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  立秋

用户12318369
创建于2023-08-20
阅读 51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00:00
07:08

主播简介

陈晗菱   南充市第五中学校初2022级(6)班学生

喜欢:唱歌、跳舞、旅游

座右铭: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干支历未月的结束以及申月的起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

      “立秋”还是一个收获的标志,所谓“秋不凉,籽不黄”,对于立秋,更多是有利农事的收获。立秋表示暑去凉来,秋天开始之意。是一个反映季节的节气。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不仅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因此而称为“立秋”。 

下面就与我在物候,习俗和谚语三个方面开始今天的立秋之旅吧!

立秋物候

中 / 国 / 传 / 统 / 二 / 十 / 四 / 节 / 气

在古代,古人规定每五日为一候,每个节气被分为三个候,并且人们在各候都总结出来对应的自然现象,这样可以更好地让人了解节气的变化规律。古人将立秋分为三候,有“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的说法。

“一候凉风至”,是指“西方凄清之风曰凉风,温变而凉气始肃也”。也就是说,此时的风已经不是暑天的热风了,天气也开始呈现转凉的趋势了。

“二候白露降”,是指“大雨之后,清凉风来,而天气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通俗点儿说,就是早晨大地上开始有雾气了。

“三候寒蝉鸣”,是指“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寒蝉开始鸣叫,说明天气真的开始变冷了,寒蝉之于秋天,就犹如布谷鸟之于夏天,都是一种信号。

立秋习俗

1、晒秋

每年立秋,随着果蔬的成熟,篁岭进入了晒秋最旺季节。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晒架或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

2、秋忙会

秋忙会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行,是为了迎接秋忙而做准备的商业贸易大会。有与庙会活动结合起来举办的,也有单一为了秋忙而举办的贸易大会。其目的是为了交流生产工具,变卖牲口,交换粮食以及生活用品等。

其规模和夏忙会一样,设有骡马市、粮食市、农具生产市、布匹、京广杂贸市等。现今把这类集会,都叫做“经济贸易交流大会”。过会期间还有戏剧演出、跑马、耍猴等文艺节目助兴。

3、秋社

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汉代,后世将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此时收获已毕,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答谢。宋时秋社有食糕、饮酒、妇女归宁之俗。唐韩偓《不见》诗:“此身愿作君家燕,秋社归时也不归。”在一些地方,仍流传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说法。

立秋谚语

中 / 国 / 传 / 统 / 二 / 十 / 四 / 节 / 气

立秋不立秋,六月二十头。 

 早晨立秋凉飕飕,晚上立秋热死牛。 

 立了秋,凉飕飕。 

 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 

 立了秋,把扇丢。 

 立秋早晚凉,中午汗还淌。 

 立了秋,枣核天,热在中午,凉在早晚。 

 立秋不立秋,还有一个月的好热头。 

 立秋反比大暑热,中午前后似烤火。 

 七月半,八月半,蚊子嘴,快起钻。 

 立秋三场雨,夏布衣裳高搁起。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换上棉。 

 七月秋风雨,八月秋风凉。 

 立秋温不降,庄稼长得强。 

 立了秋,哪里有雨哪里收。 

 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 

 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 

 立秋有雨丘丘收,立秋无雨人人忧。

阅读 51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