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九江外国语学校初中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齐聚濂溪校区,就2024年中考高效复习备考暨新课标学习展开交流探讨。活动特邀市教科所初中科科长、语文教研员王芳到现场指导工作。
此次活动主要分为新初三教师代表分享2024中考备考计划、各年级组教师代表交流暑期新课标学习心得、专家讲座等三个部分。
一、备考计划
活动中,郑志芳老师代表初三语文备课组,就如何进行2024年中考高效复习备考,分享了新初三的备考教学计划。时间安排如下:
1.新课融汇复习阶段(完成九年级教材学习时段):重点教授教材,适时引导学生归纳各类学法。
2.全面复习阶段(3月到4月上旬):全面复习7-9年级6本书中的基本文言文篇目、古诗词篇目和所要考到的考点、现代文阅读、作文。完成第一轮复习。
3.重点突破阶段(4月上旬到5月中旬):进行各个考点的专题系统复习点拨与检测,用模拟试卷的针对性训练,让学生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完成第二轮复习。
4.查漏补缺阶段(5月中旬到6月中旬):进行知识点的查漏补缺与综合测试,最后阶段以中考模拟题的形式进行检测。完成第三轮复习。
郑老师详细地提到,高效的复习应要在平时新课教学中深入教材的同时,提升教学的广度、深度,设置更多有设计感、兴味感、语文性的实践活动,并结合自身教学实例,为大家展示了如何深入教材,吃透教材,用好教材,让复习课提质增效。
二、心得分享
吴沅浍老师在将新课标与2011年版语文课标进行对照比较后,提出新课标的“课程理念”更丰富、“课程目标”更具体、课程内容更优化、课程实施更具指导性。他关注到新课标的几个关键词,一是“核心素养”,强调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既是一个整体,在内容上又互相关联,不能简单分割;二是聚焦“学习任务群”,认为学习任务群是根据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实现语文课程内容结构化的一种新探索;三是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认为这种学习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与他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进一步凸显了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
樊雅欣老师围绕2022年版新课标的“一个核心”“四大板块”,从“核心素养”“五大课程理念”“五类课程主题”“六个学习任务群”“四条教学建议”等方面进行了分享。她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为大家解读了新课标的大框架,使大家对新课标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为今后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方向性引领。
申曼老师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对语文新课标的理解。一是新课标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建构素养型语文课程目标;二是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内容以文化人的价值取向,构建结构化语文课程内容;三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按照内容整合程度不断提升,分三个层面设置语文学习任务群。由此,她认为语文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重视情境性教学,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同时教师也要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素养。
陈思老师以“体验”为线索,从三个方面来分享今后在语文教学上的优化方向。一是语文教学要坚持“以生为本”;二是语文教学要加强“阅读积累”;三是语文教学要增强“实践创新”。
刘婷婷老师强调阅读部分对学生阅读主题与载体、阅读量、阅读能力的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倡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注重阅读引导,培养读书兴趣,提高读书品味,教师更应该将阅读融入日常,唯有增加自己的底蕴,才能真正培养人才。
齐亦敏老师提到在学习了新课标后应要有几点变化:一是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二是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改变;三是要立足真实学情,注重文本解读,服务生活实践。
三、专家讲座
教研员王芳就新课标在教学中的具体实践提出指导性意见。她强调,面对新课标的诸多概念,教师不必慌乱无措,课程的标准没有变,一线教师在教学时务必结合学情,从教学实际出发,抓住核心概念,以“语言运用”教学为基点与载体,带动“文化自信”“思维能力”“审美创造”三个方面,在不断的语言实践中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综合提升。她说,教师应注重随文教学,很自然地、综合地用语文课特有的形式去达成各项素养的学习指标。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做到应教尽教,让学生在课堂内学足学好。随后,她结合语文教材,进一步指导我们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把课程理念转变为一线教学具体的可操作的内容,并现场为我们排疑解难。不少教师听完后表示对语文新课标的认知更加清晰了,进一步明确了今后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的方向。随后,她就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的题型进行了分析,并以部分试题为例,解读了题型的变化、所考查的知识点以及命题依据,让一线教师们充分了解到教学不应完全依赖教辅,而要以教材为主,紧扣教材、深挖教材、拓展教材,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此次交流探讨活动,让大家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了智慧的火花。研之弥深,钻之弥坚。大家进一步领悟到语文教学任重道远,作为语文教育者,更应踏实前行,回归教材,重视基础。今后,我们将继续以新课标为导向,聚焦新中考命题动向,不断进行探索、实践、交流,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供稿:林延 吴沅浍 图片:林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