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瑰瑛,54岁,洪家楼街道海蔚社区居民。自2009年担任楼长以来,义务为居民服务10多年,一直被大家称为“洪楼·家”的热心 “大管家”,她也很乐意被大家这样称呼,愿意为融洽邻里关系默默工作,无私奉献。
一、她是义务物业管理员
海蔚社区82-1号楼建成近20年,因为没有物业管理,周瑰瑛就成了义务物业管理员。有一次,她下班回来,发现旁边楼道漆黑一片,经了解得知,楼道照明欠费停电,她马上逐户收取电费,第二天利用午休的短暂时间,冒雨骑自行车从单位到供电局营业厅,往返20多里为居民交照明费,她因为淋雨及劳累病倒了,但居民的生活因为她的辛劳没有受到影响,她觉得十分值得。
2010年,为了解决院里车辆有序停放和正常进出,她将院里所有车主的车牌号,电话号码及单元号整理打印出来,贴在传达室,方便车主出行。车主和车辆变化了很多次,这张表也改变了很多次。自2010年以来,她们院从未发生过车主因为停车争吵的事件。一张小小的车辆信息表,不仅方便了院内车辆的进出,也拉近了车主之间的距离,提升了车主的素质。
近几年,因污水管道年久失修,地下室污水管漏水,将居民地下室浸泡的事情时有发生。去年春节前,她们楼一家住户地下室被淹,早上7点多,她还没来得及吃早饭,就去处理,一直到维修人员赶到现场,她才感到饥肠辘辘,一看表,已经中午12点多了。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正是她的热心服务感染者居民,很多居民和她成了朋友,他们有困难也会第一时间找到她,而她也会义不容辞地去帮助身边的人。
二、她是院里的“替补”传达员兼“保安”
2018年在洪楼片区改造和提升中,最大的困难,就是来自于对她们洪楼西路三个院门头房的封堵。因为历史原因,她们的传达室都分割出一块,对外出租,收入用于支付传达工资。但是,按照政策这个门头房必须封堵,封堵后就没有任何经济来源,传达的工资就没有保障。居民对此反对的呼声很大,对抗情绪严重,当时她也想不通,在与洪家楼办事处及海蔚社区居委会相关领导沟通后,她了解了政府的拆违决心,及后续对小院的改造计划,于是她率先提出,先封堵她们院。她们院传达室的顺利封堵,为后续的提升工作,打开了局面。封堵后,她自费买来餐洗净,杀虫剂,利用周末,将传达室打扫干净,并新购进床,衣柜等基本生活用具,为新传达的进入提前做好准备。
同时,她召集院里的老住户讨论商量招聘传达的事情,大家一致同意每户每月交费30元,由她代收,作为传达的工资。为了方便交费,她第一时间建立了业主微信群,住户通过微信转账交费,不会微信转账的住户,她逐户敲门收费,住户家都是铁质防盗门,第一天收费回来,她的手指,因敲门破皮出血,半个多月才痊愈。在她的努力下,全楼56户居民全部交齐。
在没有传达的那段时间,她就担负起传达工作。每天下班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将传达室门口堆积的快递,逐件拍照发到群里,让住户及时取走;晚上10点半,她下楼将院门锁好。早上五点半,再下楼开院门,让环卫人员来清理垃圾。每天干着这些繁琐的小事,却最大限度地保障了院内安全。
三、她是居民心中的好邻居
有一次,她偶然发现她们院有个单元的地下室,走廊的通道被居民的废旧家具占用了,无法通行。她主动找人将走廊清理干净,住户希望地下室安装防盗门,她又当天找工人在地下室安装了防盗门。
疫情防控期间,为了能保证辖区居民自身安全,她第一时间按照办事处和居委会要求,对本楼居民中是否有从疫情地返回情况进行统计,并协助居委会对辖区居民进行通行证的登记和发放工作。疫情防控期间,她了解到她们院一单元王阿姨不慎摔倒骨折,不能出门,平时家里的采购都是由王阿姨采购,因老伴常年有病,孩子住所离家远,这样家里买个馒头都成问题,了解这些情况后,她第一时间来到辖区银座超市,与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沟通,说明老人的情况,希望他们能为送货上门,看到她真诚地为老人着想,超市负责人很感动,并把超市电话给她说:“老人只要打个电话,银座超市工作人员就会将要买的物品送到家里。”她将电话给了两位老人,当天老人就购买了所需物品,解决了两位老人的当务之急。
周瑰瑛同志真诚希望这种和谐温馨的小院模式,继续传承下去,她表示,愿为这种和谐的氛围一直服务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