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全区新教材新高考下化学学科建设水平,加强全区普通高中化学教研员、骨干教师教学力量,产出符合新课标指向的高质量教学成果。内蒙古自治区教研室于2023年8月16日至21日对全区各盟市化学学科教研员及骨干教师进行了为期4天的培训,培训分三个阶段展开。
第一阶段
聚焦新教材,扎实理论
8月17日上午,自治区教研室邀请化学学科教学指导专家进行新教材解读。沿着教材的编排顺序,专家对人教版新教材化学选择性必修一的内容变化和教学难点进行了理论指导和重点讲述。讲述中专家通过对新、旧版教材的内容比较以突出新教材的变化,帮助教师形成系统化的学科知识。并通过经典教学课例,凸显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
8月17日下午,由来自自治区本级,通辽市,包头市,乌兰察布市,呼和浩特市五个团队的教师就过去一年进行的新教材教学资源建设工作进行交流展示。重点分享在第一、二期新教材培训与资源开发研讨中所更新的教学理念以及后续打磨形成的教学案例。
来自包头市第九中学的曹乐老师代表自治区本级团队进行名为《指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和实施》内容分享,探讨如何立足“为未来培养人”这一目的去进行指向真实问题的教学设计,并结合认识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真实案例《“镓”驭未来》,将理论内化于教学活动。通辽实验中学的丁纪鹏老师分享了通辽团队基于化学反应与电能单元整体设计《化学海洋平台的腐蚀与保护》,从电化学本质上再现海洋平台腐蚀、防护问题。通辽第五中学的张艺老师在大单元的基础上进行了具体课时设计的展示,探秘海洋平台腐蚀的真实原理。
包头团队形成以《化学视角下体液的动态平衡》大单元教学案例,吴翔宇老师从单元角度聚焦血液中的酸碱平衡及失衡问题,感悟人体血液动态调节的奥秘与伟大。包头第四中学的郝荣老则进一步结合血液酸碱变化对电离平衡常数的课时设计进行展示。乌兰察布团队的宋彦伟、李佳宏老师以《基于物能循环的视角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热效应》为题,从定性到定量,逐层深入介绍物能循环中的反应热。呼和浩特团队将化学平衡的内容置于合成氨反应调控的化学史情境中进行单元设计,陈利娟老师以《“氮”愿山河“氨”》进行单元主题教学,陈瑞琳杨瑞峰以高效问题链的方式介绍了《何以速氨——活化能》、《何以优氨——化学反应的调控》的课时设计。
第二阶段
着眼新课程,夯实创造
8月18-19日进行为期两天的课程打磨。各团队从情境的选择、素材的收集、知识的呈现、任务的设计甚至问题链的环环相扣等各个角度精心设计,力求在教学设计中实现化学知识指向真实世界的问题解决。不仅致力于深度理解此次培训内容将其内化于设计、落地于课堂,更致力于打造一批可供研讨和实施的教学案例为全区一线化学教师参考使用。
第三阶段
做实新发展,接续实践
历经两天的研讨创造,8月20日培训内容进入到汇报总结阶段,由各盟市化学骨干教师展示团队的教研作品。此次汇报中,各盟市进行了化学选择性必修一中同一单元主题的大单元同课异构,挖掘同一内容的多层次、多视角、多维度教学表达。其中化学反应与热效应主题下,自治区本级团队关注到了生命燃料—葡萄糖在人体代谢中所引发的热效应,以《探秘生命燃料,解密食物热效应》为题寻找单元实施路径。
兴安盟《酒“驾”万里行》、赤峰《“氢”春有你,能动未来》选择在单元中再述乙醇,氢气等经典燃料在使用时所承载的反应热变化。呼伦贝尔团队在《“烷”转能量》单元设计中从举办听证会,为天然气定价这件事出发解读热效应。
包头团队介绍了电化学为海上航行带来的新可能—电动船舶,层次递进地介绍了电动船泊的启航、续航和久航问题,构建电化学模型。呼和浩特市团队创新应用了制碱项目,从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视角书写《“氮”愿山河“氨”》的续集,《制碱天下“氨”》。锡林郭勒盟的老师们把单元内容放在了一颗“小可乐牙”身上,关注到了发生在一颗小小可乐牙身上的离子反应与平衡。各团队踔厉奋发,在多团队,同主题的要求下,识别现实世界中的化学规律,用一个个情境,任务,结构化问题构建了生动鲜活的,带领学生解决问题的,致力于发展素养的单元设计精品。拿出了身为自治区化学骨干教师在双新背景下的观念革新与自我创造!
最后,自治区教研室化学教研员刘恒老师对为期4天的培训进行点评总结。立足本次培训回顾了课程打磨中教师不眠不休的创造精神;历数以往培训总结了三期资源包建设历程中教师的成长变化;结合培训内容厘清了大概念,核心知识等观念;最后着眼发展提出了对各盟市“双新”背景下的工作要求:各盟市教研员要做实调查研究与成果转化,要肩负资源包的严格审核,更要肩负教学资源的宣传推广,让新理念真正走入自治区每一所高中校的化学课堂。
此次自治区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新教材培训与资源开发研讨活动,接过一、二期理论更新与资源建设的接力棒。持续推进双新背景下的化学教学改革,接连创造更多满足时代要求的教学案例,推进自治区高中化学课堂的发展与更新,赓续新高考体系下自治区化学学科教育的高质量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