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慈幼儿园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处暑至,秋意浓”——英慈幼儿园二十四节气专题美篇

编辑于2024-08-22 阅读965

  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随着处暑的到来,暑气已经大势已去,渐渐消退。一场秋兩一场凉,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开始逐渐下降。早晚的温差增大,且秋高气爽,大家有没有感觉舒服了很多~你们准备好迎接秋天了吗?

处暑的来历

      处暑,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当草丛中的秋虫开始低吟浅唱,当树梢的颜色被渐浓的秋意染黄,处暑带着初秋的飒爽,如约而至。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处暑的来历和习俗吧~


03:39

处暑的习俗

出游迎秋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开渔节

      对于沿海渔民来说,处暑是收获季节的开始。在每年的这个时候,海沿岸的一些地区都会举行开渔节。它被固定在禁渔期结束的那天,以庆祝渔民再次出海捕鱼。

拜土地爷

      处暑节气正值农作物收成时刻,农家纷纷举行各种仪式来拜谢土地爷。有的杀牲口到土地庙祭拜,有的把旗幡插到田中央表示感恩,还有的这一天从田里干活回家不洗脚,恐把到手的丰收洗掉。

祭祖、迎秋

      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大多都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者是“中元节”。

煎药茶

      此习俗自唐代以来已盛行。每当处暑期间,家家户户有煎凉茶的习惯,先去药店配制药方,然后在家煎茶备饮,意谓入秋要吃点“苦”,在清热、去火、消食、除肺热等方面颇有好处。

吃鸭子

      “七月半鸭,八月半芋”,古人认为农历七月中旬的鸭子最为肥美营养。处暑这天,老北京人都会去买处暑百合鸭,而江苏地区,做好鸭子菜要端一碗送给邻居,正所谓“处暑送鸭,无病各家”。

喝酸梅汤

      每年八月下旬,人们将迎来处暑节气,一般认为夏天的暑热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许多地区气温有所下降,但在南方则因为受到秋老虎的侵袭而余热未消,这时喝一碗冰镇酸梅汤,有消暑生津之效,还能够帮助体内酸碱达到平衡。

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

   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

       英慈幼儿园提醒大家,

        处暑到,中午热,早晚凉,

        大家衣食住行要多多注意哦!

图文:于爱水

审核:王佳丽

阅读 96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