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家长提前做好这6件事,孩子入园焦虑缓解一大半

何萍
创建于2023-08-23
阅读 92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随着秋季学期开学的日子越来越近,不少新生家长为此十分焦虑。“入园焦虑”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虽然一些新生家长对此有所准备,但到开学那几天,依然会忧心忡忡。理解才能产生共情,孩子哭闹、撒泼打滚、不愿上幼儿园......这些行为背后都是有原因的,只有走进孩子内心,我们才能给予他真正的帮助。

▌入园焦虑,从何而来?

有的孩子一入园就大哭大闹,不肯上幼儿园; 

有的孩子刚入园表现得非常兴奋,但是随着新鲜感的逐渐消失,他们开始想家,哭闹起来;

有的孩子甚至会表现出生理上的种种不适,如头痛、肚子痛、尿频等现象,回家后症状却马上消失。

这些都是典型的幼儿入园焦虑症状。

孩子为什么会“焦虑”?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孩子进入幼儿园后,他们眼里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入园焦虑,如何缓解?

  了解了入园焦虑背后的原因,那么,家长们究竟应该做些什么,才能够帮助孩子更好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当感受到孩子对幼儿园的抗拒,看到孩子哭闹不止时,家长又该如何安抚和引导呢?

1.让孩子提前认识幼儿园

  有条件的话,可以让孩子在幼儿园上几次亲子课或者带孩子参加幼儿园举办的亲子开放日活动等,提前熟悉园所环境,增强孩子与教师的熟悉程度和亲近感,而不是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突然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去。

2.学会和孩子建立信任

  对于分离焦虑特别严重的幼儿,如果幼儿园允许家长在入园适应期间适当陪伴和过渡,建议家长去陪伴孩子一段时间,但要逐步增加分离时间。

        例如,对孩子说:“妈妈要去外面买点东西,离开20分钟好吗?”离开一会儿后按约定时间回来,和孩子很高兴地相聚。通过对话(“妈妈是不是按时回来了?”“嗯!”)和相聚仪式(比如拥抱),增强孩子对妈妈离开后还会回来的确信。然后,妈妈可逐步增加分离的时间,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半天乃至一天。

3.给孩子带一个安慰玩具

  在入园时,还可以给孩子带一个心爱的玩具(不易损坏的、无危险的),将孩子对自己的依赖转移到随身携带的物品上,这对缓解入园焦虑也很有效。

4.通过角色扮演游戏缓解焦虑

          日常生活中,大家或许会注意到一个有趣的场景:孩子生病去医院打针回来,有时会做些简单的扮演,比如抱着小熊给它打针,安慰它“不痛不痛,很快就好了!”在医生和病人两种角色间,孩子总是希望扮演更有力量的角色(医生),在游戏中复现了打针的场景,并通过安抚小熊(病人)这种方式,与自己内心对话,从而安抚了自身的焦虑情绪,内化了成人的期望表现。

         依据同样的原理,鼓励孩子扮演家长,让家长或玩偶扮演孩子,也有助于孩子在游戏过程中内化扮演的角色,安抚分离时的焦虑情绪。

5.家园共育,同步配合

  孩子进入幼儿园后,就要由家庭生活转而去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家长应主动配合幼儿园,改变家庭生活的随意性,制定与幼儿园相仿的作息时间制度,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教孩子一些人际交往技能等,缩小家园生活的差异,使幼儿更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6.家长自身必须调整好心态

         有些家长认为,自己事先已经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带孩子熟悉幼儿园环境,读关于幼儿园的绘本,保持与幼儿园一致的饮食及作息习惯等等,可孩子为什么还会哭?是不是我这个家长做得太失败了?

         当然不是!希望有这种挫败感的家长停止自我攻击,因为焦虑而引发的哭闹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并不是父母的失败。家长只需接纳孩子的情绪即可,这也是给他们一个自然成长的机会。

        建议家长可以多和其他家长交流,很容易找到“哦~原来大家都这样”的认同感,从而缓解自己的压力,也可以和“过来人”交流,吸取别人的应对经验。接纳孩子的焦虑,不必过分自责,放轻松,会有比你想象中更好的结果。

  想想我们大人初次到某个陌生的地方,是不是也会产生一些不适应?孩子也一样,也许刚入园他会有诸多不适,会感到孤独、无助、焦虑甚至崩溃,而我们作为家长也会担心、不舍、煎熬,但这就是成长,是我们和孩子共同的成长。

        成长总伴随着“阵痛”,家长能做的就是调整好自己心态,与幼儿园密切配合,给孩子以爱的鼓励,相信一个充分感受过爱的孩子,是有力量和能量战胜困难的。

阅读 92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