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玉溪一小文化校区二年级(1)班的吴烁然,今天我带大家了解一下的我的家乡玉溪——州城记忆。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历史,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底色,我的家乡玉溪,因水得名,取其碧玉清溪之意,气候宜人,四面环山,有“生命起源地”、“云烟之乡”、“花灯之乡”、“聂耳故乡”和“高原水乡”之美誉。早在先秦时就是古滇国的核心地带,建成始于宋代,元代设立新兴州,简称“州城”。
红塔山
红塔原为白塔,始建于元代,高35米,青石垒成,质地坚硬,为七级密檐式实心塔,呈文笔形状,民间有故事传说“塔能辟邪,带来祥瑞”。1958年将白塔涂为红色,更名为“红塔山”,其景亦由“红塔朝晖”所取代是玉溪的标志性建筑。山,因塔而得名,体现了这个城市埋头苦干、敢为人先的性格。山下,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成了中国民族工业的一面旗帜,以这个山命名的品牌连续多年成为中国最有价值的品牌,游览红塔山,可聆听远古的传说,目睹现代的传奇。
聂耳故居
北门街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曲作者聂耳的故居。系聂耳的曾祖父聂连登于清未所建,占地96平方米,传统的四合院民居,是一楼一底木结构建筑,临街面楼下原为半截砖墙,外有护板,上部为活动木板窗,开为铺面。在这里,你会看到一个伟大的音乐家与一座城市的关系,会看到中国新音乐创始人真实的生活印记。
高古楼
名扶元阁,始建于元代或更早,“明朝重营,清代续修”,后毁于兵燹。清光绪十九年(1893),经绅士刘亮卿等倡议重建,为重檐二楼一底尖屋顶木结构建筑,顶楼供“魁星”神像。清朝末至民国初,扶元阁亦称高古楼。民谣:“哇家玉溪高古楼,半截矗在天里头。初一去烧香,十五才下楼,抬头望望高古楼,帽子掉进沟沟头。”
老五街
位于中心城区的老五街曾是通往滇南的重要通道,是过客、马帮、客商,生意人的聚集驿站。在清代,为州前乡所辖,上段由军分区门口至南门街(新市场),为三截街的一段;中段由南门街至南北大街,为三圣殿街和北极宫街,下段由南北大街至西站北路,为三元宫街和关圣宫街。民国时期,老五街是玉溪最繁华街道之一,全长850米,宽9米,其中车行道宽6米,人行道两边各宽1.5米,上段初期称文明坊街,后期称买米处;中段称正街,下段称西门外。
文星阁
文星阁坐东向西,楼高16.8米,底座为0.4米高的青条石砌成,通面阔9.6米,进深9米,系两楼一底木结构建筑,重檐攒尖屋顶。各层高度和四周均由下至上逐层收缩。每层四角均有四根木柱,阁楼四周均有十二根木柱。每层飞檐下各有一只风铃,风吹叮当作响。底楼一面为木格扇门,三面墙上镶有碑刻,楼顶攒尖有宝顶吻兽,阁楼内原供奉魁星。
龙马山
龙马山在州城北面十五公里处的龙马山颠。“山辉渊润,日景流光,五气相宜,神冀腾骧”,为龙马山即景。龙马山,状如龙马,巍巍莽莽,翅首太空,势若腾飞,远远望去,山颠流云走雾,霞光闪闪,好似龙马腾云驾雾,直上九霄。这一奇观,被人们称为“龙马腾霄”。清代诗人汤希禹曾写诗赞道:“飒爽英姿迥不同,昂然龙马上追风,分明磊落凌霄汉,回顾从群一洗空。”
聂耳广场
坐卧玉溪河畔,啸歌白石江边;树头树底秋色,桥北桥南晚烟。建于2005年,为纪念伟大人民音乐家国歌作曲人聂耳建立,由一湖、两线、一桥、四区组成,从高空俯视,广场主体设计犹如一把巨大的小提琴镶嵌在大地上,景象壮观极致,秀丽无比。这是玉溪的生态核心区,聂耳铜像耸立在隆起的聂耳山上,是这座城市的标志。聂耳公园的聂耳铜像,1985年7月17日聂耳逝世五十周年祭日落成,高2.4米,重1.8吨,青铜铸造,工艺精湛,形态逼真,栩栩如生。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记忆,红塔山、高古楼、龙马山、聂耳故居、文星阁、老五街,聂耳广场是州城记忆的一部分,记忆着玉溪的发展历史,映衬着一座城市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