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崎骏曾经说过:如果把童年再放映一遍,我们一定会先大笑,然后放声痛哭,最后挂着泪,微笑着睡去。这个暑假让我们一起走进高尔基作家的《童年》。
《童年》——作者简介
高尔基(1868~1936)马克西姆·高尔基Gorky,Maksim俄罗斯、苏联作家。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1868年3月16日生于下诺夫哥罗德市一个木工家庭,1936年6月18日卒于莫斯科。
早期生活与创作高尔基4岁丧父,11岁起独立。
高尔基是近现代最有名的无产阶级文学家,他一生创作了非常多的文学作品,在他24岁的时候他发表了人生的第一部作品《马卡尔·楚德拉》,之后就一直投身于文学事业,创作了很多震撼人心的作品。
两次革命间(1908——1917)可作为高尔基思想和创作的第三个阶段。1905年革命失败后,此间,高尔基曾因长期侨居意大利,思想上受到党内机会主义派别“造神论”的影响,高尔基一度接受造神说,发表作品中篇小说《忏悔》(1908),受到列宁的严肃批评。
《童年》—内容简介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早在19世纪90年代,高尔基就有撰写传记体作品的念头。在1908年至1910年间,列宁到高尔基所在的 意大利 卡普里岛公寓所做客,高尔基不止一次地向他讲起自己的童年和少年的生活。有一次,列宁对高尔基说:“您应当把一切都写出来,老朋友,一定要写出来!这一切都是富有极好的教育意义的,极好的!”高尔基说:“将来有一天,我会写出来……”不久,他实现了这个诺言。
《童年》是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该作讲述了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沙俄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
共读《童年》—成果展示
我们的童年就好像是块糖,只是闻一闻,甜美的气味就永存于心,使人不自觉地想要接近﹔而高尔基笔下的阿廖沙的童年却如中药一般,倍受煎熬,还苦涩不堪,使人避而远之。成长中总是会有磕磕绊绊,免不去的是疼痛,但是那是美好的——因为有书陪伴我们成长。
若说一本好书如一朵永不凋零的花,那么书籍便是漫无边际的花海。每一朵花有它不同的姿态,有不同的芬芳。热爱书,它会给生活增添无尽的色彩,丰富的积累后成为一生的财富。
随着“班班共读分级阅读”活动的开展,孩子们养成了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学生由以往笼统地看书变为了有计划、有目的、有方法地阅读,学生阅读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得到了有效的发展,阅读素养和知识素养迅速提升,落实了核心素养,促进了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