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县城,文庙广场,一方石砚 ,气定神闲,沐浴着细阳大地的春风,感受着人们 习书作画, 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 , 见证着太和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1958年,在太和县李阁乡双古堆砖墓中出土一件石砚,状为圆形,底有三足支撑,上有圆顶覆盖,盖上透雕双螭首形象,盖周和足底刻有精美纹饰。石砚通高14.3厘米,直径15.6厘米,足高2.7厘米,造型浑朴生动、雄浑端庄,经专家鉴定为汉代石砚的精品 , 现藏于安徽省博物馆。 此石砚的出土,佐证了砚台的发展史及古城太和文化底蕴的厚重。
砚台 作为 文房四宝之一,是华夏民族特有的书写绘画的辅助工具,自战国晚期开始出现到汉代时发展鼎盛,绵延数千年,为中国历代文人所喜爱。砚虽小,却承载着泱泱大国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浓缩了中华民族的无穷智慧 , 是我国艺术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我们的前人写诗作画, 须 臾不离砚台。可以想象,当年,李白杜甫等诗仙诗圣们,左手揽袖,右手执墨锭于砚台中轻研,心随手动, 研墨中 构思酝酿,研至墨香溢出,则提笔蘸墨,豪情诗意,尽情挥洒,于是,一首首精美诗篇得以传诵千年。
上世纪90年代,具有700多年历史的太和文庙进行第二次大修,并建造文化广场与文庙相连。为了让这一千年石砚,重现异彩,将这个出土的石砚按比例放大若干倍,用青石制作,精心雕刻,并增加一个方形底座以衬托。底座正面刻有石砚出土时间,两侧是太和县著名书法家的题词。其中一首《题汉砚》“细阳非复旧时妆,花木楼台书画乡。破卷荒城觅无迹,长留古砚证沧桑”。石砚雕刻完成后置于文化广场的中央,与文庙相呼应,以彰显“书画艺术之乡”丰厚的文化底蕴,也激发了人们习书作画的热情。
近年来,太和县充分发挥书画艺术之乡的人文优势,多次在 文庙和 文化广场举办书画艺术交流活动,广大市民爱书画、学书画、藏书画已蔚然成风。
太和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书画艺术源远流长,群众基础根深叶茂,书画名家人才辈出,精品力作蔚为壮观,城乡处处丹青争艳,呈现出协会热、装裱热、收藏热、交流热、创作热现象。书画艺术已经成为太和的靓丽名片和知名品牌,成为外界认识太和的一面窗口。
遍及太和城乡的3000余人的创作队伍,长年不绝的联谊、展览和研讨活动,众多寻常百姓家的收燕,蔚成美丽的文一批才华横溢、有较高艺术水平和影响的书画家脱颖而出,真可谓名家辈出,佳作如林。太和书画艺术活动的蓬勃开展,使昔日被誉为阳春白雪的书画艺术进入寻常百姓之家。
广大人民群众不再满足于求字索画,学书习画成为一大雅好,因此各种书画培训机构不断涌现,太和书画的广泛普及,带动文化产业迅速崛起,各种类型的书画装被店密布城乡 ,同时,带动了加工制作、包装、装潢业的发展。以书画促文化,以文化促经济,使太和书画艺术这朵奇电在众手辛勤的浇灌下越开越瑰丽!
社会发展到今天,砚台逐渐被弃用,实用功能虽然减少了,但因其是集雕刻,绘画于一身的精美工艺品,而成为文人墨客收藏的对象。
阳光下的石砚,反射着光芒,那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熠熠生辉;蓝天下的石砚,稳重安详,似有墨香萦绕,清净人的心境。
这方石砚老了,它凝聚着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这方石砚还年轻着,因为它又焕发了生命,以新的姿态注视着太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