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2023年8月23日上午9点半,鼓楼小学10位学生代表到宣化区博物馆参加“童声郎朗颂古城 争做文化小使者”—小志愿者训练营主题活动。
习近平爷爷曾说过:“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渊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让我们一起走进博物馆,寻访历史的足迹,争做历史文化的传承人。
河北省博物馆讲解员向同学们介绍了燕赵大地上的英雄人物。同学们从一张张泛黄的黑白照片中了解历史的故事,感受先烈们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尊严,不惜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沉浸在中华民族复兴的无限遐想中。
接着河北省博物馆讲解员又向同学们介绍了我国的精品文物,璀璨国宝。文物,是中国古老文明的见证,从古至今,中国人民用他们的勤劳与智慧,创造了一系列卓越的艺术品和工艺品,这些文物不仅体现了我们祖先的智慧和才华,更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和文化演进。所以,我们要珍视每一件文物,保护每一处遗产,因为它们是我们的历史瑰宝,是我们的文化灵魂。
同学们认真地聆听、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着。
拓印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讲解员告诉大家:所谓的拓印就是把一张坚韧的薄纸事先浸湿,再敷在石碑上面,用刷子轻轻敲打,使纸入字口,待纸张干燥后用刷子蘸墨,轻轻地、均匀地拍刷,使墨均匀地涂布纸上,然后把纸揭下来,一张黑底白字的拓片就复制完成了,这种复制文字的方法,称之为"拓印"。它是将石刻或木刻文字,用纸、墨拍印出来,以便保存和传播的工艺方法。
老师展示拓印的方法后,同学们两人合作,各自拓印了一张图,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长信宫灯设计十分巧妙,宫女一手执灯,另一手袖似在挡风,实为虹管,用以吸收油烟,既防止了空气污染,又有审美价值。 宫灯铜质鎏金,长信宫灯高48厘米,宫女高44.5厘米,重15.85千克。因为灯上铭文中有“长信”字样,所以定名为长信宫灯。此宫灯因曾放置于窦太后(刘胜祖母)的长信宫内而得名。
宫女的头、臂、灯罩等部位是活动的,可以拆开,故此清洗油泥的难题就迎刃而解了,可以说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环保意识。在多种多样的汉代铜灯中,它是结构最为复杂,设计最为精巧,形象最为优美的一件罕见的汉代艺术珍品,被誉为“中华第一灯”。
两个半小时,亲耳听、亲眼看、亲手摸、亲自做,鼓小福娃们穿越时空,感受燕赵英雄足迹;传承历史,见证华夏文化辉煌;创新学习,争做文化传播使者,充分感受到中华文化的自信与魅力。在这样优秀而博大的文化熏陶中,我们在鼓楼小学这片福地中必会健康快乐成长、文明踏实成人、砥砺深耕成才。
图片:席悦
文字:席悦
初审:王秀、邓香丽
终审:苏力海、康雅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