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姑娘:
你即将踏入中学,成为一名中学生了!妈妈有些话,想和你聊!感觉想要说的东西太多,妈妈不知道怎样寻找一个切入点。今天爸爸书童不在家,我搬着楼梯来找一本书,掉出来这张2001年春的照片,这是我大四最后一个学期和高中两个同学的合影。我看到二十多年前的这张照片,第一反应是,我们生命中出现的每一个人,都是来彼此成就的。
所以我突然有了切入点,我就借着我们这张照片,给你讲一讲,以后该怎样处理和同学的关系,怎样面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挑战和困难。你先耐心听完我们的故事:
李伯伯和刘阿姨你都见过,还是疫情之前我们去东莞,在他们家住了几天,李伯伯和意舟哥哥还带着你们踢足球,你记得吧?
初中我们仨在一个学校,我一个人一个班,他们俩一个班。我的生活和他们几乎没有交集。只是每次化学课下课,谢老师就总是用粉笔头把瞌睡中的我喊起来,总是非常温和地鼓励我,“上课不要睡觉觉,你看某某(刘阿姨)这次全年级第一,某某(李伯伯的名字)第二; 你其实也很聪明,你要付出自己的勤奋!”
可是,我上课还是会睡着,因为黑板上的东西我看不清,稍微有难度,我就跟不上节奏,然后又睡着了。后来我自然只能去几乎年年放白板的第五中学读书,没想到,他们也到了五中,因为中专没考上,第一中学不能接收他们。我虽然学习不好,但是我知识面相对较广,在农村,算读了一点书的人。妈妈经常和刘阿姨一起聊读过的书,还有音乐,很快就成了最好的朋友。李伯伯是有梦想,志向远大,口气也不小的优秀学生,在班里前几名,我踩线进了这个以考中专落榜学子为主体的班级,倒数前几名。关键还没有自知之明,不自卑,还不努力,每天上课睡觉,下课吹口哨,数学40多分的节奏。
周末的时候,我们太芝庙龙山的六个同学经常不回家,有些是为了节省来回六元车费,有些是目标明确,想扎实读书。有一次,他们五个一起讨论物理题,我过去看了一眼。李伯伯很不屑地说:
“你都会做,狗都不吃屎了。”
当时我是什么感受,我记不清楚了,当然难受。但是我突然悟到一个道理:
如果你做一件事情,不努力,不尽力而为,是会被鄙视的。
还有一次,李伯伯看着我在东游西荡,他们都在教室里读书,我和一个叫莫丽红的同学,踩着铃声进了教室。李伯伯对我说:
“你这样读书,倒不如回去给你妈妈喂猪”。
我更加从李伯伯当时的言说中感受到:
无论做什么,工作,学习,只有努力,你才能得到尊重!
刚好那一周我回家,周一早晨,姥爷送我去赶早晨第一班车上学。姥爷从没给过我压力,即使去读高中,他也只是说,有高中毕业证就好。我清晰地记得,我和姥爷坐在一个商店门口的石凳上。车没来,商店门开了。老板走出来和他打了个招呼,然后说:
“你赊账已经400多块了,早点清账,女儿这么大了,找个人家嫁了,你日子就不会那么苦了,欠账总是不还?读书有什么用?”
我慌忙走开,装着没听见,我不忍心看着我的父亲受委屈,不想让他在女儿面前。受别人的委屈,那样他多没面子啊?我长这么大,第一次觉得心很痛。
姥爷其实并不是没有能力,他早年是改革开放的第一批药材种植专业户,我们姐妹的童年就是在药材种植基地婆婆庵度过的,这里山高路远,姥爷不放心我去读书,所以我读书比别人晚,姥爷在这里种植杜仲,三七,百合,天麻,尾参等等,还有芍药。整个县城的化肥指标,我家占一半,还受过湖南日报专访两次。可是他后来卷入九十年代的经商大潮,输得一塌糊涂。长大了,你就会明白,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规则,不跟着规则走,就很难成功。姥爷不适应这些规则,自然会失败。当然我现在明白,姥爷不是不能适应这些规则,他只是不愿意,不屑于去迎合有些规则。
这是那年你出生的时候,姥爷来湘潭拍的照片
李伯伯的话语,加上我和姥爷候车的经历,唤醒了我的内驱力,我深刻体会了姥爷的艰难,决心好好读书;我也想获得同学、老师起码的尊重(小学初中老师都是很照顾妈妈,妈妈总是坐第一排最中间的位置;可是高中,老师让最优秀的孩子坐最中间,把我放在最边上,怕别的同学给我念黑板上的字,影响他们的学习,让一个视力和我一样差的同学和我同桌;我和老师说,不要我们两个一起坐,我们都看不清,或者我能否坐中间,他都没有同意,说你们反正看不见,哪里都一样。别人给你念黑板上的题目,也影响别人的成绩。不过这样的班主任很罕见,绝大部分老师都很照顾我。),所以决定努力读书。这时候是高二刚刚开始,还好,我觉醒得还不是太晚。
我开始努力追赶,数学从初中知识开始学起,高一知识也努力追,还要跟着高二的新知识。我没有盲目刷题,也不盲目地去追求攻克难题,以证明我有多厉害。因为我知道,我目前首先要做到的是,把基础知识学透,先争取数学及格是王道。我就紧扣数学基础训练和教材,数学公式定理我不是只去记住,而是一定自己要弄懂这个公式定理是怎么来的,在弄清楚并独立完成这些定理公式的推算过程中,训练我的数学思维。基础训练每一道题都不放过,综合题尽量学会用两种方法去做。好多时候,我做题目做得入神,所有同学都去吃饭了,我还在做题,做完后,一抬头,一个人都没有,食堂都关门了,我就花一角钱买一个馒头。高二这一年,我瘦到八十三斤,成绩从48名升到第十八名。
高三分班,我和刘阿姨都到了文科班。李伯伯在理科班做超级学霸,虽然我很感谢李伯伯高二对我说的那两段话,但是我一直都和他保持距离,内心拒绝和他走很近。我觉得他傲慢,清高。说明我当时还是没有勇气和能力不在意别人的眼光。
我很感恩,当时班上绝大部分人选择读理科,就几个去读文科班,当时有两个同学还特意想着要给我念黑板上的字来选择读文科,幸亏他们后来都考上了理想的学校。否则,妈妈真的于心不安。感谢一路走来无数给予我帮助的同学们。
到文科班以后,我基本上就保持在第一名,五门功课比第二名会多一百多分的节奏。刘阿姨也刻苦,我也努力,高三我们没那么多时间再来聊音乐和文学和各种人生体会了。
我考上了湘大,刘阿姨后来也上了湘潭纺专,就是现在的湖南工程学院,比我低一级。李伯伯去了军校,他是班级和学校老师的骄傲。大学几年,我和刘阿姨每周从周五下午开始到周日晚上,都粘在一起。读书,聊天,逛街,虽然什么都不买,我们用发现美的眼光欣赏着湘潭的每一个角角落落。从她离开湘潭以后,我再也没有聊得这么有感觉的朋友,几乎再也没有逛过街。
我压根都没想过我们三个最后还会有交集,有一次,我突然接到李伯伯的电话(中学毕业以后就没联系过),我发现,自己已经放下了以前的那一丢丢介意,可以很随意地聊,还哈哈大笑地讲到了他高中激发我内驱力的话语,和他说声谢谢。他说他完全不记得他曾经说的话。我觉得他可能确实不记得了,因为他对很多不上进的同学都说过类似的话。所以大家都觉得他清高,傲慢,看不起别人。但是我回头觉得,他也是很有勇气做自己的人——梦想不折不扣地坚持,看不惯的也有勇气说出来。他开玩笑说,你给我介绍个女朋友呗,我心里想,你这么上进的人,眼光还那么高......突然我想起了刘阿姨,她真的是很特立独行,有思想,有自己原则和底线的人。我说:“芬(刘阿姨的名字)啊!”就这样,他们恋爱成家,成了我们同学中最幸福,最有事业的一对佳人。李伯伯的话语逼出来我的内驱力,妈妈的眼光也成就了最美好的姻缘。也成就了我们一辈子的友谊。所以我们生命中出现的每一个人,都是来彼此成就的。
为什么妈妈这么琐碎地和你说这些,是因为,进入初中以后,能够给你们很大影响的,不再是爸爸妈妈,而是老师和同学。这次在徐州,我发现你绝大部分场合都是很合群的,可是在某些场合,你还是表现出一个小女孩的任性和骄傲,比如那个盐城的大哥哥,人家学习态度真的认真,可是和你对练,你觉得人家不行,你的不高兴就表现在脸上,人家看你是小妹妹,没有和你计较而已,其实就乒乓球而言,你自己也很一般呀。到了中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要因为自己某一个方面强,就骄傲自大,打击别人;也不要因为自己某一方面不如人,就颓废和自我否定。遇到需要帮助的人,要尽力而为,予以帮助。不卑不亢,用心和同学们相处。
对了,远离那些刻意伤害你的人,但是如果人家只是说话直率,说了你当时很难接受的话,请你接受批评,努力前行,如果你觉得这确实伤害了你,你更要努力成长,只有自己足够强大,你才有力量消化这些伤害。当然,家人都是你坚强的后盾,这也会让你有勇气去消化别人有意无意对你造成的伤害。每一个你遇见的人,都是来彼此成就的。
妈妈也是借此回忆了自己的成长道路,希望你也从中获得力量和启发。你其实比妈妈那时候数学思维强多了,你小学只是因为不太喜欢数学老师而有点讨厌数学,我相信初中阶段你一定会遇到适合自己的数学老师,也相信你有学好数学的能力和决心。妈妈有一个小小的自信,如果这一件事是我真正想做好的,我一定不会做得很差。我把这种小自信传递给你,只是要做到的秘诀是,付出热情和努力。当然你们现在最核心的任务就是学习,请带着热情专注力投入学习,尤其是45分钟的课堂,我观察过,真正的学霸,一定是上课高效率听讲的学生。
《论语》说,十五志于学;十五是个概数,你已经满了十二周岁,快十三岁了,妈妈希望初中阶段你能够立志向——不是单纯的职业规划,而是关联着生活各个层面的梦想——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这个年龄阶段就要关联生活、学习、友情、亲情、师生情等各个层面的思考;要定位自己将成为什么样的人。
以我和刘阿姨、李伯伯为例,李伯伯志向远大,有强烈的要出人头地的想法,他真的一直都不放弃,成了很年轻的旅长,转业以后,也是有责任的高官,还在继续前进。刘阿姨和我之间聊志向特别多,她是希望自己以后,能够给很多人带来幸福;我的志向是,我希望我能够给身边的人带来幸福感。现在看来,我们也都大体上实现了自己的志向。刘阿姨也算事业有成,尽其所能回报这个社会。我呢,真的一直就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做到尽己所能,尽力处理好家庭、养育儿女、陪伴父母以及工作中的各种责任,带着热情去做,所以妈妈的学生都亲切地叫妈妈“某某(我的名字)老师”。有一次我问几个学生,为什么不叫陈老师,他们说,陈老师太多了,某某老师才独一无二。当然妈妈也会在这个过程中遭遇艰难和挑战,但整体上,妈妈还算勇敢地积极地去面对这一切。
我们三个人的梦想,有大有小,但有一点是共通的,我们都有超越于衣食住行的梦想,也就是说,活着,需要柴米油盐,但不仅仅是柴米油盐就够了的。《只为碎银几两》这首歌,妈妈喜欢的歌词和别人都不一样,妈妈喜欢最后几句,总会有人在夜里看月光,尽管不是属于我的光,也够回想。妈妈的理解是,只为柴米油盐的生活,是不足以支撑我们的生命和价值世界的,我们在谋衣食住行的同时,还要诗意地生活,有温度地面对这个世界。
最后,妈妈希望你在初中三年改变两个问题:
第一、收拾好自己的书包和课桌,你知道吗?小学阶段我去你教室,最乱的课桌,下面还放着足球、玩具的那个,我不用问,就知道是你的,书包还歪七扭八地扔在地上。没事,妈妈相信你心中的秩序感,在某一个时候总会外化为你对居住学习环境秩序感的追求。妈妈也是进入中学以后,突然有了这种秩序感,那时候,小朋友来我家玩,往我家里一探头,就和我妹妹说,你姐姐回来了。你姨妈妈觉得很奇怪,你怎么知道?人家说,因为你家收拾得很干净了。当然你姥姥也很爱整洁,只是那时候,生活的重担让她没有余力去收拾家。爱整洁,不要到洁癖的地步,妈妈觉得,我们要有能力,有心情把居住环境收拾整洁,妈妈一直觉得收拾家务,其实就是收拾心情;但是在很忙,精力不够的情况下,我们也要接纳居所的凌乱和乱七八糟,做到不因为这些影响自己的心情。
第二、我希望你一定要纠正你平时对奶奶说话的不耐烦,我理解你的心情,因为奶奶按照传统的教育理念,觉得你和弟弟吵架,你就应该无条件地让着弟弟,而你觉得不公平。但是你是孙辈,尊敬奶奶是你的本分,你不要去计较奶奶处理得对不对,你做好自己,有委屈和爸爸妈妈说。奶奶我们也会多和她沟通。你知道吗?我是非常羡慕你们有奶奶疼爱,妈妈小时候是没有奶奶的。你是多么疼爱爸爸呀!奶奶是爸爸的妈妈呀,就凭这一点,你都要尊敬奶奶。这个暑假,尤其是爸爸妈妈不在徐州那八天,你和奶奶冲撞过好几次。不过你有个优点,我们沟通后,你表现好了很多,继续努力,练就最好的自己,一个人良好的修养,是对自己负责!
爱你的妈妈
2023年8月25日星期五于桐乐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