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 悦享 悦成长,《怎样上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读书会——吝方叶名师工作室开展“共读一本书” 阅读分享活动(三)

丛台小学
创建于2023-08-25
阅读 35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

                               ——习近平 

    阅读是一场历险,我们在披荆斩棘从中汲取经验;阅读是一次遇见,我们在上下五千年的智慧中相逢;

     阅读是一次潜修,我们在字里行间寻觅自我感悟人生。

    为进一步引导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升专业素养,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

    让我们一起走进吝方叶名师工作室“同读一本书,共思共成长”活动……    

    8月25日下午,吝方叶名师工作室在教研室五楼开展了阅读分享会。会上,多位老师结合自身的读书实践,从不同的角度畅谈自己阅读《怎样上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收获、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悟,让参与的每一位教师都享受了一场有滋有味的精神盛宴。

好书推荐

    内容简介:

    面对新时代国家文化道德建设的新形势,面对新编教材,如何上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助力新时代中国文化与伦理建设,是自2016年新教材使用以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和教研员面临的现实问题。

    本书依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专项的支持,以新教材编写组核心成员为主体,邀请德育理论研究专家参加,以获得全国优秀教学案例奖的教学设计为主体基础,同时吸取其他教学设计案例,为大家呈现一项不一样的实践研究。

    依据新教材的设计理念,本研究团队经过对优秀教学案例的深入分析,提出一节好的道德与法治课,须把握好以下六个方面:深入地理解教材、恰当地定位目标、适切地选择内容、智慧地设计并实施教学活动、充分地通达德育意义、细节处彰显教学伦理。

共读分享

樊雨辉

    在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上,我们都明白学习活动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应该构建活动化课堂,设计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切实体验、真实感悟、主动建构从而达成教学目标。但是德育活动的设计和效果有时还是不尽人意。阅读《怎样上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基于全国优秀教学案例的分析》一书,我们有了明确的指引。

    本书结合我们在日常教学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书中细致分析了优秀的教学案例,为教师在各个环节克服偏差用好新教材,上好一堂道德与法治课做了有效引领。

    孙教授提出要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这要求我们在深入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充分尊重教材,灵活处理教材,创新使用教材,合理充实教材。也就是说,教学,要源于教材,更要高于教材。教材不是学生的全部世界,世界才是学生的全部教材这句话太有哲理了,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有了更广阔的舞台。我们必须从教材中来,到生活中去,不只做教材的实施者,要在教材的引领下和教材一起走进孩子的生活。这样课堂才是孩子们喜欢的,感兴趣的,生动的,有灵魂的。

    书中还提到德育要内化于生活之中,要重视把知识运用到对人的意义的问题上去,使知识意义化、价值化。活动设计的根本源于生活道德学习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生活。这就要求我们要遵循学生生活的逻辑,以学生生活的实际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创设源于学生生活的活动情境,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注意唤起他们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观察、反思,从而“向生活学习”过去、当下与未来的生活。我们可以通过调查问卷、访谈交流、观察记录等多种方式了解孩子。我们要变学“知识”为解决问题。

    如一年级下册(大家一起来合作)一课中,可以通过思考生活中哪些活动需要合作,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如大扫除如何分配劳动任务,引导学生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特点和劳动任务的轻重合理地安排工作,这样的合作才能让劳动变得更轻松。在活动中指导孩子发现分工合作的方法,懂得道理,学会方法,最终目标让学生在实际生活能灵活运用。在此基础上,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让他们安排自己班里的大扫除工作。有了课堂的活动铺垫,孩子们就能深刻体会到有分工、巧配合,大扫除便能够轻松愉快地完成。教师要努力建构课堂活动通向生活实践的桥梁,以课堂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寻找方法,在实践中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如果只是学习,不指向学生对生活意义的深化理解,不指向生活问题的解决,这样的学习是没有道德意义的。学习的目的就是能够真正面对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我们要巧妙地寻找教学的生活切入点,由一个个活动,让学生得到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

    看完这本书,对于如何上好一节合格的道德与法治课,我有了更深的理解。今后,让我们更积极地引导孩子在真实生活情境中体验、感受、辨析,激发他们积极的情感态度,帮助学生形成学科核心素养,涵养实践智慧。

胡亚梅

    全书分为六章,从教材的解读、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课堂活动实施、德育意义的通达和教学伦理的彰显六个方面专章讨论。针对这六个方面的重要意义,结合我们在日常教学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书中细致分析了优秀的教学案例,为我们一线教师在各个环节克服偏差,用好新教材,上好一堂道德与法治课做了有效引领。看完这本书,对于如何上好一节合格的道德与法治课,我有了一些更深的理解。

    一、及时更新理念

    新旧教材的改变不仅是内容的变化,而且是理念的转变,德育观的变化。书中对“人与自然”这一主线背后的伦理观的阐述令我印象深刻。新教材中引导儿童养成的是超越人类中心的功利主义思维,转向弱人类中心的和谐共在的自然观。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以前自然教育主题中经常出现的,了解动物、植物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等说明其对人类的重要性,从而引导人们要爱护他们的教学设计显然是不相符的了。理论指导实践,研读新教材,理解新教材中理念的变化,及时更新理念,树立正确的观念对上好一堂道德与法治课至关重要。

    二、积极面对教材

    书中说,“便教利学”是新教材编写的初心,新教材从框架搭建、编写体例及呈现方式都以课堂教学为出发点和归宿。一个个精彩的案例分析,让我对新教材的陌生与隔阂消失大半。我感受到了新教材从形式到内容上为教和学所提供的方便,教学栏目的内在逻辑、各个栏目的实施、绘本式教材的精要………通过研究和解读,这些陌生的板块都为教学带来便利。由此,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我们要做教材积极的使用者、开发者和创造者”。

    三、营造道德课堂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课堂教学伦理讨论。“德育本身必须是道德的,才有可能培养出有德性的学生。”在课堂上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在给学生提供德育教育的信号,合格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关注的不应该仅仅是教学任务的达成,还应该表现出卓越的教育伦理品质,让课堂氛围充满尊重和真实,让每位学生得到公正对待,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

    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认真备好每一堂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是根本,但仅仅做到这一点还不能说你就是一名合格的教师。作为教师,还应加强自身的人格塑造,要做一个高尚的人,有着良好素质的人,这进行必要的角色转换,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中摆脱出来,要从家长的威严中解放出来,要从唯一正确的师长的假想中醒悟过来,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懂得赞美,善于交流,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对教师来说,最好的回报就是得到学生的真心拥戴。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效仿的榜样和楷模,身教重于言教,因此幽默风趣的谈吐,得体大方的着装,亲切热忱的态度,扎实渊博的知识,犹如和煦的阳光照射到学生的心灵上,使他们感到温暖、舒畅、轻松。融洽的师生关系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产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尊敬感。努力进取。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学生认真。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这要求我们年轻教师多听取学生和老教师的各种意见。并且自身不断的学习,积极学习,不断开辟新教法。任何事情都是双向的,学生如果看到老师这么努力、这么认真,付出这么多来教他们,我想他们肯定会首先在思想上对这位老师予以肯定,不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老师的教学态度持有怀疑,这样对学生的学习显然是很有利的。以身作则。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

     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中,无论活动内容还是活动形式,都应指向教学目标,为达成教学目标而服务。上课交流,课堂教学是一个焕发生命色彩的舞台。在《生活离不开他们》的教学中,学习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日常的礼貌用语、日常的礼节,并体会讲礼貌给自己、给他人带来的快乐。为此,我设计了小朋友最喜欢的卡通《快乐巧连智》为活动的情景,整节课就是由“巧连智”里的卡通人物“桃乐比”为导游,带领同学们连闯五关,这五关包括听故事、演一演、评一评、看一看,过了这五关就完成了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整节课学生的参与热情是十分积极的,从课堂的反馈来看,我们老师都惊喜地发现学生懂礼貌了,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同学之间也都能友好地交往。

    三、拓展学习内容,为学生发展和创造提供广阔的空间。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道法课要打破过去教师和学生围绕着教材转,课堂灌输几条干巴巴理论的教学。在课堂上,孩子们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学习活动情景,充分挖掘教材,拓展教材内容,把教科书扩展到他们的其他生活空间,把师生作为动态的课程资源开发,还可以充分利用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网络以及各种社会组织等资源,为学生自由学习、发展和创造提供广阔的空间。如教学《这些东西哪里来》时,老师课前让学生调查一天中有哪些人为我们服务,并找一找、问一问、访一访身边为我们服务的人,了解他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课上让学生汇报交流;课后让学生思考:假如没有清洁工和其他劳动者,我们的生活会怎样?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知道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明白了日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人为我们服务着,不计较报酬的多少,不计较劳动时间的长短,正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我们的生活才如此美好。

    道法课堂回归儿童的生活,对生活开放,对社会开放,让儿童自主实践、自主体验、自主感悟,课堂成为一种快乐、积极、有意义的生活,涌动着生命的活力。

王秀果

    暑假我学习了孙彩平老师主编的《怎样上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全书分为六章,从教材的解读、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课堂活动实施、德育意义的通达和教学伦理的彰显六个方面专章讨论。针对这六个方面的重要意义,结合我们在日常教学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书中细致分析了优秀的教学案例,为我们一线教师在各个环节克服偏差,用好新教材,上好一堂道德与法治课做了有效引领。如何上好一节道德与法治课呢?孙彩平教授提出:要引导、唤醒使儿童形成良好的生活和思维习惯,帮助儿童以道德之情怀、法治之思维,走向幸福的人生。突然感觉身为一名道德与法治老师,竟然如此的重要,我们是在引导孩子走向幸福人生。看完这本书,我有了一些更深的理解。书中的一些观点使我受益良多比如第12页:更新教材解读理念:一是从行为训练到自觉选择与智慧成长。从人类中心到和谐共在的伦理观。第55页:精准把握教学目标:一是理解课程标准和《大纲》的价值内涵。二是厘清课程标准和大纲要求的教学目标之间的对应关系。三是运用多种策略,实现目标的分步转化。第117页:教学内容取舍原则是是否贴近学生生活,包括两个层面:出发点的回归和归宿点的回归。第139页:出彩的课堂离不开精彩的活动,完美的课堂处处匠心独具,智慧闪现:时时聚焦教学目标,灵活把握活动过程,顺畅衔接教学逻辑,机智地处理课堂“意外”,有机联系相关学科。教师本人的生活与生命过程也可以成为最动人的教学资源。第221页:在小学德育课程中常用的一个故事教学策略就是让学生叙述他们生活中的故事。学生叙述他们的故事,有助于他们意义世界的建构。因为,故事蕴含着个体或者群体的经历和感悟,在人们叙述和反思故事的过程中,他们的这些经历和感悟会得以再现和升华。第246页:德育本身必须是道德的,才可能培养出有德性的学生。好的德育课堂本身必须表现出卓越的教育伦理品质:课堂氛围充满尊重、每位学生得到公正对待、课堂互动传递真情实意、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

    一、必须深入地理解教材。在深入研读教材的基础上,要学会合理使用教材,不能照本宣科一味的读教材。要深入理解教材编写者的编写意图,借助教材中的例子,创设适合本地区本班级的情境,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只有真正理解了教材,才能实现“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这一转变。

    二、要恰当地定位目标。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出发点,也是一节课的归宿。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不仅仅要考虑本节课要教给学生什么样的知识,更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沉以及生活经验,思考学生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困惑是什么?这样才能设计出学生喜欢的教学活动,真正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

    三、切实的选择内容。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中达到想要的效果,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取舍,根据课堂情况、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其他情况,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相应的取舍,选取重点内容重点讲,详略得当。在之前的教学过程中,总是希望学生了解到更多的内容,不知不觉间就讲到其他的内容上,这样就会出现一节课不够讲的情况。在这本书中我也了解到,要想上好一节课,一定要适切的选择内容,要重点突出。

    四、及时且认真地反思。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观念,规范自己的行为,不是一朝一夕的成功的事情,著名的心里学家波斯纳提出“经验+反思=成长”,要想上好一节课,引导学生积极成长,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积累经验,时常进行反思,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有效的教育。

    对一名教育者而言,最重要的是要有教育的情怀。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让我们走进孩子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用我们的真心为孩子守护一方净土,道德与法治教学之路,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且教且学且思。

冀园园

    通过阅读《怎样上好道德与法治课》这本书使我了解到21世纪德育课的重要改变是生活转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生活转向,我的理解是生活本身就是课堂的重点,教学生过好生活就是教学的目标。引导孩子理解生活、过更好的生活本身就是德育的目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服务于更好的生活的。这是一个哥白尼式的变化。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实现对生活、人生、社会的深度理解呢?通过一个双重意义化的过程,即生活的观念性升华与观念的生活性充实。所谓生活的观念性升华,就是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实现对生活中具体事件、活动、言语的德育观念化。如一年级《家人的爱》一课中有一个版块内容是“家人的爱藏在哪里”,通过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寻找的过程中发现,妈妈做饭、奶奶给我扎辫子、爷爷接我回家,甚至爸爸离开我去远方工作,这些生活的点滴都是家人对我的爱,原来家人的爱时时包围着我,我生活在家人的爱中。这就是通过教学实现学生对生活的德育意义的领会,将生活细节升华为“(亲人的)爱”这样一种道德观念。同时,“爱”这一道德观念,在学生心里,就不再空洞、抽象,不只是挂在嘴上的一个词,而是与亲人的劳作、行动联系起来, 有了它的生活中的内涵,这就是德育课程要带给学生的意义,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往往会有“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对一些抽象的道德观念与法律规定有了带着生活细节和温度的理解。

    再如《班级生活有规则》一课,通过“班级生活放大镜”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发现班级生活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然后提出通过制定规则改变班级不好的地方的想法,这就是引导学生理解班级规则是一种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法,从而产生出班级规则是好的班级生活需要的规则观念,进而使遵守规则成为一种内在的需要而不只是外在的强制。接下来“大家一起来约定”进一步通过尝试制定规则的活动过程,让学生在亲自制定公共规则的整个民主讨论程序中,知道规则是大家一起的约定, 是经过大家(包括自己)同意的,所以遵守班级规则就是践行自己和大家的承诺,实现自己和大家的希望。这样两个环节,既是学生实现对班级生活规则的观念化升华的过程,同时也是规则的生活化充实的过程。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应该会从内心感受到公共生活中规则的分量和守规则本身所承担的责任,由对规则的尊重而产生对班级生活公共性的理解。

有人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借这句话的方式,我想说,道德与法治课实际上是以课程的格局、教师的格局和整个教育的格局,去涵育学生的格局,或者说用一种格局去涵育另一种格局。让学生做生活的主人,这就是我们的课程,不同于数学课,不同于语文课,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独特的地方。

张强

    在新课标素质教育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被越来越多人关注,道德与法治课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且必要的一门科目,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和法治观念的重要手段。小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征,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来说如何上好该课课程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很荣幸,我阅读了《怎样上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这本书。其中的内容是基于全国优秀教学案例的分析,通过阅读,我受益匪浅。

      在阅读中,我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懂得如何从课堂着手,知道教材解读的关键,掌握了教学目标设计和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懂得从课堂活动实践方面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以优秀教师案例为依托,我充分认识到了优秀德法教师在课堂内外的表现。令我印象印象深刻的便是对于教学伦理的彰显。德育课程的任务要求教师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一言一行,教师所组织的整个教育活动过程,都在给学生提供道德教育的信号。

      正所谓道德与法治要教得好,必须得从自己的道德修养着手,努力让自己的道德和人格魅力从行动上去影响学生。所以,我们首先需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自己的专业教学能力,建立起专业的威信,懂得如何进行课堂展开以及课堂内容的呈现,进而赢得学生的尊重,得到学生的信任。其次,要做一个善于发现学生优点的老师,要做到公平公正,平等的对待学生,从思想上和行动上进行改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再次,我们需要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培养对于学生的耐心,过程化教学流程,让孩子一步一步完成小目标,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课堂的参与感,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最后,教师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加强对于教学课程的反思,推动学生与教师一同进步。此次阅读活动,令我对于今后的教学活动有了全新的系统化认知,更是认识到了德育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我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实践中,增强学生的信心。

赵玲

    这本书的第一章是教材解读的关键,我认为教材解读是教师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第一步。教材解读精准到位,既能帮助教师准确把握课时的教学目标,完成本课时的教学任务、又能够聚焦立德树人的长远目标,以终为始,按年级、按单元、按课时,一步步围绕着教育期待的学生成长模样,去设计、去引导、去唤醒、去巩固,进而使儿童行程良好的生活和思维习惯,帮助儿童以道德之情怀、法治之思维,走向幸福人生。

    教材解读分别从纵向和横向进行定位:

    1.纵向定位:类似的场景和课题,我们把握其设计意图需要把具体课题放置到整个单元或整本书,甚至整个小学阶段类似的主题场景中,分析其所在单元、这一册书主题及学生的真实生活状态,理清其差异。

    2.横向定位:课题在与单元同级课题的意义关联和具体差异。还要结合现实状态、时代变化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的设计意图进行深入的理解。教材每个课题包含一个德性生长的方向,课题中的栏目、呈现案例及教材人物的话语往往表明了教学过程展开和德性养成的关键点。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因而,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将道德与法治引进课堂,让课堂面向社会生活,充分发挥“小课堂、大社会”的作用。 

    这本书的第四章是课堂活动实施的智慧。

    在教学中,我结合教学实际,选用并创设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进行教学,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课 堂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如在执教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同学相伴》这一课时,一开始上课,我就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课间十分钟是怎样渡过的,学生经过这一活动,就能感受到有了同学真开心,快乐无比。  

    还有活动情景的内容必须是真实的。学生的体验脱离了实际生活,其学习就达不到课程目标。如果学生诉说的东西在生活中是不可能的,也就无法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在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少让父母为我操心》,在讲课之前先让学生诉说生活中父母的故事,对学生来说是最有体验的,学生们争着诉说,从而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有多么的深,就引到我们应该少让父母操心。

    陶行知老先生曾经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伟大文学家雨果说:笑就是阳光,它能消除人脸上的冬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只有拥有一颗爱心才能教育好学生。我认为上好《道德与法治》课的秘诀是真诚的爱每一个孩子,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时,师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为有了师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师爱要全面、公平,学习好的要爱,学习一般的要爱,学习差的也要爱。平时我在上《道德与法治》课时特别注重后进生,因为他们就像干渴的麦苗,更需要雨露的浇灌,其实他们的身上有许多的优点,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去挖掘,去发现。我班里有的孩子就是不爱学习,上课总是摆弄一些小东西,甚至和前后桌说话,这样的孩子就应该放弃对她的教育吗?不是的,其实她的身上还是有许多优点的,比如说:唱歌跳舞、体育,这些都是她的特长,于是我抓住对她教育的契机。从而让她感觉到自己在班级中的价值,我想她自身的缺点也会逐一改掉,期待着她有更大的进步。

    我作为一名《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感受最深、领悟最深的,也是最成功的感言,就是: 沟通,从尊重开始,用爱与学生交流。只有在沟通过程中,心灵与心灵的对话中,心与心才能交融,情与情才能共鸣,老师的爱才能真正温暖每一个学生稚嫩的心,激起学生对老师的尊敬、爱戴之情,从而信任老师,乐于接受老师的教导。孩子是未来,孩子是希望,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用自己的人格去影响孩子。我想只要我们真诚地捧着一颗爱心,真心对待每一位学生,用心与每一位学生交谈,那么,《道德与法治》课教育就能更上一层楼。

任祯贞

    共读,共成长。围绕《怎样上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这本书,我将从—营造充满尊重的课堂为主题进行阅读分享。

    德育本身必须是道德的,才可能培养出有德性的学生。好的德育课堂本身必须表现出卓越的教育伦理品质:课堂氛围充满尊重、每位学生得到公正对待、课堂互动传递真情实意、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孙彩平教授在本书的第六章《教学伦理的彰显》中对如何打造具有教育伦理品质的课堂进行了深刻地阐述。

    第一节 营造充满尊重的课堂

    尊重就其原初意义而言,指对父母、老师及其他长者等在上下等级中处于高位或优位者的尊重。现代社会对尊重概念做了新的理解,扬弃了其在传统社会中的等级性敬重内涵,将尊重与人和人之间平等的诉求密切关联起来。例如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学生人格、权利、个性差异,尊重儿童天性,尊重生命等类似话语在教育文献中时常可见,也得到部分教育实践工作者的重视和践行。本节从以下四个角度为我们说明了如何营造充满尊重的课堂。

    一、尊重学生的多元生活,不根据表面现象做道德评判

    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差异,基于教材的课程内容在教学设计时要基于所在地区的状况有所调整,并且不能用普遍性的道德规则评价所有学生的生活,既要尊重学生的多元生活,不根据表面现象做道德评判。 例如:书中案例《健康过冬天》课程教学活动节选,仔细阅读教师的这段话,会发现这位教师对多多和与多多一样怕冷的学生隐含着不道德评价的倾向,而赞赏不怕冷的学生是勇敢的。怕冷和不怕冷只是一种身体对气温的反应,并不能够作为评判勇敢或儒弱的标准。

    二、尊重学生的评价期待,节制物质奖励,且慎用道德评判性表扬

    小学生虽然注意力集中度欠佳,但是一二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于教师的提问往往充满热情,这是源自内在驱动力,但若加入物质奖励,就将内在动机无意间转成了外在刺激的作用,并且对于未被提问的学生会由要举手回答问题,变成得到物质奖励而举手回答问题,削弱了小学生对问题本生的兴趣 。

    三、尊重学生的人格,慎做负面评判

    对于学生讲述的生活事件,教师在尽量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时,也要少做道德评判,尤其是负面的道德评判。即使你觉得学生讲述的某一件事的确涉及不道德的行为需要去引导,也要通过再次询问去验证自己的理解是否是学生某一行为的真正意义,而慎做负面道德评判,尤其是无意识的负面道德评判。

    四、引导儿童学会互相尊重彼此的生活

    生活德育理念强调“从生活中来,到生活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会有意识地引导儿童讲述自己的生活事件,但是生活的环境家庭、家庭背景 、家庭教养方式等使儿童呈现出来的生活事件必然是各异的,面对不同的生活方式,有些儿童会对和自己生活方式不同(或比自己生活状况差)的儿童,产生“瞧不起”的情况,而孤立或者公开嘲笑某些同学,教师要积极引导儿童学会彼此尊重多元的生活方式,尊重差异。

    我们尊重别人,就要从了解他自己的想法开始,你不是他,你无法从自己的角度揣摩他的想法,要去听他自己讲。这些都在无形中让学生明白如何去理解他人,即站在他人的角度,而不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才是真正的理解他人。 

    我的阅读分享完毕,谢谢大家,如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胡娜

    《怎样上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基于全国优秀教学案例的分析》这本书,是一本对教师有指导意义的书,它不是读来晦涩艰深的纯理论书,也不是脱离一线无法运用的书,它是直面课堂的书,它是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书,它是珍视真实情感、真实情景的书。我们通过目录可以窥探到本书的要义和它对一线教师的指导性。

    目录:

    前言 担当国家使命,助力德育实效提升

    第一章 教材解读的关键

    第二章 教学目标设计的精准

    第三章 教学内容选择的适切

    第四章 课堂活动实施的智慧

    第五章 德育意义的通达

    第六章 教学伦理的彰显

    孙彩平老师在前言中提到“依据新教材的设计理念,本研究团队经过对优秀教学案例的深入分析,提出一节好的道德与法治课,须对以下六个方面有着较好的把握:一是深入地理解教材,二是恰当地定位目标,三是适切地选择内容,四是智慧地设计并实施教学活动,五是充分地通达德育意义,六是细节处彰显教学伦理。”孙老师和她的团队就是基于对国家使命、新教材设计理念和真实教学情况的了解而编写了本书。所以这本书是一部专业的具有指导意义的书,可以说这本书加上课标,我们老师一定能备好课,上好课。

    今天我想着重谈一下第三章“教学内容选择的适切”的第一、二小节。上好道德与法治课,围绕既定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尤为重要,适切的教学内容不仅有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还能促进生动发展的课堂生态的构建和学生主动探究。在平常的教学中,面对教材我们可能会陷入教教材的局面,因为这样简单,有什么就讲什么,不需要动脑筋;也可能面对大量的教学素材不知如何选择等问题。新的课程观、教材观需要我们具有课程转化能力。这种转化能力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教学内容校本化、班本化、生本化。这种转化能力就体现在教学内容选择的适切。如何做到适切,需要考量三个问题:教学内容的课时划分,教材内容的合理取舍和教材外课程资源的合理拓展。

     关于课时划分,我们可以依据栏目划分,也可以依据内容逻辑划分课时,总的来说,教师要深刻解读教材,把课题之间,栏目之间的内在逻辑解读清楚,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递进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等,还应该考虑课堂的时空容量、学情。

    过去,大多数人都认为教导的主要功能是传授知识、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等等,当然现在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读过第三章第二节教材内容的合理取舍和假期读过的另一本书《费曼学习法》后,我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教导不仅仅是从“教”的层面去教学生学习知识、解疑答惑,而应该增加对“学”的重视。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从实际情况上来看,即便请最优秀的老师来授课,也不能让上课睡觉的学生变成学霸。所以后来的现在的教育拒绝满堂灌,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倡导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转变德育观:从重教到重学是合理取舍教材内容的第一步;其次我们还要转变教学观:变教教材为学生活,变学知识为解决问题,变教材文本逻辑为课堂教学逻辑,变被动灌输为主动探究。教学内容取舍的原则体现在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生活,是否关注学生经验。基于以上几点,在取舍教材或增补素材时,我们可以不断追问:编者举这个例子的意图是什么?为什么是这个而不是别的?如果觉得这个不合适,我可以换成其他的吗?换别的要换成什么更好呢?

    比如道德与法治一上第一课《开开心心上学去》中,教材提供了这样一个范例:一群小朋友背上新书包去上学,画面上有同学穿着整洁、身背新书包的特写。编者正是以书包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这些变化,从而初步建立一种身份意识:我是小学生了。但考虑到本地的情况,我们所面对的学生幼儿园就背书包了,那这时候我们就要考虑从学生的生活出发选择其他更适切的素材,比如新的校服、教室的课桌椅和布置等。需要提醒的是,切不可矫枉过正,抛弃教材另起炉灶。

    这本书处处都是智慧的闪现,页页都是朴实的理论和案例,孙老师在教我们上好一节真情实感的道德与法治课,在促使我们将碎片的理论、理解融会贯通,更在激励我们做一名研究型、创新型的教师。

    最后以鲁洁先生的一句话作结:愿德育的魅力照亮课堂里的每一个师生。

互动交流

胡婧

     孙彩平教授主编的《怎样上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基于全国优秀教学案例的分析》一书,早在一年多以前我就浅浅地阅读了其中的一些案例分析,但对理论性的内容并没有深入地钻研和学习,在这次的共读中再次捧起此书,真如一盏明灯,再次照亮了我的德育课堂教学之路。

     这本书的六大章节非常清晰地指向要上好一节好的道德与法治课所必须把握好的六个要素:那就是:教材理解、目标定位、资源整合、活动设计、意义建构、伦理彰显。

    而在教学中,我们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就是教材。读懂教材是上好课的第一步。对教材精准到位的解读,就要求我们教师要通读全套教材,掌握教材的内容体系和结构脉络,把要设计的课题放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体系的纵横坐标中,明确该课题的短期、中期、长期目标分别是什么,能够触动儿童的关键点、生长点和疑惑点又是什么。

    作为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要把握教材编写的方向性和系统性,结合学生实际,通过理清教材教学栏目之间的内在逻辑,尊重教材蕴含的教育目标,关注教材希望学生形成的意识和能力,结合生活中的鲜活事例,达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这短短的一章,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希望我们都能在读中悟,然后在教学中实践。

郭晓雪

    本月,我在工作室的引领下,阅读了孙彩平教授主编的《怎样上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基于全国优秀教学案例的分析》。这不是一本常见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专家点评”的案例集,而是一项基于

案例分析开展的如何使用新教材上好道德与法治课的实践研究。这本书对我们一线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教学具有指导性意义,下面就谈谈我的阅读收获。

    一、读懂教材,把握编者设计意图

 (一)准确把握课题设计意图。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可能误读、忽略教材小标题所在的课题和单元主题,偏移课题设计的意图。读了这本书中的案例《手拉手,交朋友》和《我想和你们一起玩》,我知道了通过纵向连接理解课题设计意图;读了《风儿轻轻吹》的教材分析,我知道了借由横向定位把握课题设计意图;读了《小水滴的诉说》课题设计意图的深化理解与分析,我懂得了除通过纵横定位的方式把握了教材设计的基本意图之后,还要结合现实状态、时代变化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的设计意图进行深入的理解。

 (二)更新教材解读理念。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往往拘泥于教材中呈现的典型场景和训练要求,忽略结合身边最鲜活的案例进行教材内容补充。《家人的爱》这一课例,教我们教学要源于教材,尊重教材,更要有创新意识、增补意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意识、服务于学生真实成长的意识,灵活使用教材、创新使用教材、合理充实教材。

 (三)理清教学栏目的内在逻辑。

    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通过课文的结构预设了引导儿童生活建构的教学目的,课文的栏目指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教学时,要聚焦课题目标,把握教材教学栏目之间的内在逻辑,要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去梳理教学栏目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二、设计目标,追求目标设计的精准

 (一)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行为的归宿。

    精准把握教学目标的第一步,是解析课程标准和纲领性文件,把握目标设计的向度。我们需要理解课程标准和《大纲》的价值内涵,需要厘清课程标准和《大纲》要求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对应关系,需要运用多种策略,实现目标的分步转化。以“分解”策略转化目标为例:教师可以按照“单元目标--全课目标--课时目标--环节目标”的思路分层、分步从不同的侧面解构课标、《大纲》要求,让课标或《大纲》要求逐步细化,从而得以落实。

 (二)教师要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思维。

    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全套教材--整册教材--单元教材--单课教材”的思路,从“通读各册教材,了解目标体系的逻辑性”“熟悉本册教材,注重各单元目标的承接性”“立足本单元教材,关注教学目标之间的关联性”三个层次展开研读,让教材在心目中建立立体式的内容框架,完整领会教材体系,准确把握教学梯度。

 (三)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必须以深入了解儿童为基础。

    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在了解儿童的实际生活和发展状况,掌握每个儿童的特点和各不相同的需要,了解其所在的家庭和社区的状况等基础上进行。”由此可见,学生实际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是设计教学目标的基础和起点。编者老师通过生动的案例,教给我们做好学情分析的三个层次:了解学生年龄特点与成长规律,体现目标的科学性;珍视学生经验基础和发展需求,体现目标的适切性;关注学生的差异性与个性特征,体现目标的针对性。

    三、取舍内容,科学拓展教学资源

 (一)上好道德与法治课,围绕既定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尤为重要。

    适切的教学内容不仅有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还能促进生动发展的课堂生态的构建和学生主动探究。道德内在于生活之中,是生活的构成性要素。新教材引导我们要建立向生活学习的理念,“从教材中来,到生活中去”。变“教教材”为“学生活”,变学“知识”为解决问题,变教材文本逻辑为课堂教学逻辑。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首先体现在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生活,是否关注学生经验。

 (二)合理的教材内容取舍是有技巧和方法的。

    首先是教学范例的取舍。在教材使用过程中,很多教师会发现教材提供了一个又一个范例。这要求教师在使用时要不断地追问:编者举这个例子的意图是什么?为什么是这个而不是别的?如果觉得不合适,我可以换成其它的吗?换别的又可能换成什么更好呢?通过在这种与编者预想的对话和追问中,编者的意图在脑海中渐渐明晰起来。这是一个由教材上的范例这个“点”理解教材意图这个“面”的过程。理解了编者的意图,教材内容的取与舍就不会跑偏,同时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对他们而言更为典型的切入点,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这是由“面”及“点”用教材的过程。其次就事论理挖教材,合情合理用教材。新教材给人的感觉很精致、耐人寻味,教材的每一幅图、每一句话都体现出编者独具匠心。然而,教材受其呈现方式的制约只能是从“说事”开始,点到为止。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取舍、替换与补充。但这种取舍、替换与补充要合情合理,既要符合学生的实际,也要暗合编者用原事例的意图。事例可以不要,但意图不可不明,这也要求我们解读教材时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实例讲道理。

 (三)教学资源的科学拓展。

    遵循“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德育理念,教师在教学时既要深刻理解教材设计的意图,也要立足自己面对的学生生活,因而需要突破教材内容的局限,科学合理地开发广阔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走出课本、回归生活。我们可以有效利用校内课程资源,适度整合校外资源,甑别选用网络资源,开发联合家庭资源,不断丰富课程教学资源,形成提高常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水平的多层级教学资源库。

    四、智慧实施,彰显教学伦理

 (一)德育课堂不仅要从生活中来,更要回到生活中去。

    课堂教学终究要在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现实中发挥作用,用课堂所学到的改善自己、家庭、学校和社区中的真实生活情境,这样不仅能在生活中不断巩固、实践、丰富和完善课堂学习中生成的认知、情感、技能,同时也能够使生活变得越来越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生活者”的身份参与课程,以“陪伴者”身份关心儿童的道德成长,以“成长者”的身份分享自身的道德体验。

 (二)德育味道是德育课堂的根本。

    回归生活的德育课堂的一个根本任务就是要帮助儿童整理和加工自己的经验,将学生生活经验意义化。在与他人的生活经验的对流交汇中,实现学生生活经验的意义提升。在活动教学中,需要设计延伸性、拓展性的活动,深化学生对意义的领会。

 (三)好的德育课堂本身必须表现出卓越的教育伦理品质。

    营造充满尊重的课堂:尊重学生的多元生活,不根据表面现象做道德评判;尊重学生的评价期待,节制物质奖励慎用道德评判性表扬;尊重学生的人格,慎做负面评判;引导儿童会学互相尊重彼此的生活。让每位学生在德育课堂中得到公平对待,课堂互动传递真情实感,让德育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空间。

    感谢孙彩平教授主编的《怎样上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基于全国优秀教学案例的分析》这本书。“学不可以已”,我将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路上且教且学且思。

霍颖

     暑假期间,我认真学习了孙彩平老师主编的《怎样上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读后使我受益匪浅。全书分为六章,从教材的解读、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课堂活动实施、德育意义的通达和教学伦理的彰显六个方面专章讨论。针对这六个方面的重要意义,结合我们在日常教学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书中细致分析了优秀的教学案例,为我们一线教师在各个环节克服偏差,用好新教材,上好一堂道德与法治课做了有效引领。看完这本书,对于如何上好一节合格的道德与法治课,我有了一些更深的理解。

    一、及时更新理念

    新旧教材的改变不仅是内容的变化,而且是理念的转变,德育观的变化。书中对“人与自然”这一主线背后的伦理观的阐述令我印象深刻。新教材中引导儿童养成的是超越人类中心的功利主义思维,转向弱人类中心的和谐共在的自然观。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以前自然教育主题中经常出现的,了解动物、植物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等说明其对人类的重要性,从而引导人们要爱护他们的教学设计显然是不相符的了。理论指导实践,研读新教材,理解新教材中理念的变化,及时更新理念,树立正确的观念对上好一堂道德与法治课至关重要。

    二、积极面对教材

    书中说“便教利学”是新教材编写的初心,新教材从框架搭建、编写体例及呈现方式都以课堂教学为出发点和归宿。一个个精彩的案例分析,让我对新教材的陌生与隔阂消失大半。我感受到了新教材从形式到内容上为教和学所提供的方便,教学栏目的内在逻辑、各个栏目的实施、绘本式教材的精要……通过研究和解读,这些陌生的板块都为教学带来便利。由此,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我们要做教材积极的使用者、开发者和创造者”。

    三、营造道德课堂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课堂教学伦理讨论。“德育本身必须是道德的,才有可能培养出有德性的学生。”在课堂上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在给学生提供德育教育的信号,合格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关注的不应该仅仅是教学任务的达成,还应该表现出卓越的教育伦理品质,让课堂氛围充满尊重和真实,让每位学生得到公正对待,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

苗依霖

    有人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孙彩平老师借用这个句式阐述了道德与法治课的真谛:道德与法治课实际上是以课程的格局、教师的格局和整个教育的格局,去涵育学生的格局。这是这门课程,不同于语文、数学和其他课程的地方。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也提到了新课标要求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导向,牢固树立并落实育人的核心理念,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道德与法治课就是要融入到新时代里,去担当文化建设的使命。

    作为一名道德与法治老师,上好道德与法治课是我们任务和使命。那什么样的道德与法治课算好课?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知道了老师提出以下六个方面作为构成一节好课的一级指标:

    教材内容的深度解读;教学目标的精准设计;教学内容的适切选择;教学活动的智慧实施;德育意义的巧妙通达;教学伦理的自觉彰显。其中最容易被忽略的是最后两点。

    要想使道德与法治课成为名副其实的德育课,德育意义的通达是关键。我们强调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生活经验时,要自觉引导学生去发现这些经验的意义,从中获得了对人生、对社会和对生活进一步的领悟。

    比如我在教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2课《慧眼看交通》一课时,“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这一内容,我试着从学生的感官入手,通过“听一听”“闻一闻”“想一想”,把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如:噪声污染、尾气污染、交通拥堵等结合生活实际,用我们身边的事例和学生的亲身经历:邯郸雨天学校附近胡服骑射的堵车视频和高速上汽车追尾事故视频,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问卷星调查自己家小区的车辆停放问题,拍照上传,让学生回顾生活经验交通的发展带来了哪些问题。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思考、判断、分析能力,结合生活实际,可以对一些现象初步形成辩证的看法。学生能够感受到四通八达的交通带来的极大便利,也能敏感地观察到交通发展中出现的“不愉悦”体验,他们既是受益方,也是受害者。所以,针对交通发展带来的一系列负面问题及应对措施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就会形成变化的、发展的认识。同样的,教材中的一些知识,法律和规则的条文,在传授中也要注意通过生活经验回顾,用巧妙的通达让学生把这些看上去生硬的东西、客观的东西,化作生活化的理解。道德与法治课的核心任务,就是在学习后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生活有了内涵,有了品质,有了秩序,有了追求,发现生活是丰富但不杂乱的,是平常但不肤浅的,是忙碌但不盲目的。

    引导学生引导孩子理解生活、过更好的生活本身就是德育的目的。实现了这样的转化的课,才是真的德育课。

王磊

     小学德育课程要引导儿童过有道德的生活,但是儿童自身的生活经验是有局限性的,因此课堂教学应给予学生一些关于生活智慧的知识。孙彩平教授指出:“从生活开始,并以生活为终极。在这个由生活到生活的循环中,后者与前者并非同质的,而是有着一些内在的变化,对生活中是与非的日渐明了,对美好生活的日益坚定的热爱,对有价值的生活方式的自觉追求,对自身内在体验的主动调控。”在这个过程中,知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美好生活离不开一些必需的知识,比如小学低段《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要求的自身生活所必需的基本知识,生活中的自然、社会知识,有关祖国的知识,等等。事实上,正是有了“德性之知”的引导,学生所过的“有德性的生活”才会是一种自觉的、在道德理性指导下的意义澄明的生活。因而,在课堂这个驿站里,学生的日常生活被放大,通过分享、回顾、反思、省察等教学过程,要明了的恰恰是“德性之知”,以期待学生在走出课堂这一驿站后,在这种“德性之知”的引导下,重构自己的德性生活,成就德性人生。

    在小学德育课程中,教师不仅需要重视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感性认识提升为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体认之知”,而且还需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抵制讲授为主的知识学习方式,采用体验、讨论和探究等方式让学生获得“体认之知”。获取道德知识的不同方式会对儿童道德生活的建构产生不同的影响。以讲授为主的知识教学,很容易变成以知识学习为目的的教学。因为,这种教学往往关注知识的符号、结构以及知识系统本身的解释性与描述性意义的学习,而且常常就此而止。因而,学生所学的知识体

系,往往会成为独立于学生的生活世界之外的一套死的东西。但是“德性之知”之所以被称为“体认之知”,是因为知识的道德意义要经过学生的体验,使得知识与自己的生活世界发生联系,才能够体悟、获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重视在体验中获得“体认之知”的方法。结合我们在日常教学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书中细致分析了优秀的教学案例,为我们一线教师在各个环节克服偏差用好新教材,上好一堂道德与法治课做了有效引领。看完这本书,对于如何上好一节合格的道德与治课,我有了一些更深的理解。

张倩倩

    暑假我学习了孙彩平老师主编的《怎样上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全书分为六章,从教材的解读、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课堂活动实施、德育意义的通达和教学伦理的彰显六个方面专章讨论。针对这六个方面的重要意义,结合我们在日常教学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书中细致分析了优秀的教学案例,为我们一线教师在各个环节克服偏差,用好新教材,上好一堂道德与法治课做了有效引领。看完这本书,对于如何上好一节合格的道德与法治课,我有了一些更深的理解。

    一、及时更新理念

    新旧教材的改变不仅是内容的变化,而且是理念的转变,德育观的变化。书中对“人与自然”这一主线背后的伦理观的阐述令我印象深刻。新教材中引导儿童养成的是超越人类中心的功利主义思维,转向弱人类中心的和谐共在的自然观。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以前自然教育主题中经常出现的,了解动物、植物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等说明其对人类的重要性,从而引导人们要爱护他们的教学设计显然是不相符的了。理论指导实践,研读新教材,理解新教材中理念的变化,及时更新理念,树立正确的观念对上好一堂道德与法治课至关重要。

    二、积极面对教材

    书中说,“便教利学”是新教材编写的初心,新教材从框架搭建、编写体例及呈现方式都以课堂教学为出发点和归宿。一个个精彩的案例分析,让我对新教材的陌生与隔阂消失大半。我感受到了新教材从形式到内容上为教和学所提供的方便,教学栏目的内在逻辑、各个栏目的实施、绘本式教材的精要..…通过研究和解读,这些陌生的板块都为教学带来便利。由此,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我们要做教材积极的使用者、开发者和创造者”。

    三、营造道德课堂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课堂教学伦理讨论。“德育本身必须是道德的,才有可能培养出有德性的学生。”在课堂上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在给学生提供德育教育的信号,合格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关注的不应该仅仅是教学任务的达成,还应该表现出卓越的教育伦理品质,让课堂氛围充满尊重和真实,让每位学生得到公正对待,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

武云云

    有幸拜读了孙彩平老师编著的《怎样上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一书,收获颇丰。 书中提到:“小学是学生进入学校学习的关键性阶段,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学生接受怎样的教育,就会成为怎样的人。”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能够提升学生的品德,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发展。

    书中举例了道德与法治课一年级上册第13课《动物怎样过冬》的一个活动设计。在这个设计中,刘永红老师用图片、音乐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冬天的生物和气象特征。他首先使用图片来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冬天动植物的变化,体会冬天的特征,然后在《欢乐的小雪花》歌曲中和学生一起探索冬天的特征,最后来认识雪对人类生活的价值。整个活动的设计以冬天的特征为主线,探索冬天的气候与动植物的关系,与农业的关系,以及与人类的关系,最终就是在这些关系中,帮助学生认识冬天和自己的关系。

    在上述活动设计中,教师并没有简单将这些关于冬天的知识当作科学或自然课的知识来教,也没有简单化地将冬天拟人化,从而上成“童话课”,而是紧扣德育目标。深刻地挖掘这些自然现象中的气候和生物的关系以及自然和人类的关系,注重了学生的整体性成长。

    通过阅读《怎样上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我深切的体会到树立起以人为本的观念,首先需要教师转变思想,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思想,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增加交流和互动,适当进行角色的互换。其次,适合进度和方向,在课堂上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使用多种方式营造轻松和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若是学生的兴趣点比较低,教师就需要究其原因,对学生的表现有更多的了解和反应,明确地摆正教师自己的位置,改变沉闷的课堂环境,进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教育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在新形势下,我们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要重新建立起新的教学模式,不断地革新教学思维,由此探究出更有效的教学对策。《怎样上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一书,让我们更精准地明确,每个人身上所担当的国家使命: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才能够更好地教授知识,助力德育实效提升,让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的过程中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总结发言

    会后,工作室主持人吝方叶老师鼓励大家,要在课余时间多阅读,通过阅读与专家对话、与名师交流。持续关注学习任务群,并在日常工作中实践、运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阅读中成长,在分享中收获,在交流中启发。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滋养生命,让阅读磨砺初心,让生命在阅读中更加精彩!

    本次的名师工作室活动匆匆而过,团队的老师们也得到了令人满意的收获。在后续教育教学工作中,工作室全体成员将全力以赴,助力自身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教师的教育素养提升取决于读书、读书、再读书!

                        ———苏霍姆林斯基

     让我们将阅读成为一种习惯,用阅读润泽生命,让书籍点亮人生,与同伴携手同行,共建学习型团队,在读书中体验快乐,在交流中启迪智慧,在碰撞中提升自我,在行动中书写人生。

阅读 35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