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

 追寻革命精神,

传承文化火炬

建平实验中学预备(15)班逐风中队参观鲁迅纪念馆暨李白烈士故居

文文
创建于2023-08-23
阅读 83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3年8月22日,暑期临近尾声,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姗姗来迟。我们的行程主要分为两站:

第一站:鲁迅纪念馆

        鲁迅纪念馆位于虹口区甜爱路200号鲁迅公园内。1950年由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筹建,1951年1月正式向公众开放,周恩来总理题写馆名,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座人物类纪念馆。

        1994年上海市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8年国家文物局评鲁迅纪念馆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一楼

        踏入纪念馆的大门,撞入眼帘的就是一尊鲁迅坐像;留着标志性的一字胡,手中捏着半截香烟,眼神坚毅地看向远方,仿佛在构思一篇战斗檄文。

        一楼是临时馆,这次的主题是:为大众的艺术。

        为纪念鲁迅对中国版画发展做出的贡献和他所写的《拟播布美术意见书》发表110周年、短篇小说集《呐喊》出版100周年,上海鲁迅纪念馆策划“为大众的艺术——鲁迅文物艺术品展”,8月15日至11月15日将在上海鲁迅纪念馆奔流艺苑专题展厅展出。

       

        里面陈列的,是鲁迅先生生平的拓片、木刻、笺纸之类的文物。

        展览分“张国魂之现象”“起国人之美感”“冀美术家之出世”三个部分,系统梳理鲁迅以美术启迪国人灵魂的美育思想、在现代美术领域中默默耕耘的实践,展现鲁迅的艺术素养和美育理念,他所培育的一大批版画家和新兴版画作品在抗战和新中国建设中的贡献,更验证了版画是“为大众的艺术”。展厅中还有鲁迅儿时看的山海经中的图画;上面印着奇形怪状的生物:蛟龙,饕餮、夔牛......

二楼

        二楼则是主要展览;一上楼,就可以看到中间是用花草堆砌出的鲁迅像,两边则是鲁迅著作《彷徨》与《呐喊》的封面。

        往展厅里走,便可看见通过投射在三面墙体上近6分钟的巨幅影视,浓缩了鲁迅在与黑暗世界的斗争中,披荆斩棘,艰难跋涉,奋然前行的光辉一生,见证了他不平凡的人生轨迹和终成一代思想文化伟人的起伏跌宕的心路历程。短片气势恢弘,对鲁迅的生平业绩和思想以高度哲理性的概括,使我们对鲁迅从参观开始,就对鲁迅有一个概略的了解。

        接下来便是按照先后顺序讲述了鲁迅的前世今生。鲁迅的坚强不屈,顽强奋斗的民族精神让我们内心汹涌澎湃。

感想

        中华民族博大的精神文化滋养了鲁迅。 鲁迅的脉搏始终与中国人民前进的时代步伐一起跳动,他一生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奋斗不息,鲁迅是中国人民的忠实儿子。他思想的深刻内涵,不仅在当下仍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而且指向了人类的未来,鲁迅堪为我们这个时代站立在全人类思想之巅的哲人之一。

        我们告别了伟大的民族魂,简单吃了顿饭,前往了下一站。

第二站:李白烈士故居

        李白烈士故居便坐落在这小巷中。这里位于上海市虹口区黄渡路107弄(原亚细亚里)15号。李白1937年从延安来到上海,长期从事中共地下电台工作。1948年12月被国民党当局逮捕。次年5月7日在浦东戚家庙就义。李白烈士故居现为上海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一楼二楼辟为烈士事迹陈列室,内容分三个部分:一、投身革命洪流;二、战斗在敌人心脏;三、永不消逝的电波。

        通过导游介绍,我们知道李白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至1948年被派到上海搞秘密电台工作,和夫人裘慧英携子住在北屋三楼,共三间,计27平方米。党的地下秘密电台设置在小阁楼上。1948年12月29日正式发报时被捕,1949年5月7日被秘密杀害。

        厅里置放着李白烈士全身塑像。在展室中有10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李白少年做工踩过的砑光石,送给妹妹的油灯等实物。

        二楼展出了李白使用过部分电讯工具,亲手制作的木扶梯,四封烈士写给家人的亲笔信;36幅珍贵的史料照片。抗日战争时期,李白曾多次写信回乡报平安。当时革命环境复杂,李白在沪建立了首个秘密电台,随时有生命危险。然而,在他的家书中,对此只字未提,留下的只有一个普通儿子对家人的牵挂。此次展陈改版,展厅还原了关押李白烈士的牢房。铁栅栏铸成的牢笼里,老虎凳、烙铁等刑具,结合投屏播放的老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让我们对李白烈士遭受的酷刑有了更深刻和更直观的体会。

        三楼已按裘慧英的回忆恢复了当年居室原貌。居室中有李白使用过的大橱、五斗橱、沙发和装发报机用的皮箱、竹篓等实物。整个展厅中电台元素随处可见,设置了发报的声音特效,营造出了电波永不消逝的意境。在尾厅的多媒体设备中,用来和观众互动的装置被设计成发报手柄,通过摁下不同的发报手柄,观众可以观摩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看看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故事里的中国等视频。此外,尾厅还设置了“云缅怀”的传承互动装置,观众通过点击触摸屏,可以为李白烈士献花,传承弘扬李白烈士的精神。


       走进李白烈士昔日的“发报房”,点击发报摁钮就能把上海的信息“传递”到延安,体会一把作为地下工作者的隐秘而伟大。也让参观者可以学习摩斯电码小知识,体验真实的发送电码过程,寓教于乐。

        参观了展馆,我们会油然发问,革命烈士洒鲜血抛头颅究竟为什么?还不是为了后人的幸福生活吗?如今我们生活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就是应该以革命的名义想想过去,继续和发扬革命烈士的光荣传统。高举中共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红旗,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我们的各项工作做好来告慰为革命献身的英灵。

社会实践成员名单:

李蕴文、胡瀚茗、许衍哲、徐梓峰

阅读 83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