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巧融合,项目学习明方向——2023年思明区初中数学教学逻辑提升培训日志(三)

易二十
创建于2023-08-22
阅读 335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人间烟火姑苏城,满池芙蕖弦琶铮。转眼来到了培训的第三天,培训对我们来说是种“福利”,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们提高了自己的师德水准和专业知识水平。生有涯而知无涯,我们怀揣对数学学科教学逻辑提升的渴望,继续学习!

一、数学文化融入课堂——成己达人

    8月21日上午,苏州市吴江区实验初级中学书记,正高级教师钱建芬老师带来了《关于数学文化融入数学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的讲座。

    钱书记开场便强调了研读课标的重要性,她对比了新旧两版课标中关于数学文化相关部分的变化。新课标中提出关注数学学科发展前沿与数学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她从数学文化的诠释,数学文化的现状,数学文化的价值,如何融入数学文化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分析。如何融入数学文化呢?她提供了以下几个方向,一积累知识,扩充素材。二活学活用,高度融合。三投其所好,文化奖励。

    我们应该在努力提升自身数学文化素养的同时转变教学观念,切实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注重情境素材的育人功能,如体现中国数学家贡献的素材,帮助学生了解和领悟中华民族独特的数学智慧,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从中国历史角度挖掘教学素材,在课堂上引入数学历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融合古代诗词,打造优美学习环境等,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项目式学习——将“真实的力量”带入课堂

    8月21日下午,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中学数学教研员,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王晓峰老师带来了《发挥数学的力量——初中数学“做”中学体系构建的区域实践》的讲座。

    一开始王特的“太极里的秘密”便吸引住了全场的目光,高速旋转起来的太极图里便蕴含着我们中国老祖宗的智慧。他还提到静态思维如推理我们是很有优势的,但是动态的思维是我们所欠缺的。该如何提升呢?于是便提出“做”中学,经历如何探索出知识这一过程。

(一)指向育人:“做”数学的区域探索

    白纸黑字传承下来的知识是静态性知识,围绕这类高度抽象的知识进行学习和应用,这是我们常规的数学课堂。而项目式学习更着重于探索怎么得到这个结果的过程,这种动态过程则是在“做”中学。

    在“做”数学的区域探索中,学生素养得到全面发展,学习品格显著提升;教师潜力得到充分激发,专业发展明显增速;学科特色得到不断强化,形成数学育人新生态。

(二)学为中心:“做”中学的体系构建

    在课程方案中,提到了要加强课程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的结合,加强知行合一、学思结合,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跨学科学习需要学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融合在一起,结合小组讨论、分阶段完成目标、实地探查、动手实验,借助信息技术工具,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种学习不仅可以提高观察、动手、创新、合作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模型意识、模型观念、应用意识等学科素养。

(三)方式变革:“项目学习”的学科实践

    学生的生活世界是一个整体,它是不分科的。从学习认知的特点来讲,学生只有在真实世界和情境中观察、体验、探究、交流,才能更好地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因此项目式学习方式不局限于学科内的,也可以是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或是数学与生活的综合。

    该如何选取项目主题?如何设计活动方案?如何进行学习评价?以上三个问题便是项目式学习的关注点。随后王特又给我们提供项目式学习支架,分享他们园区所做的项目式学习——数韵苏州,智美江南。

    观看时大家一次次被震撼,一次次被感动。通过与常见的项目学习进行对比,我们确实能够发现项目式学习更富有趣味性,尤其是它对真实场景、真实生活、真实意义的强调,更容易让孩子们认可学习过程的重要性,从而更加投入、更具自我驱动力。给学生一个机会,学生会回报无数个奇迹。

    学而有思,思而致远。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描绘了培育时代新人的蓝图。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回归教育的育人本质和课程的育人功能,深度协同,组建跨学段、跨学科教研共同体。相信心向往之,行必能至。

摄影、编辑:吴佳佳,白彬彬,杜雪玲,何幼琼,陈洁,王灵玲,林琳,俞君蝉,李建华,邱丽芬。
审核:朱丹红
阅读 335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