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小一班家长的话
亲爱的家长,您好:
转眼已到八月底,马上就要开学了。相信很多家长现在是“坐立难安”,同样也是为人父母的我们与孩子的第一次“小别离”啊。不少家长为此十分焦虑,寝食不安。
别担心,研究院幼儿园为大家准备的定心丸“新小班入园须知”立马送上,专治开学前各种疑难杂症,赶快来看看粑粑麻麻们能为宝贝的第一次入园做好哪些充足的准备吧!
入 园 焦 虑
宝宝入园后可能出现的问题
怕 生
不愿意与老师和陌生的小朋友交往,抵抗交往,躲避,缩在角落或无人之处。
强烈反抗
表现为哭闹打人、咬人、摔东西、抢玩具等。
拒绝吃东西、喝水
有的家长平时在家里使用不恰当的强化手段,让孩子不能随便吃陌生人的东西,这些孩子来园后,容易表现为拒吃、拒喝。
跑出教室一个人玩
由于新接触一个环境,周围都是陌生人,也没有小玩伴,自己也没感觉到在幼儿园跟家里有什么区别,就自己跑去一个地方玩耍去了。
说 谎
如回家告诉父母“老师(小朋友)打我”、“没有玩具”、“不给饭吃”等。
阶段性体质敏感
由于新环境使孩子情绪波动较大,加上哭闹、紧张,体能消耗也较大,出现代谢紊乱,进而在一定阶段内引起体质敏感、易生病。
尿裤子、尿床
由于老师掌握孩子的规律需要一定的时间,对于自立能力弱的孩子而言,来到一个新环境,有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只要家长多带上几套换洗衣裤就行。
不愿上幼儿园
抵制情绪较大,晚上易哭闹。
当孩子上幼儿园之后,从过去可以随时回到亲人怀抱的习惯,突然变成一整天都看不到家人的新状态,这样巨大的变化,会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分离就会产生焦虑。
所以分离焦虑是非常正常和普遍的。
这个焦虑也不仅仅出现在孩子身上,孩子和家长都可能引起不安,大部分孩子会慢慢调节适应。焦虑情绪会传染,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太担心,孩子可能更难安心,这也是建议家长自己先放松再去处理的原因哦!
开学后家长一定要做到这几点
愉快地和孩子说再见
父母送孩子入园,将孩子交给老师后,应尽快离开。千万不要听到孩子哭声又回头去望望孩子,甚至将孩子带回家。否则,孩子有此“经验”,第二天入园只会哭得更加厉害。不要否定孩子的焦虑情绪
避免批评或否定孩子的分离困难。
例如,避免说“你真没用”或”不要你这样的孩子了”等气话。
坚持送孩子入园
父母不要因为孩子哭闹就不让他上幼儿园。第二天到第四天一般是孩子哭闹最厉害的时间,家长一旦把孩子交给老师,就要及时离开。
答应我好嘛?孩子入园后,咱还是别爬窗户偷偷看了实在不放心,就不停默念“老师带娃是专业的”多念几遍,心里就淡定了~
现在我们说一下学习咯!!
幼小衔接从 “小” 开 始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渡过的教育过程,也是儿童成长的一个重大转折。
2022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其中,以小班为起点的幼小衔接正呼之欲出。针对儿童身心发展特点,高新区胡集幼儿园从目前的实际出发,聚焦3-6岁幼儿发展,着力探寻“渗透幼儿生活全程”的衔接活动。
生活技能学习
进入幼儿园开始,幼儿就在不断学习。孩子们在这些琐碎的生活点滴逐渐掌握技能。自己端饭、光盘行动、自己穿衣服、拉拉链、穿鞋子等本领的掌握,可以让幼儿收获更多成功的体验。
阅读习惯养成
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帮助幼儿养成正确的思维模式,从观察图片、思索细节、联系前后图片、故事讲述中,锻炼幼儿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我们从班级阅读和家庭阅读中看到了幼儿在一次次体验中的进步。
劳动意识树立
让幼儿参与劳动,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增强自信心,培养初步的责任感。通过照顾植物、整理图书、擦桌子等让他们能做、会做、喜欢做,在劳动中不断提高生活能力、学习能力。劳动活动对幼儿入学适应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良好的品性,推动幼儿快乐成长。
生活处处皆教育,幼小衔接的关键并不是知识的学习,而是习惯的养成,能力的培养,幼儿园时期正是孩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理想的幼小衔接应贯穿于整个学前教育,家园应充分利用三年的幼儿教育阶段,培养幼儿扎实的综合能力和生活学习习惯,才能让幼儿不光赢在幼小衔接阶段,更赢得整个人生的长跑。
相信在幼儿园和家长的一致努力和配合下,小一班的小朋友们能顺利度过入园关键期,早早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