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可耕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藏在小麦中的甜蜜

创建于2023-08-20 阅读5753

  大家好!我叫滕可馨,来自永嘉县少年艺术学校二(2)班。我酷爱科学,特别喜欢看科学类书籍,也喜欢通过动手实验来验证我的奇思妙想。我曾把一只手掌大的婴儿“猫猫兔”养成篮球那么大;我曾接生了一窝小仓鼠;我曾把芦丁鸡养成了最好的朋友;我还曾成功养植了很多盆不同品种的蘑菇,让饭桌上连续一周不缺“菇”……

【研究缘起】

        “叮、叮、叮……”和妈妈在公园散步的我,听到从远处传来熟悉的叫卖声。我拉着妈妈朝声音传来的方向走去,只见一个老人挑着两个箩筐,继续大声吆喝着:“手工麦芽糖、好吃的麦芽糖!”妈妈见我馋得流口水,就给我买了10块钱的麦芽糖。挑一小块,放到嘴里,甜到了心里。哇塞!糖,真是幸福感的魔术师啊!我还想起了妈妈给我讲过的她小时候的故事,为了吃到麦芽糖,妈妈竟然把外婆新买的牙膏挤光了去兑糖吃,结果,被外婆痛打了一顿,妈妈说,现在想起来真是个甜蜜的回忆!我在想,我是不是也可以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如此甜蜜的麦芽糖呢?制作麦芽糖到底难不难?于是,我和妈妈商量,这个暑假,准备开启探索“藏在小麦中的甜蜜”之旅。

【实验材料】

1.小麦

a.选用当面收获的新鲜脱壳麦粒1000克;

b.当年新鲜不脱壳麦粒200克。

2.棉纱布

   选用5块大小不一的棉纱布

3.容器:竹米筛、不锈钢蒸盘、小麦专用养植盆、塑料洗菜盆各一个;玻璃容器2个。

4.喷水壶

5.糯米

目录:

第一篇  发麦芽

1.会吐泡泡的小麦种子

2.会长胖的小麦

3.不同成长环境中的小麦

(长大了、发霉了、发臭了……)

4.观察记录小麦成长的每一天

5.观察分析小麦生长差异的原因

第二篇  制作麦芽糖

1.煮一锅香香的糯米饭

2.一起收割、处理麦芽

3.见证麦芽与糯米混合发酵的神奇时刻

4.开开心心取糖汁

5.熬一锅甜甜的麦芽糖

6.一次、两次、三次,探究熬糖技术,最后做出又白又甜的麦芽硬糖……

7.分享给好朋友一起品尝实验成果——麦芽糖

8.土培小麦等待探究中

待续……

【实验步骤】

                 第一篇     发麦芽

7月14日     晴      

       今天傍晚,我期待已久的网购带壳和不带壳小麦到啦。我迫不及待地拿来白纸,分别取出两种小麦,仔细观察了起来。同样是小麦,但是仔细一看却发现也大不相同呢!我喊来妈妈一起观察和记录……

  【浸泡小麦】      

        晚上,我把两种小麦倒入清水中,准备浸泡,发现带壳小麦很多浮上了水面,而无壳小麦却都沉在了水底。为什么两种小麦在水里的反应不一样呢?我用手拿起飘在水面的小麦,发现一些是空壳,妈妈说这些空壳有个学名叫“麦麸”;还有一些浮着的小麦非常轻且干瘪,我猜想是有可能在生长过程中没发育好,应该是坏种子。于是,我把浮起来的小麦全部清理掉,将小麦淘洗干净,去除干瘪的麦粒、麦麸和杂质,准备浸泡一夜!

  7月15日     晴转雷阵雨

     一大早,我顾不上洗漱,赶紧跑厨房准备看看浸泡了一夜的小麦有什么变化?咦,水里怎么出现了这么多泡泡呢?难道小麦会吐泡泡?再看看水质,昨晚我明明是用清水泡的,今天感觉水变得浑浊了很多呢?我凑上去闻了闻,感觉还有一点怪怪的味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带着这些疑问,我和妈妈一起上网寻找答案。

  【上网查询求证材料】

        小麦泡在水里会变臭的原因是因为微生物使小麦发酵产生臭味,同时会有泡泡产生 。小麦种子里面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物质,放水里久了,在微生物的分解下,这些东西就会变质发霉发臭 。

得出结论:

       小麦不能太长时间一直泡在同一盆水里,按时间要定期更换水,保持水干净。

【将小麦铺进容器】

        马上要将泡好的小麦铺进容器,准备发麦芽了!兴奋的我,从水中拿起几颗泡发好的小麦放在手心查看,哇,胖乎乎的,真可爱!经过一夜的泡发,小麦竟然长个子了!出于好奇,我就想拿出没泡发的小麦来比一比,想看看这一夜它们长了多少?

  泡发前后,竟然相差一倍左右的大小。

  这一比,真是惊掉了我的下巴,太神奇了,小麦不仅长胖还长高了呢!

  我拿出四个准备好的不同的容器,把泡好的小麦分别铺在盆中。

1号:专用发麦芽盆,平铺上带壳的小麦。

2号:竹米筛,因筐眼大,担心麦粒会漏下去,就铺上了一层棉纱布在筐底。麦粒铺上厚厚的几层。

3号:有孔不锈钢蒸盘,盘底也铺上一层纱布,麦粒铺上薄薄的2层左右。

4号:不漏水洗菜盆,平铺一些麦粒。

(1-3号,在铺好的麦粒上盖一层纱布遮光,并喷洒上水,放置在通风避光处;4号,喷水,不遮光。)

  为了小麦长得快一些,我总是时不时地去看看它们的生长情况,看水份不够了,也赶紧给小麦喷水,让盖麦子上的纱布保持湿润,让小麦快点发芽!

00:13

  下午四点多,我去查看小麦生长情况,发现1号容器中的一部分麦粒长出了一点点白色的芽,2-4号容器中的麦粒还静悄悄地躺着,都还没动静。

7月16日   晴转雨

      早上9:30,我拿着装满水的喷水壶准备给麦子们喷水去。我轻轻地掀开1号盆纱布,呀,麦粒的芽好长啦!我兴奋地去拉妈妈过来一起看!2号和3号也开始萌芽,就4号还没动静。

2号种子

00:25

2号种子

00:17

3号种子

00:11

【记录小麦生长】(一)

       妈妈建议我除了观察,也可以用纸和笔把这神奇的时刻记录下来。真是个好主意,笔、纸、尺子和发芽小麦标本备齐,开始观察和记录!

  经过一天时间的精心喷水培育,发现1号带壳种子在遮光、带水的专用盆中长的比较快,根须最长,但是也发现此盆中很多种子都没发芽,是不是不长的这部分种子会不会是坏种子?2号和3号底部透气、上面遮光的成长速度差不多,种子基本都长根须了;4号不遮光不漏水的盆子里的种子几乎没发芽。造成这种结果是什么原因呢?

【查资料考证】

       麦芽成长过程中要保持保湿、遮光、通风等条件有利于麦芽的生长。

  7月17日     阴      25-32℃

     今天特别忙,我白天要上课,除了早上急急忙忙给小麦们喷了水,中间的浇水时间都交代妈妈帮我忙,直到傍晚打完网球才回家。一回家,我扔下网球拍就往厨房跑去看看我的“小麦们”。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一张张盖在容器上的棉纱布,一盆盆端到一起进行对比观察。呀,这一天的变化还是很大的,在不同环境下,它们的生长差距也拉开了!

【记录小麦生长】二

1号种子,第三天生长情况

00:22

天哪,看看1号的根须都长到下面去了,好有趣!

2号种子发芽情况

3号种子生长情况

00:20

4号种子发芽情况

【我的发现和疑问】

1.麦芽我以前在田里看到的都是深绿色的叶子,为什么我们养的先从白色小芽——淡淡的绿呢?

2.麦芽的根须太有趣了,从一个个小洞洞里钻了下去,它们都是往下生长的,它是属于哪一类植物呢?

【查找资料和证据】

        于是,我在妈妈的帮助下,开始各种了解小麦的结构和性能。

  求证1:新萌出的白点嫩芽,经过勤喷保湿,这慢慢长长的淡淡的绿色叶,它被称为小麦的“子叶”。

      求证2:小麦属于“单子叶植物”,属于禾本科小麦属。小麦,秆直立,丛生,叶鞘松弛包茎,叶片长披针形。小麦根属须根系,由初生根(种子根或胚根)和次生根(节根或蘖根)组成。根系比较发达,所以很容易缠绕在一起。

      

  7月18日     雷阵雨    26-32℃

       每天继续勤喷水换水,今天已经是麦芽萌芽后的第四天了。到了晚上7点多,我拿着记录纸和笔,准备今天的观察。

测量记录

1号种子

     我惊奇地发现1号继续疯狂领跑,芽高度都达到了6cm左右,有些“子叶”里已经抽出了“真叶”,但是整盆麦子长得很稀疏,原来没长出来的麦粒,依然没动静。凑近,还有一股难闻的酸酸的气味,难道养坏了?

00:16

2号种子

      2号长势很不错,但是比3号长得慢了一些,一盆嫩嫩的小芽,笔挺挺地立在那里,特别有精神。我也发现,米筛边上的麦芽比中间的长慢很多,是不是因为喷水不均匀、透气性不好、铺得太厚等原因造成的呢?整盆看起来长得不大均匀。

00:23

3号种子

00:25

4号种子

      一端起4号盆里,天哪,太臭了,难道腐烂了?仔细观察,原来里面出现了很多乳白色的液体,还有一些气泡附在上面,那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怪现象呢?

00:23

【我的发现和疑问】

1.同时种下的小麦,在不同的容器里,生长差距怎么这么大?

2.同一个容器里的小麦,为什么生长情况也不一样?

3.为什么洗菜盆里的4号种子会发出臭味,还起了很多白色泡沫?

【我的猜测】

1.应该是不同环境的温度、湿度、铺麦的厚度等不一样,造成了小麦的长速也不一样。

2.同一个容器里的小麦通风透气孔的位置不一样,喷水时的受湿度不一样,造成生长情况不一样。

3.是不是因为4号洗菜盆不透气,水喷得有点多,1号盆水放太多,湿度太高,因此小麦泡太久就发酵变味了?

【查资料考证】

       发小麦,更适宜在通风避光性较好的地方生长,泡好的小麦要铺在透气性好的容器中。麦粒放入容器中时,不能铺太厚,要不然因为各种问题会使小麦生长得会很不均匀,最好铺薄薄的1-2层。铺的过程中,还要把一些碎粒和坏种子剔除,和坏种子一起发会出现发霉。4号种子因为喷水后漏不出多余的水,麦粒一直浸泡在水里,才会发酵变臭;1号是因为最开始发小麦时,没有挑出怀种子,所以到后面发酵腐烂,才会出现臭味。

  7月19日     阴      24-37℃

        已经是发麦芽的第五天了。我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我的“小麦芽们”,然后,再是给它们浇浇水,让它们快快长大!今天我跑去看小麦们,还没等我打开纱布,牙尖尖竟然透过纱布,穿了出来,嫩绿色的小牙尖,好像在跟我打招呼呢,真是太可爱了!

        

  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纱布,想看看它们。当我打开1号的时候,我的心情,从兴奋、惊喜,再到难过、担心。1号盆长势很快,真叶都出来了,可以做糖了,结果发现盆里长出了霉菌,担心又伤心!估计这做糖是不是质量不过关了?

00:26

发现两大块圆形的,像蜘蛛网一样的白色的霉菌。

  再掀开2号、3号的纱布,幸好长势都很不错,特别是3号,长势喜人,而且没发现有发霉、发臭的情况,我估计明天就可以收割做糖了!

00:32

  1号的根须开始相互缠绕在一起了。

3号

  3号麦芽,上边的嫩叶“草色遥看近却无”,底下的根系却已经十分发达,相互缠绕着,跟蒸盘也纠缠在一起,像是给蒸盘铺了一张白色的毯子。

  4号有些干瘪、发黑,只有几颗还在顽强地生长。

  有惊喜、有担心,也要继续好好地把麦芽们的生长记录下来。取出标本一起观察记录吧!

  7月20日    大雨     25-34℃

       早晨,一打开纱布,一盆盆郁郁葱葱的麦芽挺立在我眼前,我赶紧拿来尺子,看看哪盆小麦可以做麦芽糖了。1号,有霉菌,而且今天霉菌还变黑了,不行;2号,长得非常不错,我量了一下,大部分高度还不够;我再量了一下长得第二高的3号麦芽,大部分已经超过了6cm。根据资料,麦芽长成5-6cm就可以做麦芽糖了!”哇!3号麦芽长好了!今天就可以做麦芽糖了”!我拿着量尺在厨房雀跃地欢呼着。

00:34

              第二篇:做麦芽糖

【制作步骤】

一、煮糯米饭

材料和工具:糯米、电饭煲

煮糯米步骤:

1.把糯米淘洗干净,然后装到容器中浸泡3-5个小时,备用。

2.将糯米煮成较软湿的米饭。因为湿米饭后期得到的糖水浓度比较高,更加方便和麦芽混合,以及后面的熬制。

3.等电饭煲提示到时间后,打开锅,查看糯米膨胀并“开花”,这样,糯米饭就煮好了,把饭盛到大盆子里,放在一旁冷却到50度左右。同时,去把发好的麦芽收割下来。

00:14
00:30

二、麦芽和糯米饭混合发酵

材料和工具:糯米饭、发好的麦芽、保温桶(用来保温、让发酵更顺利地进行。)

发酵步骤:

1.收割发好的麦芽

  发好的麦芽,上边嫩叶呈草绿色,大约高6-8公分,底下的根系十分发达,跟发芽的器具筐紧紧地纠缠在一起。我抓紧一撮麦芽,用力使劲地一拔,根须连同麦芽一起拔起,我直呼:“哇塞,太过瘾了,太解压了!”我随即喊回来了爸爸妈妈和哥哥一起来拔!

2.清洗并拆散拔下的麦芽,并把它们切碎备用。

00:21

  清洗麦芽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呢!我得把有发黑、还有没发芽的都挑出来不要,要不然到时候可会影响麦芽糖得口感。我清洗了5次,才把麦芽洗干净。

  终于到了切麦芽得环节了,我特别兴奋,妈妈说可以两把刀同时进行。平时拿刀,妈妈都在旁边絮絮叨叨的,今天可以尽情的施展我的刀功了!10几分钟过去了,小麦芽还是长长的一段段,我切得满头大汗,没有了前面的兴奋劲,切小麦还真是费劲啊!最后在妈妈的帮忙下,才把小麦芽切碎。

  我在想:为什么不能直接把麦芽和糯米饭搅拌,而是一定把麦芽切得碎碎的呢?

3.麦芽和糯米混合发酵

       切碎麦芽后,我们用手稍微感受下糯米饭的温度,大约有点点烫手,就可以将碎麦芽倒进去了。我和妈妈拿着大木勺子,将它们充分搅拌均匀,装入保证桶里,准备让它们保温发酵6小时。我很好奇,偷偷地将拌好的糯米麦芽放嘴巴里一尝,“好甜呀、好甜呀!竟然已经有甜味了!”妈妈,也尝了一口,笑着说:“这淀粉酶的‘工作积极性’也太让人惊叹了!”说得没错,我们刚把两者搅拌均匀,糖水就开始渗出来了。

      

00:58

三、取糖水

材料和工具:棉纱布、装糖容器

步骤:

1.发酵六小时后,观察麦芽糯米混合物是不是发酵成功?有无渗出许多淡黄色的糖水?


     

00:44

2.  将桶里发酵好的倒进纱布,收好,用力拧,把糖水全部都挤出来。

      为了把糖水挤干,我用出了吃奶的力气,不过拧糖水,真的好解压呀!

01:15

  一大锅的糖水能熬出多少的糖呢?好期待啊!

  拧干糖水的糯米麦芽团看起来也是很有意思,糯米几乎就认不出来,我拆开,尝了一口,不好吃,没啥味道,可以直接扔掉了!

四、熬制麦芽糖

1.把挤出来的糖水都倒入不粘锅中,准备熬制。

2.要小心控制好火候,不要把锅里的液体滚沸到外面去。前面可以用大火,当水分渐渐蒸发,糖浆逐渐浓稠时,关小火,一直搅拌。等糖浆浓稠到能挂在勺子上时,就可以起锅了。

00:08
00:04

3.关火,将熬好的糖浆倒入准备好的玻璃瓶中。可以拉丝的麦芽糖完成啦!

  这次做出来的麦芽糖怎么是淡淡的黄色,很难卷到筷子上,但是口感非常不错,好甜呀。但还不是我想的特别粘稠的麦芽糖。

00:08
00:15

  听说,麦芽糖一直拉扯会变成硬硬的,街上大爷箩筐里那样的糖。于是,我开始拉糖了,怎么拉都拉不起来,爸爸妈妈齐上阵,结果拉了一个小时,还是没有拉出硬硬的麦芽糖,有点小失望!我猜想,是不是熬糖时出了问题?是不是还得熬得再久一点?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准备第二次制作麦芽糖实验,明天1号麦芽收割……

00:09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熬制第二锅麦芽糖。糖色深了很多,也粘稠了很多。

00:11

  亲手做的麦芽糖和好朋友一起分享!特别开心!

  我将第一次熬制的和第二次熬制的拿出来进行对比,发现浓稠度和颜色都有很大的区别,那这次能做成硬块的麦芽糖吗?我和妈妈,又开始期待做起来了……

  五、 拉糖啦!  

       我拿出放空气炸锅里的油纸铺开,把锅里的热糖浆直接倒在纸上,冷却一会儿,不烫手了,变成了一个大大的糖饼,把它卷成一条,就开始拉扯了,不断反复拉扯,大约拉扯了20分钟,只见棕黄色的麦芽糖竟然渐渐变成了乳白色,我越来越起劲,直到最后拉不动了。我观察了一下,已经变得硬了。麦芽硬糖,成功啦!赶紧拿来剪刀,把它们剪成了一块一块的。妈妈说:“为了防止麦芽糖会粘连在一起,用我们熟糯米粉撒一层就不会粘住了!”我小心地把它们装在瓶子里,保存好!

                         后   续

       麦芽糖好吃,但是,我发现发麦芽、自己熬糖、制糖却没那么简单,经过这次我从种植麦芽、收割、发酵,到制作麦芽糖……我不仅吃到了自己亲手做的甜甜的麦芽糖,还懂得了很多科学原理,收获真不小。同时,我也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没那么简单,都必须用心去做。

       后续,我还做了第三锅糖,因为发酵时间太久,做出来的麦芽糖变酸了!

  之后,我和妈妈又做了芝麻麦芽糖,真香啊!接下去,我还要在麦芽糖里加入各种不同的材料,做出更多甜甜的糖果来!很期待啊!

       我还在想,如果将小麦种子种在各种土壤里,是否也可以像我这次在容器里种植得这么成功呢?下一步,一起来探究用不同的土壤种植麦芽吧!

阅读 575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