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心有攻略,快乐开学季

大雁塔小学教育集团
创建于2023-08-21
阅读 597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夏去秋来,随着渐微的蝉鸣声,愉快的假期也已接近尾声啦,带着憧憬,带着期望,我们即将迎来新的学期。在假期里,相信大家已储蓄了更多、更强的本领,在新的学期,一定会有更好、更出色的表现。为迎接新学期的到来,学校给老师们和同学们、家长朋友们送来“收心锦囊”,请大家查收阅读,让我们携手开启新征程!

学生篇

开学时,这10项事务家长要帮助孩子做好准备——

1.与孩子一起回顾假期生活

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把假期生活“倒电影”式地回放一遍,对照假期计划,看哪些已经完成,哪些尚未完成。可以一起分享下收获和遗憾(读书、旅行、休息、娱乐、交往等各方面),并及时总结经验或分析原因。

2.帮助孩子收心,回归日常状态

假期中的孩子,心态通常较为松弛,而开学后则相对紧张,两种状态的转换往往需要一段时间。对此,家长不能操之过急,应循序渐进地帮助孩子把心收回来,多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让孩子的心慢慢沉静下来。

3.检查孩子作业完成情况,查漏补缺 

提醒孩子检查回顾作业的完成情况,还有哪些未完成,尚有时间予以完成。很多孩子经常将作业拖延至正式开学前一晚,挑灯夜战,通常在身心俱疲的状态下,草草应付。因此,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合理规划和安排开学前期的这段时间,及时查漏补缺,高质量完成作业。

4.引导孩子调整生物钟

很多孩子在假期形成了晚睡、晚起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果不提前调节,开学之初通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精神不佳的状态,影响孩子的学习适应。家长们不妨和孩子一起在这段时间制订一个和学校生活接近的作息时间表,按照平日上学的时间起床、睡觉、学习、运动,有规律地作息,从而更好地适应接下来紧张的学习生活。

5.制定新学期的目标和计划

新学期、新气象。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些目标和计划,例如下学期要提高哪几门课的成绩,要掌握哪一门新特长等。目标和计划不能好高骛远,一定要可落实。这样做可以帮助孩子明确方向,消除盲目感,也能帮助孩子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

6.鼓励孩子提前联系老师同学

通过一个长假的分离,同学们之间可能都会有一些变化。家长可以鼓励孩子提前联系一下同学和老师,互相分享假期见闻和“新鲜事”,相互关心,相互表达彼此的想念和对新学期的期待,不仅能增进同学、师生之间的感情,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7.带孩子逛逛图书馆和书店

开学前,时间尚能自主支配,家长们可以结合新学期计划,陪孩子去图书馆、书店等地方,感受一下浓浓的书香,也可查阅和购买一些孩子喜欢的书籍资料,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也为新学期适当做些准备。

8.引导孩子进行适度的复习和预习 

经过一个假期,孩子可能对上学期的知识有所遗忘,不妨抽空回顾一下主要知识内容。同时,也可以提前浏览新学期的教材,适当做些预习,有利于实现新旧知识的顺畅衔接。但提醒家长,孩子提前预习要适度,不建议提前把新知识学一遍,这样容易致使孩子在正式学习时丧失新鲜感和兴趣。

9.配合学校开展学期准备工作

一些学校通常会在正式开学前,开展学生体检、心理调查、家长会等方面工作,需要家长的参与和配合。研究表明,良好的家校合作,对孩子的学习和心理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因此,建议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和老师,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教育中,家校联手共同致力于孩子的成长与发展。

10.置办开学装备

家长要帮孩子提前准备好新学期的学习必需品。条件允许的话,给孩子置办几样新东西,如新书包,新文具盒等,提醒孩子要开学了,增强孩子对新学期的新鲜感,期待感。

学习用品

1.笔记本——准备喜欢的本子很重要。建议各科一个,根据个人习惯选择。

2.记作业本——每天把要完成的作业都记录下来,避免遗漏。

3.    笔袋——铅笔盒掉下去的时候会有很大的响声,用笔袋就好了,笔袋推荐用深色的。内备铅笔橡皮钢笔等(按照学段准备),还可以准备记笔记、改错题时要用的彩笔,复习的时候比较轻松。文具建议外表朴素的,太花哨的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4.水彩笔等美术用具——根据使用习惯或课堂需要购买。

5.套尺——数学课会用到。

6.卷笔刀——不要买表面锐利的,以免划伤孩子,安全第一。

7.文件袋——把资料订好后按科目分别放在文件袋里,方便翻阅。

8.夹子——用来夹考卷。整理考卷的时候用一个小夹子夹起来,使用起来很方便。

9.胶水——建议用固体胶。液体的胶水打翻了很难弄。

生活用品

1.饭盒碗筷——如果中午在学校吃饭,需要带饭盒的话要注意饭盒的选择。在选购时注意甄选材质的安全性。

2.水壶——秋季开学,天气逐渐转凉,孩子日常最好喝点热水,家长们可以为孩子准备保温的小水壶。

3.干湿纸巾——孩子的书包里最好每天放一包干纸巾、一包湿纸巾以备不时之用。

4.雨衣——给孩子准备一件合适的雨衣,以备下雨时使用。建议不要带雨伞到校,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5.    运动鞋——配备一双舒适的运动鞋,以舒适方便为主,不用太奢华。

6.姓名贴——低段学生在铅笔、本子、橡皮、直尺和其他物品上建议贴上姓名贴,可以避免丢失。

7.着装——在校期间一律着校服,校服干净整洁,少先队员规范佩戴红领巾,不佩戴饰物,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披发。

教师篇

开学前,教师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开学报到日和开学后分别要落实哪些工作?教师可对照以下清单来进行准备。

1.调整作息时间

开学前甚至开学第一周调整好作息时间很关键,坚持每天早睡早起,这样可以很快把紊乱的生物钟调整过来,开学后才会很快适应“工作时间表”,快乐而顺利地进行自己的教学工作。

2.制定新学期计划

制定过程中,可以和学生一起评估过去,改进方法,计划可以详细具体全面,例如每天解决几个学习难点、每科的学习方法是什么,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清楚奋斗目标。

3.准备好新学期第一次发言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学第一次发言非常重要,可以和一个假期没见的学生讲一讲新学期、新学年、新学段的特点,以便于学生尽快适应新生活,如果一些老师带了新班级,应该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以便于师生和谐相处。

4.提前备课,做好准备

从现在起,最好超前备一到两周的课程。如果是青年教师,还要注意备好开学第一课,争取新学期有一个好的开端。

5.养好嗓子,做好准备

在学期开始前一定要养好嗓子,并记得提前练练嗓,让自己的嗓子提前进入工作状态,适应高密度、高音量的语音模式,以免开学第一周声音沙哑、口干舌燥。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准备一些滋润的佳品,比如菊花枸杞茶、蜂蜜柠檬茶等,以便开学后携带。

6.运动状态好好保持

适量的运动,对于精神状态的恢复是非常有益的。游泳、跑步、羽毛球都是很好的运动方式,让身体告别假期的慵懒,促进身体的活力和新陈代谢。身、心两个层面彼此交互,密切影响,把身体唤醒了,可以激发积极的心理状态。

7.开始读一本有关教育的好书

新学期开始,教育教学中的困难再也无法逃避了,除了靠自己,老师们也要读一读这些方面的书,学会不断地借鉴并学习他人的教育经验和技巧。老师们除了关注“教学方法秘籍”类的,更应当花时间阅读那些分享教育心态的好书。

8.重新认识学生

孩子们度过了一个漫长的暑假后,或多或少都会产生改变。因此,老师需要花上一些时间,通过电话等方式及时了解孩子的近况,做好积极应对。同时,也应该多思考如何让学生更快乐、更有效地学习。

9.和家人提前沟通

老师在开学之前应告诉家人们“我要上班了”。家人永远是最有力的支持者,和家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就具体事宜进行合理安排。希望各位老师根据自己的情况,充分做好准备工作,这样开学后才能顺利地投入教学工作。

10.制定班主任计划

如果你是班主任,那么要利用假期最后这段时间想一想,你希望班级成为什么样的班级,学生成为什么样的学生,你准备采取哪些措施,运用什么方法,通过哪些步骤来实现这些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出现问题怎么解决等等。想好就可以落笔成文了。

开学之后,可以和学生们讨论修改,并达成共识,形成一个师生认同的计划,然后共同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家长篇

一、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是陪伴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陪伴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真正优质的陪伴,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陪伴的质量。

第一种:用心的陪伴

陪伴孩子要“用心”,而不是“用力”。用心关注,用心倾听,用心帮助,只有父母用心了,才能帮助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二种:尊重的陪伴

不要打击孩子,不要一味指责,不能高高在上,要给予应有的尊重与信任。真正的陪伴,是和孩子做朋友,我们都要放低姿态,互相尊重,彼此包容。

第三种:耐心的陪伴

和孩子沟通时,一定要注意措辞和态度,讲明道理,切忌发火、给孩子贴标签。有些道理我们都懂,但孩子未必就懂,所以要花更多的耐心来教育孩子。

第四种:平常心的陪伴

不是所有孩子都能成为第一名,就要有孩子在路边鼓掌。成绩并不意味着一切,孩子还有很多可能性。我们要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找到最合适的成长道路。

第五种:共同成长的陪伴

父母陪伴孩子的过程,就是给孩子做好榜样的过程。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是我们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最优秀的父母,在陪伴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也在不断进步,努力跟上孩子的步伐,做好孩子的引路人。

二、阅读是父母最划算的投资

让孩子爱上阅读,将成为父母这一生最划算的教育。阅读是让孩子有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源泉,阅读能力、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的培养是从家庭开始的。最重要的是,儿童时期一旦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就会主动读书。

良好的阅读习惯能让孩子终身受益,得阅读者得天下。在家为孩子创造阅读环境很重要,为孩子置办一个小书柜,选择他感兴趣的书籍,让孩子能随时随地阅读。

三、教育从培养好习惯开始

好习惯决定好成绩,教育孩子,先抓习惯,再谈成绩。

培养孩子这5个好习惯,是每个父母都应做好的事情。

第一种:自觉学习的习惯

帮助孩子制订计划,让孩子根据计划执行学习任务,学得更有条理。教育就是要让孩子养成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心、不断自主学习、不断为自己充电的习惯。

第二种:尊师重教的习惯

良好习惯必须从尊师做起。先尊重老师,然后尊重课堂,尊重知识,尊重自己的未来。

第三种:珍惜时间的习惯

孩子之间真正的差距不在于智力,不在于努力程度,而在于时间管理。鼓励孩子做时间的主人,平时不能拖拉懒散,学习时要精神集中,提高效率。

第四种:自理生活的习惯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赖父母、不依赖老师,哪怕离开父母也能自理生活。独立的孩子动手能力更强,适应能力也更强,不管去到哪里都能表现出色。

第五种:认真负责的习惯

做对了要表扬,做错了要批评,一定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学会承担责任。放手让孩子做决定,提高孩子的抉择能力,培养责任感,孩子才能茁壮成长。

有人说,孩子就是家庭教育的缩影,也是父母的镜子。家庭教育的三个关键:陪伴、阅读和习惯,我们一路同行。

风物长宜放眼量。未来属于孩子,希望寄予孩子。新的学期,愿我们携手同心,更加关爱孩子,让每个孩子在灿烂阳光下快乐健康地成长!

资料来源:部分内容摘自网络

文字编辑:教导处

美篇编辑:李矫燕

阅读 597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