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自治县2023年小学数学教师作业设计及试题命制能力培训——单元作业设计小组交流

创建于2023-08-24
阅读 1995

8月24日,培训进入第三天,主持人杨雨静老师对昨天的试题命制能力培训做精彩总结,并说明了今天上午分享的顺序。

接着各小组代表依次分享各自小组设计的单元作业,他们立足课标,任选年级,任选单元,从单元教材解析、单元学习目标、单元作业设计双向细目表、单元作业设计题目、题目设计意图、单元作业设计评价和反馈讲解自己小组的单元作业设计内容。作业类型丰富,层次分明,有基础型作业、探究型作业、拓展型作业、操作型作业等。此处选择几组单元作业设计介绍,如下:

“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作业设计借助模型(竖式特点),利用一系列“竖式谜”让学生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体会,发展学生的运算策略以及估算的灵活使用。另有一道拓展性题目让学生通过自主编题、交流分享,梳理基于乘法运算的数量关系,在探索编题交流分享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

“可能性”单元作业设计了摸棋子试验、涂色活动、抽签游戏等通过创设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其中富有趣味性和哲理性的一道题是有关成语的题目,让学生通过分析成语中发生的事件,来判断这些事件是随机事件还是必然事件,比较这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此题目的设计不仅巩固了本节课所要掌握的知识点,而且渗透了其他学科的知识,拓宽了学生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培养了学生综合性的素质。

“因数与倍数”作业设计中的探究性作业题目二,“黔金丝猴是我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之一,据某次调查显示,当时黔金丝猴种群数量约为(  )只。提示一:这个数是一个三位数,并且是2和5的倍数。提示二: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大5。提示三:十位上的数与百位上的数的和是13”,此题目设计利用学生喜欢的猜谜语的方法,学生能在探索中利用多次操作,通过多步提示,发现规律,利用规律得到答案,更加灵活的考察了学生对2、5的倍数特征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分享过程精彩纷呈,各小组老师们的作业设计呈现方式多样、情境设置新颖,不仅注重了作业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还有较强的综合性、创新性和应用性。

重庆巴蜀小学刘能源老师细听了11个小组的作业设计汇报,肯定了各小组的汇报成果,他指出:

无价值不成题,一道题的价值应该在知识点的承载,价值在方法上的传递,价值在育人功能的一些渗透,因此,我们在设计一道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找到它的价值。无情境不成题,我们题目的设计,可以参考借鉴,但我们不能把作业变成课堂所学知识的重现。无思维不成题,我们设计题目富有层次性,“基础题型,提升题型,拓展题型”,这样的分布很合理,便于达到孩子的最近发展区,让“孩子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

最后,刘老师建议各位老师能在作业设计中增加关于“阅读材料型”的题目设计,阅读能力是数学学科能力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所以需要加强这部分题目设计;同时,建议各位老师设计作业反馈表,分时分段让学生进行评价,便于题目设计修改。

24日下午,彭水县教师进修校教研员侯洪刚部长作《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试题命制实践与思考》讲座,他基于县情分别从“学业质量理解”、“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命制策略”、“常见问题防范”为主要内容,从学业质量描述、学业水平考试目的、命题原则、命题规划、试题命制过程等,为老师们讲解了精准命题的重要性和方法。

在命题常见问题规范中,侯洪刚部长强调了题目要严谨准确、情境真实有效、防止机械重复、避免牵涉争议问题,并在此部分内容辅以大量的案例分析。全体参训老师们仔细聆听了侯洪刚老师的培训,并做好笔记,积极思考。

“行至山中不停步,船至江中奋力楫”,通过此次培训学习,参训老师对作业及试卷设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老师们在倾听中学习,在反思中收获,感悟着专家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大家纷纷表示,要改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行为,继续以"双减"为引领,在学科研修中抱团成长,携手奋进。

阅读 199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