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课标精准研修,赋能教研提质增效——2023年广东省高中物理学科教研员岗位研修活动

鱼儿
创建于2023-08-25
阅读 343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加强广东省高中物理学科教研员队伍建设、提升教研员“四个服务”能力,着力推进高中物理课程教学改革和高质量教研体系建设,2023年8月23日上午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广东省基础教育高中物理学科(广州)教研基地、广州市第二中学等单位协办的2023年广东省高中物理学科教研员岗位研修暨“玩中思、研中学”中学物理教学成果交流展示活动如期举行。

      全省各地市、区/县教研员、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成员、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成员、各学校教研组长及各地部分骨干教师等齐聚一堂,共同参与研修。受邀前来的各位专家精辟的论述、独到的见解、渊博的学识为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再次注入活水,为后续的教研开辟道路。

    本次活动由广东省高中物理教研员余耿华老师主持,余老师详细介绍了这几天的研修安排,同时也期望这次研修活动能促进大家建立联系,相互交流,共同研讨,推动各地教研持续发展。

一、教研总结,展望未来

      首先,广东省高中物理教研员余耿华老师总结了2020—2023年广东省高中物理教研工作,分析了当前教育的历史背景和现状,指出了高中物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鼓励大家多研修,多探索,共同推进我省物理教育高质量发展。

     讲座中,余耿华教授总结了近几年的工作成果。主笔制定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参与制定或修改多个省级文件,为广东物理学科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精心组织策划了4场南方教研大讲堂活动;组织第三届(2021)广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学物理决赛;探索5G+MR/VR的闯关教学课堂应用及基于大数据和AI技术的课堂教学评价等教育硕果,为教育者树立了榜样,为高中物理教育创新发展赋予了成长的动力。

       展望中,余老师主要从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一)教育的历史变迁;(二)当前我国的现状;(三)当前我省的现状:实验和科学思维薄弱。余老师主张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教师的创新力,建议定期举办全省教研活动,借助各种平台推动教研成果的落地。同时也希望我们教研员、科研组长、骨干教师要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各地区人员要加强合作与交流,形成教研共同体,齐钻研,共努力,期待广东高中物理教育百花齐放。

二、深化物理教育,提升科研素养               

       其次,珠海市教育研究院熊志权教授与大家分享了他的教育科研之路,给大家带来了物理教师教育科研素养提升的基本路径。

     讲座中,熊志权教授主要探讨了物理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路径。重点介绍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论文、课题、课程和成果。针对论文的撰写他给予了详细的指导,通过具体的案例介绍了单标题和复标题以及揭示论点型的标题应用。熊教授结合自身教育教研的成长过程和经验,分享了他在课堂教学活动实践中是如何结合课堂实际开展案例研究并进行撰写的,展示了教学者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深挖教学问题的本质,提升物理教师教育科研素养。

三、分析现状,提出建议

       2023年8月23日下午大家如约而至,继续聆听专家的讲座。

       首先,广州市物理教研员陈信余教授向与会人员做了题为《高中物理课程内容在学科育人方面的现状分析与实施建议》的讲座。

    陈信余教授在讲座中主要讲述了三个层面的内容。(一)研究主题的确立;(二)高中物理课程内容在学科育人方面的现状;(三)挖掘教学素材的育人价值,体现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陈教授着重聚焦于高中物理课程内容在学科育人方面的现状分析与实施建议,指出2017年版的课程标准在凝练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作用,强调了物理学科育人的重要性,视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另外他还强调了物理教师在运用物理教材的过程中要善于挖掘教学素材的育人价值,并要学会将其视为体现学科教学育人功能的关键。

四、立足物理,回归物理

       接着,华南师范大学的熊建文教授带来了以“核心素养达成之初高中连接的物理跨学科实践的思考”为主题的讲座。

    讲座中,熊教授介绍了跨学科实践的基本概况,指出跨学科实践是在基于反映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对课程开发模式的诉求、跨学科实践设计与实施面临的困境、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对跨学科实践的要求等背景下提出的。跨学科实践是基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围绕某一研究主题以本学科课程内容为主干,运用并整合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开展综合学习的一种方式,具有整合性、实践性、生成性。

       熊教授深入思考了物理跨学科实践教学。他指出我国的跨学科实践更强调基于本学科学习的跨学科,特别是在物理学科中,跨学科实践是从物理学科出发去跨足其他学科,然后再回归物理学科。他解释了如何确定学生进行跨学科实践,强调了跨学科实践不仅仅是学科之间的融合,更应该将教学内容与跨学科主题联系起来。他详细介绍了从跨学科融合的视角进行跨学科实践课时筹划和从跨课标备课角度进行跨学科实践集体备课联动的具体措施。

     砥砺前行更思进,策马扬鞭更奋蹄。今天的研修活动,四位专家的讲座为广东教研注入了新能量,从教育教学方法到科研素养的培养,从学科育人到跨学科实践涵盖了教育教研的多个层面,为各地的教研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我们会继续在行动中思考,在思考中反思重建,继续领会新课程标准的内核,持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把握教学取向,践行新教学理念,赋能教学课堂,让核心素养在深耕的泥土中开出绚烂之花,结出丰硕之果。

供图  林海翔  宫巧英

撰写  林海翔

修改  宫巧英

审核  熊小勤

终审  余耿华

阅读 343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