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纸如雪洁如霜,墨香渗透韵悠长

非遗文化探寻——宣纸的前世今生

望湖中学八《6》班 许宸逸
创建于2023-08-26
阅读 46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薄如蝉翼洁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均匀润墨分浓淡,纸寿千年熠熠馨。”这是古人对宣纸的美赞。作为文房四宝之一,宣纸享有“纸中之王”“千年寿纸”的美誉,不但薄如蝉翼、抖似细绸,而且气韵万千,写字则骨神兼备,气韵生动,作画则神采飞扬,层次分明。

探访宣纸之乡


泾县,这座深藏于皖南的小城便是宣纸的故乡。宣纸始于唐代,产于泾县。因当时泾县隶属宣州府管辖,故因地得名,迄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或许正是皖南的青山绿水和独特怡人的气候,方能孕育出这千年不朽的传世纸王。

八月流火,我踏上了去往泾县探访宣纸前世今生的路程。

寻觅宣纸制作工艺

宣纸贵在守候。造一张宣纸,得走完一百多道工序。它急不来,其制作工艺繁复严苛,不历经反复蒸煮、捶打、淘洗,便不能造就“韧而能润、光而不滑、洁白稠密、纹理纯净、搓折无损、润墨性强”;它又等不得,捞出的纸浆需立马晾晒、点角、扫刷,一刻不停,分秒必争。宣纸薄厚好坏,在于捞纸手法,一浸一挑见功夫,误差1克之内,多一分嫌厚,少一分嫌薄。每一个造纸过程,看似不经意,实则讲究火候、节奏与尺度,暗含规律和经验。唯有“择材必精,考工必良,苦身齐作,不惜劳费”,所产纸方能“内坚而外柔,文理细腻,颜色洁白”。

古法制纸工艺

现代制纸流程

选料

捞纸

晒纸



3.3丈巨幅宣纸的制作更是令人惊叹!

实践方出真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亲自动手,才能感受千年工艺传承的不易。

01:01

结语

纤媚肌肤柔似雪,可心顺意自纯真。

忠平载记千秋史,不惜琼裳墨染身。

千年的传承,每一张宣纸都时光的轮转里散发着历史沉淀的光辉。

阅读 46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