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群众满意成为乡村振兴的时代底色

黄星期
创建于2023-08-22
阅读 27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幸福的涵义是什么?就是满足感。步入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满足感”早已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这就是人民群众对幸福的新定义。我们必须坚守这一方向,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擦亮“人民至上”的底色。

    心中有群众,时刻关注“急难愁盼°。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从党中央关注人民群众教育、就业、医疗等事业,到大山深处保留的“绿皮”希望之车,无不体现出党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事挂在心头。要站稳人民立场,以满足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为出发点落脚点,始终把群众摆在心头最高位置。要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均衡教育、健康医疗等实际问题出发,建立群众事项清单,逐项逐条化解。要倾听群众呼声,结合正在开展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由各单位明确办事清单、为民服务项目等具体举措,精准有效解决一批难事。

    务实为群众,办好办优“民生实事”。群众事就是“天大的事”。要聚焦就业优,积极开展创新创业系列活动,并提供公益性岗位、脱贫村产业就业帮扶、就业指导、技能培训等鼓励县区制定鼓励灵活就业政策。要聚焦教育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等发展规划,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要聚焦医疗优,做实做细基本公共卫生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健全基层公共卫生防护网。要聚焦保障优,优化社保服务流程,进一步推动社保提标扩面,同时瞄准低收入群体提供兜底保障,决不在共同富裕道路上让任何一个人掉队。

    办事依群众,构建干事“强大合力”。依靠群众、动员群众,才能将为民举措做得更细、更深入人心。要强法治,深入开展“八五“普法,结合当前开展的反诈攻坚、扫黑除恶等工作,让人民群众参与其中,让其感受到公平正义。要助自治,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完善网格化管理服务,让群众自治与政府治理有机融合。要善德治,进一步引导村民参与婚丧嫁娶等移风易俗改革试点,健全乡规民约,树立新风正气,引领村民投身到“十四五“新征程中。

阅读 27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