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的美篇

用户12446252
创建于2023-08-24
阅读 220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用心呵护,"救"在身边一一仙女湖远大幼儿园急救知识技能培训

急救知识

8月24日下午,仙女湖远大幼儿园邀请"江西省全员健康教育中心"赵老师在我园组织全体老师急救知识专项培训。

理论知识

培训中赵老师讲解关于心肺复苏,高热惊厥及鼻出血等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理方法。

对异物梗阻重点示范介绍了"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注意事项及操作步骤等相关应急救知识,强调了应急救护"黄金四分钟"的重要性。

面对气道异物梗阻,如果不及时处理,会造成生命危险,老师结合幼儿症状,老师需要掌握自救的方法技巧。

接着,赵老师针对幼儿常见的意外伤害急救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如皮肤软组织擦挫伤、指趾挤压伤、流鼻血、耳道异物、烧烫伤、骨折或脱位、高热惊厥、气管异物等幼儿出现较多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学习中赵老师还对大家提出的疑问做了详细的解答。随后,在赵老师的指导下,教职工进行心肺复苏的实操练习,实操过程中赵老师还细致又严谨地对教职工进行指导。

流鼻血 


    流鼻血的原因很多,如外伤、挖鼻孔、气候异常、鼻炎、鼻病、各种原因的血小板减少、发热等。

止鼻血步骤



1.发生鼻出血的时候,不要让孩子仰头或低头,因为仰头会使血液流进口腔或者误入气管造成危险,低头会也造成头部充血,也不利于止血。

2.小一点的孩子可以抱着,让孩子的上半身成直立或者半直立状态,大一些的孩子就让孩子坐直,头放正平视前方,老师用手指捏住孩子鼻子中部5-10分钟即可止血。

3.按压的同时可以用毛巾包裹住冰块(或退热贴)冰敷孩子的前额或后颈,告诉孩子流进嘴里的血不要咽下去,要吐出来,因为咽下血液可能会刺激胃部引起呕吐。也可以在按压的同时用脱脂棉球堵塞流血的鼻孔,防止孩子看到出血恐惧。确定止血后取出棉球,以免影响孩子呼吸(流血量不大可不用)。


磕碰摔伤 


    磕碰摔伤是指身体软组织与钝性物体剧烈撞击后发生的非开放性损伤。表现为局部肿胀和淤血。淤血是由于外力导致皮下毛细血管破裂,血液从毛细血管破裂处渗至皮下,在完整的皮肤上出现青紫肿痛。

处理步骤



1.当幼儿磕伤碰伤撞伤或摔伤后,立即用手掌紧紧压迫受损部位五分钟,压迫面积要大于受伤面积,这样能直接减少出血,加快凝血过程,预防皮下淤血、水肿。

2.如果皮肤上已经出现淤血,用毛巾包裹冰袋或凉水浸湿的毛巾冷敷。(注意:不要用冰袋直接冰敷皮肤,以免发生局部冻伤)。

3.发生淤血后24小时内,用冷敷方式减轻肿胀,冷敷15分钟左右,如果肿胀得比较厉害,则冷敷20分钟,停20分钟,反复进行2-3小时。

4.淤血24小时后,可以用温水袋或温水浸湿的毛巾热敷患处,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瘀血消散。一般来说,皮下瘀血都能被机体慢慢吸收,时间大约需要2周或更长。

实操演示

海姆立克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主要用于异物梗阻塞呼吸道,导致窒息的患者,其操作方法是被救者处于坐位或立位,施救者站于被救者背后,双手环抱被救者,左手握拳,用大拇指掌指关节顶住患者脐部,即上腹部正中位置,左手压在右手掌上,向上向内快速冲击6至10次,使胸膛压力升高,帮助异物排出。

通过实操学习,初步掌握了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从判断患者有意识及生命体征,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施救方法。

最后,魏园长在园务总结会议前对这次培训也做了全面的小结,鼓励全体教职工平时多加练习,要熟练掌握培训内容,在紧急时刻临危不乱,能迅速、妥善处理问题。

“安全与健康”是幼儿园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也是实施保教工作的重要前提。通过这次急救知识培训,全体教师深刻理解到急救知识的必要性,并掌握了科学的应急救护方法,进一步提升了全体教职工的安全责任意识,以及处理突发症状的应变救护能力,保障幼儿生命安全,使家长多一份安心与放心,更好的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阅读 220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