年。
職業生涯涵蓋高校藝術與文物教育、東方古典藝術研究、人類學與民族學、文物研究、考古學、相關刊物責編、美編及當代藝術創作等領域。2006年前后開始致力於傳統文化、古典藝術當代再殖力課題方向的創作與研究。作品曾多次参加國内外畫展。
2012年移居雲南大理,深耕兒童自由藝術教育,同時專事個人創作,以及成人佛教藝術教育等領域的工作至今。並與上海【敦煌藝臻】藝術館進行深入合作。
2017年与 歡慶 聯名發表《誰之歌——歡慶/施龍墨本樂集》,並獲各界廣泛好評。
2020年開始佛教藝術當代化的課題研究、實驗與創作項目。嘗試以敦煌莫高窟及古龟兹克孜尔、柏孜克里克、庫木土拉等在内的石窟壁畫與古代佛教藝術文本作为原始材料,進行當代化處理的藝術實踐項目至今。
2021年自駕摩托車,苦行12000餘公里、歷時113天,遊歷雲南、四川、甘肃三省,進行了名為[佛影北望 | 法相西尋]-2021探訪 的古代佛教摩崖石刻造像及石窟遺址的田野實地考察。
【厚朴-Hope 🌈佛教造型藝術繪畫課程】
招生名額有限,招滿五人開課,歡迎小夥伴們隨時加入。
🌈讓我們一起去靠近;發現;關照;體驗;喚醒……
而黄昏
是一種崎嶇的
說法
因爲更多的羊隻
和燈盞
走入了敦煌
成爲
流沙墜簡
打坐世間
這一刻
夜宴已畢
菩萨
与佛陀
走上了壁畫⋯⋯
——節選自 葉舟《自己的心經•敦煌捲軸•黃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