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发展看深圳,百年发展看上海,千年发展看北京,三千年发展看陕西,五千年发展看山西。”山西见证了中国5000多年的发展,是中国历史上保存最完整的一个省份,拥有大量的历史文物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这个假期,四年一班的同学们带我们走进博物馆,走进历史古迹,走进红色教育基地,走进山西自然风光,寻访三晋大地,品尝家乡美食,共同领略家乡美!
山西是夏商周时期的发源地之一,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博物馆中夏商周时期的文物,文物造型精致美观,使我感受到古人的工艺技术高超以及古人的智慧。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山西作为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然也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这一时期的文物相对于夏商周时期的文物更为精美。
到了唐朝繁荣昌盛,中外交流和民族交融愈加强烈,使中外文化得以充分交流,印度的佛教也在中国逐渐昌盛起来,上至皇家贵族,下至平民百姓。这时的雕像更为精美。同时,由于雕刻技术的进步,使唐代佛像成熟完美,并且加入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渴望美好生活的念想。
到了明朝,名族交融进一步加强,出现了元曲和闻名世界的神魔小说—《西游记》当然,作为历史大省的山西也出现了一些有名的戏曲家,如,关汉卿、郑光祖,白朴……
到了清朝,山西出现了有名的晋商,推动了经济发展。表里山西,大美山河!山西是历史文化名省,它包含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让我们跨越时空去追寻古人的踪迹,欣赏古人高超的技术,欣赏古人的文化,观赏着中国的历史长河……
从史前文明的旧石器时代发端,贯通了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历史脉络清晰,框架完整,文明进程从未间断,影响深远。
双塔位于寺的最高处,均为八角十三层仿木构楼阁式空心砖塔,高54.7米。塔身外部仿木构,饰有砖雕斗拱、枋子和檐椽,檐上饰琉璃脊兽,每层塔身都有券门,塔内有阶梯可登顶。
晋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晋国宗祠;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集约载体,国内宋元明清至民国本体建筑类型、时代序列完整的孤例,附属彩塑壁画碑碣均为国宝;是三晋历史文脉的综合载体,晋文化系统上溯西周封唐建晋至盛唐肇创文脉传承的实证;是世界王氏、张氏发祥地。
追寻红色记忆,缅怀革命先烈,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太原植物园作为太原第一个生态植物园,占地面积约2700多亩,相当于三个迎泽公园的大小,植物园目标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是以科研为中心,集科普和游览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
都说山西好风光,山西不仅有煤炭,更有好山好水好风景!
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必然为我们带来身心的愉悦和无限的乐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让我们感受清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让我们触摸壮丽;"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让我们聆听喧闹;"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让我们亲近悠闲;"棠梨叶落胭脂色,荠麦花开白雪香",让我们体味斑澜。
自然环境是我们人类及自然界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爱护地球、维护生态、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